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觀麒麟許姬傳流言 勸君王樊妃動真情(1 / 3)

辰牌吉時,莊王率朝中諸公於都門外為伐鄭的十萬兵馬祖道餞行。莊王登高遙望,隻見旌旗遍地,戰馬嘶鳴,如怒濤般席卷而去,不禁熱血沸騰。

此番出兵,隻因鄭國再次叛楚,依附於晉。鄭叛楚,則楚失一屏障;晉得鄭,則擊楚易如反掌,是以莊王決定再次出兵伐鄭。

十萬大軍漸行漸遠,莊王才乘玉路返回宮中。途經囿遊,他隻覺眼前一片炫亮,如雲霞初升。定睛一看,原來是許姬在觀賞奇禽異獸。莊王下了玉路,道:“愛妃,你怎麼在這兒?難道囿遊裏又多了什麼珍稀之獸麼?”

許姬急忙趨前欲跪,莊王攔住道:“愛妃免禮吧。”

許姬道:“啟稟大王,雩婁縣尹遣人送來兩隻祥瑞之獸,名曰麒麟。這獸似驢非驢,似馬非馬,奔跑起來五色花紋猶如雲霞,煞是好看。大王,這乃是討鄭之吉兆,戰則勝之,即日可下鄭城。”

莊王仰天哈哈大笑,道:“我楚國開國以來,曆經三百餘載,中間雖數有傾覆之災,都賴我先祖披荊斬棘,勵精圖治。傳至寡人,始見盛世氣象,霸業巍然,震懾中原,天下始知楚乃泱泱大國也!”

“也難為了沈賈一片忠心,獻祥瑞異獸,兆我楚宏圖大展。善哉沈賈!”許姬有意將話題往沈賈身上引,隻因她收人錢財、受人致使。

“沈賈那裏乃蠻荒之地,年年幹旱,他倒時時想著寡人。現在孫叔敖就在他的治下,也不知他管束得如何。”

“妾聽說,孫大人並不安分守己,已然嘯聚十萬,好像有什麼圖謀。”

“啊!有這等事?沈賈怎麼不奏聞上來?”莊王這一驚非同小可,眼睛裏立刻多了咄咄逼人的光芒。

“可能沈賈驛傳奏折,按序投遞與哪位大臣了,也許很快就會到大王手裏了。”

“哦。愛妃是如何知曉的呢?”莊王狐疑地問道。許姬心慌意亂,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這個……昨日雩婁遣人送來麒麟,妾欲先睹為快,便易為男裝,前來觀看,卻聞聽押送寶獸的人說到了孫叔敖。自賤妾的步搖失而複得後,我就對他的官德人品處處留意,便忍不住偷聽,他們說:‘令尹回歸鄉野也不享享福,硬是東跑西顛,號令十萬之眾……’賤妾可對天發誓,若有半句妄誕之言,甘願就釜鑊之烹!”

“愛妃言之過重了。走吧,寡人到你那盤桓幾時。”

許姬聞言,喜從天降,道:“賤妾給大王帶路。”

莊王正欲隨許姬而去,忽聽身後有人奏道:“大王,屈大人有急事啟奏大王!”原來是宮正庶子。

“叫他到景陽宮候著,寡人即刻就到。”莊王這樣答道。

急急趕來的庶子一抬眼,恰好見許姬似有若無地朝莊王一努嘴,然後轉過頭去,再也不回過身來。

“是,奴才這就去傳大王旨意!”

“愛卿,寡人得以國事為重,今日委屈你了。”

“妾不能為我王分憂,”許姬聽得庶子的腳步聲遠了,才回過身來,無奈地說道,“妾知怠忽荒政,人君不為也。”

莊王又乘上玉路,趕回景陽宮。屈巫正在外麵候著,一見莊王,趕緊行覲見之禮。莊王擺擺手道:“免了。有什麼緊要事情進宮裏說。”

“微臣與雩婁縣尹沈賈派來送瑞獸的吏員閑聊時,有意問了問去職令尹孫大人的近況。”一進宮,屈巫就急切地稟道,“原來孫大人回鄉後行為不軌,沈公又不敢管束他。臣就怕百濮之事重演啊!”

“什麼事情這般嚴重?”莊王剛聽許姬說過,猜想屈巫必是要說此事,卻仍然這般問道。

“啟稟大王,孫大人不遵法紀,遊走四方,搖唇鼓舌,倏忽之間竟嘯聚十萬,意欲何為尚不得而知……”據屈巫所知,孫叔敖聚眾十萬是確有其事,至於“意欲何為”,他便閃爍其詞,虛晃一槍。

往下屈巫還說了什麼,莊王已是充耳不聞。他哪裏還按捺得住,一拍幾案站了起來,臉上黑煞煞的:“意欲何為?孫叔敖意欲何為?”

莊王發怒,皆因屈巫提起百濮之事。莊王即位之初,百濮嘯聚群蠻達十萬之眾,與庸國、戎人合成一股滔天之勢,從東南方攻打楚國,陳兵於選,逼近郢都,情勢危如累卵,大臣甚至主張遷都於阪高。莊王力挽狂瀾,與眾將士振廩同食,同仇敵愾,戰而勝之。想起這段舊事,莊王尚感驚心動魄。而今孫叔敖嘯聚十萬,意欲何為呢?

屈巫見莊王發怒,心中竊喜,臉上卻都是憂慮之色,跽身跪拜道:“大王息怒!臣願為大王分憂,前去期思查個清楚。孫大人或許另有隱情,亦或對去職之事心懷不滿。臣聞孫大人每念及斯恥,未嚐不汗出而沾衣。”

“寡人準奏。起來吧!”

屈巫並不馬上起來,再次頓首道:“臣還有一事上奏。”

“講來。”

“臣每見大王宵衣旰食,操勞國事,就心憂如焚。臣聞天下不可一日無主,主不可一日無相。臣觀虞太傅在上不驕,在下不諂,守道而忘勢,行義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乃賢能之臣也。臣鬥膽進一言,虞太傅當複令尹之職,可分君憂、擔臣責。”

“唔?”莊王疑惑頓生,皺起眉頭,緊盯著屈巫道,“此事是太傅囑你來奏,還是你的本意?怎麼又有此建言?”

屈巫嚇得身子猛地一抖,支支吾吾地道:“臣實實是想為我王分憂。”

“待查清孫叔敖聚眾一事再議吧。”

“是。臣遵旨!”

“慢!你若心懷私心,趁機報複,寡人定當治你的罪!”

“臣不敢。”

屈巫離開景陽宮,剛才的驚嚇轉瞬即逝,早將莊王的告誡置諸腦後。那個鄉巴佬一步登天,執掌柄國大權,屈巫心裏何曾有一天服氣過?屈巫想,現在我終於掌握了你生死大權,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待我到了期思,鄉巴佬你的死期便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