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羽見鬧出了人命案,也心生怕意,正不知如何是好時,猛聽得有人喊叫:“趕緊逃!此刻唯有宮裏樊娘娘那兒最保險!”慌亂中樊羽一抬頭,見一群兵丁簇擁著一乘革車飛奔而來,知道大事不好,自己要是落到官府人手裏,豈不是朝野盡知?如若牽扯出許姬來,那便是殺頭之罪。想到此處,他不覺渾身冒出了冷汗。剛才的喊叫提醒了他:躲在自己的酒樓裏或府裏是斷斷不可的,那些兵丁一包圍、一搜索,自己還不得束手就擒?對,隻有逃到王城裏,躲到姐姐那兒最保險。
樊羽見身後的革車緊追不舍,就猛揮鞭子,恨不能讓軒車飛起來,頃刻間便到了茅門。
樊羽跳下車就往茅門裏衝,邊衝邊喊道:“我是國舅!有人要追殺我!”
那些守門的兵丁平日都見過國舅,事發突然,人已經衝進來了,哪來得及追驗印璽?再抬眼一看,一彪兵馬緊追不舍地趕將過來。而那些追著看熱鬧的市井小民,一時竟聚了萬千之眾。大閽驚慌失措,大叫道:“快快快,關上城門!關上城門!”
厚重的城門在哢哢聲中沉沉地合上了。正在追趕的孫叔敖猛然意識到犯忌了,正欲後撤,卻來不及了,茅門被圍得鐵桶一般,有人開始砸起城門來。孫叔敖令兵士趕緊攔阻,但是哪裏攔得住,又哪能離開這禁忌森嚴之地?正當他暗暗叫苦不迭時,城樓上一個少年仗劍喝道:“孫叔敖!你要謀反麼?”孫叔敖抬頭一看,驚駭不已,竟是監國的太子審。
太子審本在東宮學習六藝,突然宮正庶子撞進來高叫道:“太子爺,茅門外有人圍攻,意欲謀反。”太子飛快出宮,直奔茅門,攀上了城門樓。太子審哪知道,這是許姬十萬火急地吩咐庶子前去東宮稟報的。
聽得太子審的怒喝,孫叔敖正待跪下辯白一番,卻不知從哪兒湧出一班兵丁,齊刷刷地跪到孫叔敖麵前,一起高叫道:“令尹治國,功蓋天下,雖三皇五帝莫及,為王為帝,上合天意,下符民心。”“楚國江山非一姓專有,我等請令尹取而代之!”“趁機攻進王城,搶坐在丹墀之上!”
孫叔敖愛民如子,早就在民間傳誦,那些看熱鬧的市井小民一聽有人擁立令尹為王,也一起跪下道:“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得民心者居之!”孫叔敖已然明了,自己陷入了他人所設之局。他衝著那夥不知打哪兒湧來的兵丁怒斥道:“你們是打哪裏來的賊子?想把我孫叔敖逼上絕路嗎?”話音剛落,一個隨自己回都的兵丁憤怒地撲向那夥跪在地上狂呼亂喊的兵丁。孫叔敖依稀認得,那個兵丁叫穀武子。
孫叔敖想抓住一個人問個明白,卻猛然聽到一聲怒吼:“孫叔敖,你想謀反麼?還不跪下!”
孫叔敖聞聲一震。盔甲在身的莊王仿佛從天而降,身旁仗劍而立的潘尪、公子側、彭名、熊負羈等將帥個個怒目相向。
原來莊王與鄭國盟誓後,便日夜兼程班師回國。孫叔敖雖然先一步起程,但路過息縣耽誤了幾日,故幾乎與莊王同時還都。太傅虞丘早已接到驛報,率一班大臣於北門郊外設帳擺宴,為莊王及眾將士接風洗塵。君臣把酒慶凱旋時,虞丘頻頻朝都城張望,麵露焦慮之色。莊王問道:“老太傅何故如此?”
“臣見都城裏塵土飛揚,似有動靜。”
“哈哈……老太傅一生未敢忘憂國!”右尹公子側話音剛落,就見一乘服車飛馳而至,從車裏爬出宮正庶子來。他跌跌撞撞地來到莊王跟前,驚惶失措地嚷著“不好了大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結結巴巴地奏道:“孫叔敖……孫叔敖……仿效當年鬥越椒故事,趁大王離都之際謀反了……謀反了,兵圍茅門,正率兵丁攻打……攻打王城……”
莊王一把將宮正庶子提起,大吼道:“若有半句不實之詞,寡人滅你九族!”
“大王……而今令尹他……他……率領兵馬圍困王城茅門是真。若有半句不實之詞,小臣甘願……”
莊王飛起一腳踢翻幾案,拔劍一揮,大叫道:“眾將士聽令,即刻上車,隨寡人進城蕩平叛賊!”
眾將飛身登車上馬,發如鏃矢,動若驚雷,頃刻間就趕到了王城。莊王趕到茅門時,正好看見萬千兵民跪地懇請孫叔敖“為王為帝”,不禁怒火中燒。緊隨其後的司馬潘尪、右尹公子側請令道:“大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孫賊謀逆之心昭然若揭,這些兵民也是一幫反賊,殺吧!”“不能有婦人之心,必得殺他個片甲不留!”
此時莊王隻要說一聲“殺”,茅門前頃刻間便會血流漂杵,屍橫遍地。然而莊王卻低聲吼道:“沒有寡人下令,不得輕舉妄動!違者斬!”然後轉頭怒視孫叔敖,逼問道:“孫叔敖,你想取寡人而代之麼?”
孫叔敖一見莊王駕到,趕緊跪下,泣血叩首道:“大王,日月可鑒,臣斷無謀反之心,是有人精心策劃的呀!望大王萬萬不可亂殺無辜。百姓是被人攛掇的,一幫兵丁打扮的人不知打哪兒冒將出來……”
莊王臉色鐵青,厲聲道:“來人!將孫叔敖投入囹圄!”再抬眼一看,剛才那夥兵丁打一聲呼哨,霎時跑得不見蹤影,市井小民也逃竄殆盡。隻有孫叔敖率領的兵丁,仍然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