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附錄大事年表(1 / 1)

1831

6月13日出生在愛丁堡,幼年時隨父母來到格侖萊爾鄉下,度過了幸福的童年。故鄉山清水秀,培育了他熱愛大自然的品質。

1839

母親去世,麥克斯韋8歲。母親篤信宗教,愛好古典文學,對麥克斯韋產生了深遠影響。他一生篤信基督教的上帝,對古典文學十分熱愛,能很熟練地引論《聖經》中的句子與詩歌,自己也喜歡寫詩。

1842

去愛丁堡蘇格蘭文法學校讀書。他濃重的鄉音和父親為他縫製的衣服顯得土裏土氣,受到同班學生的嘲笑,稱他為“呆瓜”。

他沉默寡言,不善交際。

1845

麥克斯韋14歲,發表了一篇數學論文:《論有多個焦點橢圓的畫法》,受到幾個著名數學教授的稱讚。

1847

進愛丁堡大學,漢彌爾頓是他的邏輯學教師,福布斯是他的自然哲學課教師,凱蘭是他的數學教師,這三位教授都是當時學術界的名人。

1848

向數學教師提交一篇關於分析幾何的論文,對滾動曲線理論提出了有創意的看法。

1849

離開蘇格蘭文法學校,他的博學和聰明已漸漸改變了同學們對他的看法,坎貝爾成了他的好友。在這一年,他做了混合顏色的實驗,對顏色重新進行了分類,並提出自成體係的術語與方法,寫了《論彈性體的平衡態》的論文,為今後對光和彈性的研究提出了基本框架。

1850

結識湯姆遜,在數學家的搖籃彼德豪斯學院與著名數學家泰特成為摯友。後又去了三一學院。因數學成績優異,成為數學學會會員。在愛丁堡大學讀本科。

1854

在數學上擊敗了他的好友坎貝爾,獲得特別數學獎。

1855

進三一學院。

1855~1856

發表《論法拉第的力線》,這是一篇重要論文,在劍橋大學哲學學會上宣讀。

1856

被任命為馬裏斯舍爾學院的自然哲學教授。4月,父親去世。

1858

與學院院長的女兒凱瑟琳·瑪麗·迪尤爾結婚,妻子多病。

1860

馬裏斯舍爾學院與國王學院合並,成立阿伯丁大學。麥克斯韋失去教授職位,夏天被任命為國王學院教授。在這裏工作五年,其主要著作《電磁論》在此期間完成,另外還完成了關於氣體黏滯性的論文,這期間是他一生中學術上最輝煌的時期。

1861

在《哲學》雜誌上發表《論物理學的力線》一文。

1864

在皇家學會宣讀《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第一次完整地闡述了他的電磁場理論,完成了他的方程組。

1865

離開國王學院,退隱故鄉格侖萊爾,繼續深入研究數學及物理學問題,其間與湯姆遜、泰特和斯托克斯有頻繁的書信來往,並定期去倫敦和劍橋大學。

1867

去意大利遊曆。

1868

把概率論引入對熱的研究。

1870

開始撰寫《熱理論》一書。

1871

被任命為卡文迪什實驗室教授,負責設計與建造了這所著名的實驗室,在這裏工作8年。

1873

《電磁論》出版,這是他的代表作。

1876

出版《物質與運動》一書。

1877

出版《熱理論》一書,這是他的另一部力作。

1879

11月5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