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無意中在一本少年刊物上讀到一篇文章:《我羨慕媽媽有個好丈夫》,作者是位初二年級同學。我看後感動豔羨不已。
婚姻中的男女,無論在外人眼中再和諧美滿,往往不過是華麗表象。即使彼此間,也常習慣性地自欺欺人。可是,孩子的眼睛不揉沙。這個媽媽,真的好幸福。
我不禁想,如果有天我行至不惑,女兒會否也這樣地豔羨我呢?我所謂之的愛情,隻要能延續至那時,我已經非常非常滿足了。之後,但願我能懂得享受老來作伴的安恬生活。
雖然小生命來臨時,心中有許多“不得已”與“不得不”,但是,畢竟做了媽媽,我情不自禁地開始關注兒童心理和教育方麵的書籍、電視節目。很多事情我都會不由自主地聯係到腹中的小寶寶。即使看到有關禁毒的節目,也會條件反射般地想,從小,我就要培養她不隻有“克服”的精神,亦存敬畏之心。人的強大與渺小,我都要她懂得。
小寶寶很乖,不像我曾在媽媽腹中大鬧天宮。但她的安靜也會讓人擔心,我總會纏著小三兒問:“她還在嗎,會不會偷偷溜掉?”
小寶寶四個多月時,我又一次打了退堂鼓。優生優育雖是利國利民的政策,但當事人真的很受折磨。每次去醫院,都會做許多項檢查,任何一項不合格,也許醫生都會讓孕婦考慮是否繼續,且無任何態度,一切責任自負。我這才知道,成為“芸芸眾生”都不容易,每個健康孩子的確都是上天的恩寵。生命如此神秘而殘酷。我每天和小家夥幾乎就說這句:乖寶貝,一定要健康哦,媽媽隻希望你健康。其他什麼也不敢說不敢想,唯恐奢望太多會受懲罰。在神秘的生命麵前,我不能不臣服且戰戰兢兢。
那天檢查時,我遇到一位34歲的婦人,經曆簡直像傳奇戲劇:她第一次懷孕流產,第二次宮外孕;第三次沒在裏麵;第四次右卵巢長了雞蛋大的腫瘤。這已然是第五次!
我覺得很害怕,卻不知如何訴說,隻能發信息給小三兒:“我覺得很有壓力,心裏亂糟糟的。覺得要了孩子從開始到以後全是身心俱疲非常累,好像自尋煩惱,無端為人生添很多坎兒,我覺得承受得很辛苦。”
小三兒很快回信安慰我:“千萬不要這樣想,做任何事都要付出的。現在感覺到痛苦,但這都是短暫的。成功之後的喜樂將伴你一生。那時回想起來,一切都是甜蜜,你和小寶寶都會很健康的,我時時都在祈禱。”
我知道,小三兒的想法更務實、長遠,孩子也的確會帶給人生許多歡樂、驚喜。可是,這種揪心的牽掛真的很難受。
現在,我擔心小寶寶是否健康,之後,會關心她是否聰明、漂亮,再以後,學習會吃力嗎,能和同學友好相處嗎,會不會偷偷喜歡哪個男生,怎樣才能提防她做出傻事?……
雖然,媽媽總和我說,隻要生下孩子就可以無憂拚搏了。但那怎麼可能,她是我曆經辛苦、痛楚得到的,雖然不屬於我,但畢竟來自於我。這種牽掛,與生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