陳逢幹:很多貧困學生,有的人覺得丟臉,我跟他說不丟臉,你在上大學的時候,你的困難不是你的責任,你是出生在北京、上海,還是出生在貧困的山區,都不是你能決定的。等大學畢業以後,還這麼貧困,就要找自己的責任了。我跟學生溝通這個觀點,他們覺得很有啟發。

主持人:受資助的學生如果用手機,會惹人非議,覺得你受資助還用手機,這麼奢侈?

陳逢幹:學生的觀點不一樣,有的學生確實需要手機,我在清華資助過一個學生,他需要電腦,沒有電腦不行。我認為隻要他努力學習,手機、電腦還是需要的。我做到我的責任,真正給他說明白這個道理,他選擇是他自己的,因為你也管不了他,你說了,他不聽,我也沒有辦法,我隻能做到我捐錢給你,把這個義務跟你說清楚。

主持人:您做慈善事業,對您的事業有什麼影響?

陳逢幹:我沒有這樣做,慈善是不要求回報的,讓它自然來,捐出去求回報不是做慈善,而是投機。

主持人:在慈善行業裏,有這麼多稱號,比如傑出青年企業家,誠心企業家,還有熱心公益誠信人物,在眾多稱號裏,您最喜歡別人怎麼稱呼您?

陳逢幹:我喜歡做慈善的企業家,實打實的。我是慈善的企業家,我首先要把企業搞好,才能持續的做公益和慈善的事情。我從小就願意抱著這種想法,隻要我有能力,我就要幫助人。和諧社會需要社會團體相互支持,相互溝通,這個社會才能發展起來。中國這幾年到這個程度,經濟發展起來,社會團體都會談互助支持。

主持人:在慈善排行榜,您已經連續兩屆榜上有名,但是有些慈善家卻是曇花一現,今年上榜,明年消失,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陳逢幹:這個沒有關係,排行榜跟慈善沒有必然聯係,如果奔著上排行榜的目的去做,就不是慈善之舉了,我們要按照自己的能力繼續往前走。排上更好,排不上也沒有關係。

主持人:您覺得排行榜對慈善事業有什麼影響?

陳逢幹:排上去更好,更增加了壓力,如果你排上要去做,排不上,更要去做,我認為沒有什麼關係。以前沒有排上,我們還是在做。排行榜對慈善事業沒有太大影響。

主持人:對於中國慈善事業,您覺得有沒有新的發展趨勢?

陳逢幹:現在靠小資本做事,力量太小,如果社會上的企業家一起去做,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我打算在寧夏和老家帶個頭,聯合企業家共同做慈善事業,從打動企業家,打動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開始。慈善事業靠我一個人,或者靠少數人去做是有限的,應該靠大家一起來做。也有很多企業家自私,有錢以後不願意幫助。所以我總結了幾句話:忘記別人不好的東西,記住人家好的地方,那你就會樂意去做慈善事情。總是記住不好的東西,有錢了,就變壞了,所以忘記別人的不好,記住別人的好,那就都是朋友,都願意去做善事。

我打算在寧夏開一個新聞發布會,把當地的企業家集中起來,使企業家走進社會公益事業。我要使他們明白為什麼要做慈善事業,都講清楚了,相信大部分人還是願意去做的。

主持人:要把所有企業家都聯合在一起,以什麼形式呢?

陳逢幹:通過我們基金會組織,專家的講課,講國家政策,講明白為什麼有錢人這麼多卻少有人去做,把這個迷解開以後,大家都會去做。我要將我所做的事情告訴大家,大家一起來做。加大宣傳力度,打動企業家。在西北地區已經有十幾個人像我一樣專門去做慈善事情。

主持人:您如何保證長期進行下去?

陳逢幹:根據目前的情況,我們也不能保證長期進行下去,如果碰到意外的事情,比如企業破產,沒錢了,也就不能去做了。說實話,我們必須麵對現實,有錢就多做,沒有錢不做了。但我相信隻要有這個心,沒有錢也會少做,有心才是真正慈善。有錢並不等於成功,捐錢也不等於慈善家。企業家應提高綜合素質,有錢是錢方麵的成功,還需要有社會方麵的成功。錢是紙的,到一定數量的時候,錢就不是錢,是紙。用到社會上才是黃金,社會效益出來才是黃金。錢要發揮到有用的地方去,我的錢不多,但我要把他們花到貧困大學生身上,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身上。現在需要幫助的人太多,我沒有能力幫到所有的地方,但我正在力所能及的將他用到最有用的地方,比如農村,道路不通,汽車進不去,經濟怎麼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