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太陽出世(3 / 3)

我相信父親,卻對小三兒有隱約的擔心。雖然他性格溫和,但愛令智昏。像爸爸現在總結的,愛孩子,不能隻用心,更要用腦子。那天,《新聞調查》播出《少女墮胎調查》,我立即通知小三兒收看。記者正采訪一個女孩兒,我的手機上傳來小三兒憤怒的信息:“還挺能說,真是不知羞恥。”我明白自己的擔心是對的,雖然未雨綢繆的時間顯得太早了點。我發信息過去:“這方麵哥哥太簡單粗暴了,不了解女孩的心理。你這樣的態度真的不好,以後給你上課吧。”

我是女人,當然明白女性的弱點。性對於男女初初是很不同的,男人或許是本能的生理反應,而女性則複雜得多,且常常與性無關。特別寂寞脆弱的心情、特別夢幻浪漫的氛圍、特別溫柔銷魂的花言巧語,都可能讓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輕易獻出自己。甚至,我經常能在一些正常的情感類網頁或雜誌上,看到教導男人虜獲女性具體的方案與步驟。已成為母親的我看到這些,不寒而栗。節目還在繼續,專家正在評論,這些女孩的家庭多半是有缺陷的,不是隻有母親,就是父親太過嚴苛,這些孩子想尋求的,隻是家庭的溫暖。如果家庭中的父親很優秀,則會令女孩的評價標準自然提升,同時,家庭的溫馨讓她不會過早在父母親人之外再尋求溫存。我很快看到小三兒的第二條信息:“我教育妙妙的責任很重大啊。我一定會給妙妙作好榜樣。”我嘴角不禁漾起笑意:孺子可教。

我常常覺得應該感謝妙妙,雖然她讓我體驗了現在許多女人都不會選擇的煉獄之旅,但因為她,我能分分鍾都看到爸媽溫煦燦爛的笑顏,可以因為她,每晚都在爸媽的房間不知疲倦聊到淩晨。這種感覺很溫馨我很珍惜。或許因為太珍惜,每當為妙妙攝像時,我更喜歡照爸媽的神情,他們隻是一再讓我多拍妙妙。我很想說,這才是更珍貴的。可是,怎麼努力,也說不出口。

與父母閑談時,他們最愛問我對妙妙的願望。我總說,隨她喜歡吧。爸爸就會不滿意地輕笑,覺得我實在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而媽媽總會頗為激動地說,將來絕不要妙妙學文。我心裏酸楚卻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我的過往足以讓媽媽如此咬牙切齒、斬釘截鐵地為妙妙選擇人生大方向。畢竟,這是自然科學蓬勃、人文學科尷尬的時代。我當然希望妙妙與時俱進。我不會幹涉她,但如今已更現實,希望她作技術打底、文藝升華的工作,有綴著小小花邊的踏實生活。養育孩子,很像在人生這所大學又選修了一門課程,學習的過程漫長艱辛,煩惱、驚喜交錯其間。10多年後,這成績便是另一生命鮮活的人生底色。而自己的人生畫卷也將更加豐厚、濃醇吧。

小時候,聽堂吉訶德的故事,覺得他太蠢。長大了,卻感覺很多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我也莫名成了其中之一。自己似乎突然變得挺悲壯。隻是那“意象”——所謂的“風車”,究竟是什麼呢:命運這隻翻雲覆雨手還是世俗中的銅牆鐵壁?

其實人性本質荒誕而相似,皆最渴求離自己最遠的東西:大多情況下,越是家境困苦貧寒的姑娘,越渴望嫁給渾身張揚著物質符號的有錢人,哪怕隻得到一個形式;越是腦內空空不懂品味的暴發戶,越是不擇手段要娶一個言行優雅的名牌大學生來作擺設,所以薛蟠一見林妹妹就酥了;越是外表冷硬強勢的成功女人,越期待聽到眾人讚她溫柔、性感、有女人味兒,即使明知對方言不由衷……我和他們沒什麼不同:越多人羨慕我是安樂、滋潤幸福的小女人,我就越發不甘於此。縱然我最是喜歡、適應這樣的生活,依舊奢望拚盡青春去爭一個世俗權威下的“說法”。期待自己有如煙花般燦爛綻放,盡管隻絢麗一時。人這一生,大體是在自尋煩惱,又努力從煩惱中鑽探快樂。世人大都活得又痛又累又迷茫,為著各自的牽絆和欲望。同時,這種種妄想和貪婪也是人類文明不斷前進的源泉。

煩躁、憤怒、憂傷,最是催人衰老的利器。幸福,其實是種平衡平和的勻速運動,我知道自己其實擁有——清淳溫潤。可我太年輕太浮躁,現今注定無法甘於安靜平凡。生命是場折騰,在喧囂和淡泊間焦灼,或迷茫地尋找平衡點。學會享受返璞歸真的幸福,尚須在流年中磨礪、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