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座位曾經的主人,名字叫微晴。她與桑爾從小一起長大,說是青梅竹馬也罷,死黨也罷,反正她是桑爾最在乎的人。如此美麗的女生,生命卻那麼短暫,一場車禍將她帶離我們。本就內斂的桑爾更加孤僻了……”
這是麥香與班上的同學閑聊時聽來的。
麥香因為一個比她大半歲的姐姐的一句話,而離開了成長的城市,開始沒有目的地的遷徙。隻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哆啦A夢。
一座又一座城市,遇見了許許多多同齡朋友,遇見了太了驚奇和美好,在不同的城市相同的陽光下為自己充滿能量,她感動並改變了很多人,但她始終沒能找到自己所追尋的。
她就是有這樣的魔力,把一種最透明的純真與快樂帶給身邊的人,至於隱藏在最深處的淡淡的憂傷與掙紮,卻從來不曾將其釋放。
煙花般的女孩。
每當步向新的城市,瞳中的失望就會馬上轉變為堅定,流露希望的光彩。
高昂著頭,大步向前,仿佛哆啦A夢就在那裏。
很快就到了暑假,麥香閑得發慌,於是隔三差五拖著桑爾出來玩。
這天桑爾比往常更加安靜,低頭不語。到了公園,桑爾坐在湖邊,一坐就是一小時。麥香被擱在一旁,喂魚喂了一個小時,實在是覺得無趣了,但看到桑爾一臉嚴肅,知道肯定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好沒有道理地吵鬧。
麥香坐跑到桑爾邊上和他並排坐著,把腰間的哆啦A夢公仔取下捧在手裏玩弄著。
烏黑的眼珠子轉了一個大圈,麥香神經質地一笑,開始自顧自地表演起來。
“嘿,大雄,今天你又遇上什麼倒黴的事情啦?”這是哆啦A夢胖嘟嘟的聲音。
“唉,靜香不理我了,我一個人好無聊啊。”
“當——當——當當!看!這是什麼,冷笑話機器人麥香小姐隆重登場!”
“哇,哆啦A夢你真厲害!那快點幫我逗靜香開心吧!”
麥香清了清嗓子,站起身子,拍了拍桑爾的頭示意自己要開始講了。桑爾隻得緩慢地抬起頭參加到這場無聊的鬧劇中“總是處在黑夜中的卡通人物是誰?”
“黑貓警長?”桑爾隔了許久才回答。
“錯!是哆啦A夢!伸手不見五指嘛!”
“真笨!那再問你一個,最喜歡幫助別人的又是誰呢?”
“不知道……”
“猜一個啦!”
“真不知道……”
“還是哆啦A夢!伸出圓手(援手)嘛!”
“哈哈哈哈——好笑吧?哈哈,雖然很冷但就是很好笑啊!”麥香自己捧腹大笑起來。
一隻烏鴉非常合時機地降落到湖邊的大樹上,異常慘烈地大叫一聲,把麥香的傻笑止住了。
桑爾依舊不語,用手抱著膝蓋,低頭,額前的頭發遮住臉,麥香看不見那傷心的表情。
烏鴉叫完後就飛走了。
“今天是她的忌日。”桑爾淡淡地說。
“微……晴?”麥香也把聲音放低了。
“是。”聲音裏充滿了悲傷。
“每個人遲早都會離去的。隻要,曾給別人留下記憶,那就是幸福的。”麥香坐回桑爾身邊,轉身輕輕抱住他。
麥香把頭埋下,與他的頭挨在一起。
桑爾的身體微微抽搐了一下。她感覺到了他的痛苦。她突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笨拙,不善言辭,無法給他安慰。
“即使是萬能的哆啦A夢,也無法改變生命。所以,盡你所能去懷念、去悲傷吧!”
就這樣過了很長時間,白雲已成豔紅的晚霞。公園裏的人們開始逐漸散去,一切歸於寧靜。夏夜的月兒,也不知什麼時候就掛在天邊,看得見了。
他的心情終於平複,抬起頭來,頭發紊亂。睜開緊閉多時的雙眼,雖已是黃昏,但也覺得有些刺眼。
右邊,麥香把頭倚在他肩上,睡熟了。
她把她的哆啦A夢公仔,掛在了他身上,他知道這是她最真誠最強烈的關懷。
他發現他被她拯救了。人與人之間本是互相救贖。人因為相遇而有所改變。
最純真的幸福,自從微晴離開,他很久都沒感覺到了,而因為麥香的到來,他終於再次獲得。
這一刻,他多麼希望自己也能為她做些什麼。但自己除了很不在意地聆聽她訴說對哆啦A夢的喜愛,除了被迫去了解和接受關於哆啦A夢的事物,什麼都沒為她做。
他知道,她的追尋其實是很朦朧的,或許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到底在追著什麼。她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再做著些連自己都無法解釋、無法阻止的事情。
“喂,醒醒,天要黑了。”桑爾用力揉了揉她的頭發。
“啊……”麥香迷迷糊糊地坐起身來。
“你睡相很醜呀,哈哈!”
夏日的早晨是最美的,陽光明媚,不像其他時間那麼悶熱。
桑爾已經連中三個空心三分了。
麥香被班上的女生約來觀看班上的男生打籃球比賽。
女生的尖叫驚天動地。場上的男生展示著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動作和連貫的配合。
而麥香徹底還沒睡醒。答應這麼早過來看球,隻為了……
“你怎麼來了?”
隨著太陽升得越來越高,球賽結束了。桑爾把擦汗的白色毛巾搭在肩上,大口大口喝著冰水。
“顯然是來看你打球的咯!”麥香在球賽後突然清醒了過來。笑眯眯地跟著桑爾走出球場。
桑爾完全不相信她會這麼熱情,一個徹徹底底的瞌睡蟲會早上七點爬起來看他打球,肯定是另有企圖的。
“我肚子餓了。”麥香邊說邊誇張地揉揉肚子。
“沒吃早飯?”
“前麵有一個肯德基。”
“啊?”
“從今天開始,肯德基有哆啦A夢的玩具送。”
“我肚子餓了!”麥香再次重申。
果然,目的是要他買哆啦A夢送她。
其實桑爾在她的軟硬兼施下已經送過她很多哆啦A夢的東西了。並非麥香自己買不起,隻是她覺得收到別人贈送的哆啦A夢才最有意義,最幸福。
“我肚子餓了!”
桑爾實在想不通,如此狡黠的女生,又怎麼會喜歡上看上去那麼憨厚可親的哆啦A夢,實在不配。
話雖然這麼說,但其實他非常非常喜歡看麥香捧著哆啦A夢時的認真而幸福的表情。
帥氣的男生買下店裏售出的第一個哆啦A夢,可愛的女孩開心地舉著它蹦蹦跳跳地跑在街上。迎著太陽,看著麥香快樂的背影,桑爾不自覺地跟著她笑了起來。
青春亦如此,充滿著無數細小的幸福,洋溢著單純的笑意。
“我要走了。”暑假的最後一天,麥香若無其事地這樣對桑爾說。
“去哪個城市?”桑爾早就知道會有這樣一天,已經多次做好失去她的心裏準備,但聽到這個消息,心卻還是那麼重地下沉了。
“回家。”麥香的聲音充滿著失望。這是桑爾這三個月來不曾看到過的。
“為什麼不繼續下去?”
“追不上了,有點累了。”
“那……在你走之前,我有個禮物要送你。”桑爾對著麥香微笑著說。
“你怎麼知道我今天走?”麥香抬起頭睜大眼睛看著他。
雖然是瞳中是失望的色彩,但還是那麼美麗。
“嗬嗬,別問那麼多。”其實,這是桑爾準備很久的。
“哦?那如果不是哆啦A夢我可不收喔!”麥香也笑了,有些勉強。
“恩。聽我說。”桑爾握起麥香的雙手,眼裏滿是堅定。
“好。”
“哆啦A夢,是大雄的孫子的孫子從未來世界派來守護大雄的機器人,是守護者。對不對?”
“對了!真不錯,好徒弟!”
“在你找到你的哆啦A夢之前,請你,由我來守護。”
麥香難以置信地看著桑爾。許多男生對她告白過,但因為自己的追尋,她從未認真考慮過這些感情。
守護者?難道姐姐那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追尋屬於自己的哆啦A夢,是在追尋真正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純真幸福嗎?
“你由我來守護。”桑爾認真地再說了一遍。
桑爾幫助麥香從童話走到了現實。
麥香賭上青春去追求的哆啦A夢,原本是屬於童話,即使再美好,終究是虛無。但一直感動麥香的,是哆啦A夢的對大雄的守護,是哆啦A夢所帶來的安定和幸福——這些,其實是真實存在的,是可以擁有的。
“謝謝。”
這次,不需要去到下一個的城市,麥香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光芒從瞳中綻放。
“我喜歡的男生要過生日了,你說我送什麼好呢?”
“送哆啦A夢吧!”
“你就知道哆啦A夢!”
“真的很好嘛,一個哆啦A夢的筆筒怎麼樣?你在你那個城市去找找看嘛,說不定有很好的哦!”
她沒有想到,生命中最後一次給他挑選的生日禮物,竟為他招來一個美好他一生的女孩。
她更沒有想過自己的一句祝福,會改變一個女孩一生——
麥香如同流浪一樣到過許多城市,轉讀過許多所高中。這麼多辛苦的遷徙,隻因為初三畢業的那個暑假,她最最知心的網友姐姐最後一次對她說的話。
她說,總有一天,你會遇到自己的哆啦A夢。
從此,再無音訊。喬麥香終於開始追尋自己從小到大的向往,一種,她也說不清楚到底是什麼的執著。
關於哆啦A夢,關於幸福,關於現實與童話。
關於黃金檔隻允許播放國產動畫片的調查
導言——
自從《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規範電視動畫片播出管理的通知》頒布以後,關於國產動畫的評論越來越多,正麵負麵都有,而在人們心中,對於國產動畫片到底是什麼態度呢。本著這一目的,我利用寒假時間進行了社會實踐調查,調查方式主要采用詢問,以及網上調查。
正文——
2006年8月份,廣電總局發放了一個名為《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規範電視動畫片播出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其內容為,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國各級電視台所有頻道在每天17時-20時之間,均不得播出境外動畫片和介紹境外動畫片的資訊節目或展示境外動畫片的欄目。合拍動畫片在這一時段播出,需報廣電總局批準。各動畫頻道在這個時間,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或國產動畫欄目,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頻道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或自製的少兒節目,不得播出境內外影視劇。
關於這一決定,一出台便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論。從此以後,小孩子黃金檔時間隻能在電視上看到國產的動畫片了。這會產生什麼效果呢。不難看出廣電總局一方麵希望扶持國產動畫片,一方麵也希望借此肅清境外垃圾動畫片對小朋友的不良影響。但是,對全國的各大電視台而言,他們卻開始擔心國產動畫片源緊張的問題。湖南金鷹卡通頻道負責人曾若濤介紹,現在的國產動畫片還處於發展起步階段,產量不是很充足。“現在我們不得不考慮每天3小時的片源問題。”的確如此,國產動畫片很少,能夠真正讓人看下去的則更少了。同時從以前的操作上看,國產動畫的收視率和廣告效益,都要比境外動畫低上30%-40%。播放國產動畫片顯而易見會讓電視台的經濟效益產生下滑。隻播放國產動畫,最大收益的莫過於國產動畫製作商。比如,國內專業從事國產動畫片生產的公司,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他們將以4萬分鍾,400多部(集)容量的美術片片庫向9月1日的熒屏“黃金檔”敞開大門,提供片源。有了片源,有了放都放不完的動畫片了,但是收視率呢?讓我們仔細看看他們提供的動畫片吧(此處之列出他們認為比較高質量的動畫片)。《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民族民間故事和傳說》、《中華美德》、《隋唐英雄傳》、《水滸英雄秀》、《大英雄狄青》等。很容易看出來,中國國產動畫片存在一個大問題,說教。給小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是為什麼小孩子要看動畫片?圖的就是一個放鬆,娛樂。誰會真正願意版著麵孔,拿著筆記本來看動畫片,寫下心得體會,以及學到的人生道理?縱觀世界動畫產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迪士尼公司,無非都是在創造一個讓小孩子歡笑,甚至讓大人們都一塊兒歡笑的環境,這就是成功的典型。再看迪士尼所拍攝的一些電影,完全脫離了原來的搞怪樂趣的而加入了許多說教和大道理,結果如何?迪士尼投資的電影幾乎每部都在虧損,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動畫成功最關鍵在於娛樂性麼?為何國產動畫片題材總是如此?關鍵在於廣電的政策。國產動畫片實行題材規劃立項製度。
再說到最近廣電的另外一個決定,所有上星電視台黃金時段必須播放主旋律電視劇。這一決定,在網上也是引起了相當大的風波,具體我就不贅述了,但是由此可見廣電總局對於題材的把握是十分嚴格的。但是這樣一定產生積極的意義麼?
廣電總局良苦用心,而許多觀眾卻不買賬。有調查顯示,63.92%的觀眾認為“限播令”不能改變境外動畫片侵占國內動畫市場的現狀。如果一刀切搞限播,8點以後才會有真正令孩子喜歡的動畫片,從而導致一個新的問題,家長在晚上8點之後,如何才能把孩子從電視機前拉開?
據我調查,在2004年的時候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司副司長王衛平平毫不客氣地指出國內青少節目製作的核心問題,就是電視人不研究孩子心理,以為孩子就是低幼,許多青少節目和動畫片被孩子們斥之為“弱智”。他還說,一次動畫獎評選,他擔任了評委,然而很多評委卻對參賽的作品大呼看不懂,自然分數打得不高,而評委們看得懂的孩子們卻不愛看。一些作品評委們可以寫一篇論文從頭到腳論證這部作品孩子們一定愛看,但實際情況呢,卻是孩子們連一集都看不下去。太悲哀了!請媒體們呼籲一下,電視人好好正視一下孩子們的心理,不要想當然理解,更不要把孩子就等同於低幼!
這樣看來似乎廣電總局是一個十分通情達理的機構,可是近來做出的決策,確實出人意料的“獨裁”。通過調查,分析,我個人得出的結論是,這樣一刀切的做法是從振興我國國產動漫事業的角度出發的,但是造成的結果,可能不會那樣盡如人意。
談興趣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要說這人的興趣哪,真是有意思。而有些人的怪僻,讓常人一看,那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先來瞧瞧這古代皇帝的興趣癖好。
唐代唐僖宗,可謂一典型球迷皇帝。他曾吹噓到:“我要是應考打球進士,一定能考的頭名。”當時,有四人覬覦四川節度使一職,唐僖宗竟然讓此四人表演打球技術,最後以表現最精彩的陳敬喧出任此職。這皇帝,倘若知道如今有個世界杯,非從皇陵裏爬出來參賽不可。
南朝齊廢帝肖寶卷,乃是商業能手。他曾在宮中設立“市場”,與宮女等一起做生意,命自己的寵妃潘氏出任管理“市場”的總督,自己充任其屬下的管理人員。對違反“市場紀律”之人,包括皇帝在內,均加以鞭韃。如果此人還活至今日,恐怕會嚷齊國也加入WTO的。
還有一木匠皇帝朱由校,以及讓人感到奇異的乞丐皇帝——北齊後主高緯,在後宮設立一個貧民窟,親自上陣演乞丐。
皇帝作為國之代表,尚此怪異,常人的一些奇怪興趣就是不可思議了。美國加尼弗尼亞的一名老外,嗜好扮屍體,將自己的臉化妝後弄的死灰色一般,就馬上躺在床上,閉眼,假裝人事不醒。這派頭,到真像個去世樂的人。
此外,我國民間及新聞也報道過許多奇人愛好生吃活蛇的事例。河南一李姓師傅,最好吞毒蛇。憑著對蛇毒的免疫,經常吞活毒蛇下肚,蛇在胃裏亂竄,而李師傅卻滿足的說他最喜歡這種蛇在胃裏頂來頂去的感覺,怪哉,怪哉。
有趣是有趣,話雖如此,可這些興趣真的有益嗎?也許,是滿足了本人心裏的一種需求。但大部分可能於世界社會不利。就比如明熹宗朱由校,當他認真的做木匠活時,根本不管朝政。這樣下去,也難怪朝廷昏庸了。又如那名好扮屍體的老外,當他家人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況,恐怕嚇了個夠戧。實際上,興趣並不是指單一的癖好,而是建立在正確之上,是以非害為前提的。好的興趣陪伴終生,將會大有所益。但壞癖卻常常叫人抱憾終生。
說了這麼多,眼前的,作為祖國接班人的當代青少年,我們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自己的有益的興趣,並使之成為自己的一技之長,不倦的報效祖國,社會,也許這才是興趣存在的真正理由。
《人性的弱點》讀後感
在20世紀中葉,當經濟不景氣、不平等,戰爭正在磨滅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靈時,卡耐基先生以他對人性的洞察,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他的演講和著作喚起無數陷入迷茫的鬥誌者,激勵他們取得輝煌的成功,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言:“一個人的成功,隻有15%歸結於他的專業知識,還有85%歸結於他表達思想、領導他人及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
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作者闡述了為人之道、處事之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名為《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成功因子》,裏麵的一個故事一直不斷地激勵著我。
事情發生在1929年,一個青年到山上去砍伐山胡桃木,他把木材堆在車上,開車回家。忽然一根木條滑了下來,正在他急轉彎時,木條卡在了車軸上,他被彈到一個樹上,脊椎骨受了傷。雙腿從此癱瘓。
當時年輕人才24歲,從那以後,他沒有再走過一步路,被認為一輩子要在輪椅上度過。他怨很感謝恨命運的作弄,然而隨著年歲漸長,他發現抗拒對自己毫無幫助,隻不過使自己變得尖酸刻薄。別人都和善禮貌地對我,我起碼也應該禮貌和善地回應人家。
十幾年過去了,有些人問他覺得那次事件是個不幸嗎?他說:“不!我幾乎慶幸它的發生。”經曆那個震驚和憤恨的階段,他開始閱讀並培養起對文學的嗜好。14年來,他讀了1400多本書籍,這些書拓展了他的視野,他的人生比以前所能想象的還要豐富;他也開始欣賞音樂,現在令他感動的交響樂以前隻會讓他打盹……由於閱讀,他開始對政治感興趣,他研究公共問題,坐在輪椅上發表演說。他開始了解人們,而人們也開始認識他,因為這種努力,他由一位地方政治人物提升到全國性的政治人物。這位傳奇人物就是阿爾·史密斯。他曾連任4屆紐約州長——當時還沒有人擁有這樣的紀錄。1958年,他當選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取得這樣的成績和他用勤奮彌補缺憾是分不開的。
人的一生難免遇到挫折與失敗,但這並不是你氣餒與放棄的理由。無論你在人生路上遇到什麼樣的挫折,無論你所處的環境是怎樣惡劣,我們都應該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我們成功的因素,用勤奮彌補自己的缺陷我們就能成功。這給我了一個很大的啟示,讓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很多為人之道,處事之理,它將永遠激勵我讓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解決很多困難。
人的確有很多弱點,但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有足夠的空間去完善自己。
做一個勇士——重溫《雙塔奇兵》
原本不太愛看魔幻類的電影,但《指環王》不愧是奪得數項奧斯卡小金人的係列大片,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
第一遍看的時候,每一部的劇情都沒能弄得太清楚,尤其是前兩部,腦海中的印象就隻有陰暗的氛圍,人類和獸類的恐怖戰爭,還有那個高科技的特效——咕嚕。可再次重溫每一部的時候,我總深深地被影片觸動。恢宏壯麗的景色,精彩絕倫的戰爭場麵,群眾在幾位主人公的率領下堅守城池,彰顯出的無畏氣概。這些都構成了整個影片的宏大景象,將各種形態襯托出來,形成了多個獨具魅力的史詩段落。而我最深有感觸的是阿拉貢每一次的戰前演講,不僅為電影中的戰士鼓舞了士氣,也讓我熱血沸騰。
前兩天又看了一遍第二部——《雙塔奇兵》。影片中形容英雄們時這樣說道:他們有退路,他們可以回頭,但他們會一直向前,向前,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信仰。是的,真的勇士從來不會被殺死,他們總是衝鋒在最前,拿著自己最心愛的武器,帶著最堅定的決心,最威懾人心的眼神,用盡全力,讓每一個擋在前方的敵人在血泊中倒下。他們不會在意身上的傷口鮮血直流,他們隻有一個信念:向前衝!打倒敵人,贏得勝利!這種決心,閃耀的就是人性的光芒。影片中,每一次戰鬥,精靈族與人類的聯盟在人數上從不占優,但每一位戰士,他們都有堅定的信念:要取得勝利,讓鮮花遍地的美麗幸福世界再次重現。他們的眼中都是這種最璀璨的光亮,所以,他們能夠揚起勝利的旗幟,將敵人的頭顱掛在立杆上。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可以留守堅固的城堡,但那有什麼意義?再堅固的堡壘有一天也終會被攻陷。我們應該勇敢地去麵對城牆外的敵人,去與之戰鬥,尤其是我們在年少時,更要敢於去拚搏,不要在乎是否會讓自己傷痕累累,因為我們有的是最寶貴的東西:青春。時間會幫助我們,讓一切傷口愈合,即使會留下疤痕,但那是我們戰鬥留下的痕跡,是光榮的標誌。在戰爭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障礙,但隻要我們能像影片中的戰士一樣,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會取得勝利。就像Nike的廣告語所說的一樣:Justdoit!就去做吧!做一個真正的勇士,為自己開拓更寬廣更美麗的世界,就向著東方天空的第一道曙光,努力地去突破重重的陰霾吧!
假如星星能出聲
我曾經迷過很多東西,攝影,電影,甚至連啃大書這種最費神的事情都迷過。用很功利的話講就是:很能跟我這路子的人找到共同語言。比如互相發一些照片啊,交換看各自寫的東西啊,聊聊和看看電影阿,很可以讓兩個人聊得開、成為朋友。不過我說過這是功利的說法。比較實在的也最像騙人的說法就是:我喜歡這些東西,真心地愛這些事業,才使我去了解它們,即使我沒有以這些為職業。每件事情的原因總是兩方麵的,不能全部歸為一種,不然就是真的蒙人了。最實在地講,卻是我在愛著這些東西的同時進入了一種文化,一類人,並且我從一開始就自我感覺良好,而不是被動地被這個圈子接受。中國的我們這一代和我們前麵一代的小朋友們都慢慢麵臨著一個邊緣化的問題——其實不能叫做問題,因為它不讓人頭疼,僅僅是以一種文化藝術和一點點生活方式的改變的形式將自己從這個主流的社會裏麵異化了一點點。對黨和國家,親人和朋友都沒得壞處。又好像在邊緣化的同時形成了一個群落,有一個固定的形象和特征,比如一個穿也還整齊的牛仔褲的,留著斯文的長發,黑框眼鏡的青年,他們也有許多名字,先鋒或者文藝青年。隊伍慢慢壯大,影響慢慢深化,他們就不再是邊緣人了。但他們還是與生俱來似的與主流社會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大概是這個群落的最主要吸引力所在。
不曉得大家讀過王朔的《知道分子》沒有,那裏麵描述的“知道分子”大約是“後知識分子”的時間概念,但本質就比知識分子差到哪兒去了。王朔給知道分子下的標簽是:
“寫偉人傳記的;為古籍校訂注釋的;所有叢書主編;所有”紅學家“和自稱魯迅知己的。次一等:好提自己念過多少年書的;死吹自己老師和老老師的;愛在文章裏提他不認識的人和他剛看過的書的。”
王朔怎麼說我不作評價,隻是告訴大家有這個事兒,有這類人。那麼“後知道分子”的我們這一代似乎又好起來了,出息多了,不管怎麼樣標簽都是一大摞,說白點無非是比知道分子長了點見識,多了點行動,添了份內斂,還跟藝術扯上點關係。
一直到我在這些裏麵瞎混混混混出點頭緒以後,不知不覺地嘔了一攤。後來清醒了告訴自己,喝酒喝多了,嘔是當然的,但就在於我們不知道喝的是酒,嘔吐的時候不僅胃裏不舒服心裏也疙瘩,仿佛被騙了一般。然後大多數人到此境地會發出“我的青春xxxx了”雲雲的感慨,我還好。為他人思考並與自己的思想混為一談的壞習慣從知道分子那裏開始就蔓延到現在的小朋友身上,(“和偉大的人搞慣了,有一個問題,就是以為自己也很偉大,或者他老大,我老二。抄慣了別人的宏論,也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哪句不是自己的。其實這很容易分辨——哪句也不是你的。”),這也是真正獨立思考者的災難日。因為一種人的天性罷了——邊緣化歸邊緣化,終歸是個名字,沒有人真正會讓自己邊緣掉,因為多數人耐不住孤獨。我開始放棄一些能令我的思想一邊倒或者左右搖擺的東西,比如讀書和電影。雖然我知道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電影什麼的又是什麼什麼什麼什麼的橋梁雲雲,但這個“進步”對於我這個個體意味著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對我又意味著什麼,不得而知——其實是不言而喻。我想要保證自己的個體相對獨立,放棄是必然的,這些是災難的來源。
說實在的,為什麼“讀圖時代”來臨,“注意力災難”來臨,跟具象的傳媒和具象的概念普及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我更偏愛抽象一點的東西,並不是又來了一個標簽,而是相對抽象(相對,ok?)。我一直不認為中國人的性格像今天這樣,說通俗點就是不是什麼事情什麼道理都那麼明明白白。“悟”字最能體現這個性格。但這跟我所想講的不是一回事——悟,也許是具象得不夠徹底的東西,我們把它悟得更加通透,或者,根本就是抽象的東西,我們按我們的方式悟通透了,那就變成了迷信。就像聲音。我對聲音的敏感不是與生俱來的。但憑我所想的,似乎每一種東西發出的聲音都在傳達著某種信息,從來就沒有過“沒用的”或者人類解析不了的聲音。於是我總是在看星星的同時希望它發出點什麼聲音。我也不需要去理解這聲音是什麼意思,不需要理解它暗示著什麼——明天下雨還是天晴,或者我的運氣是好是壞。僅僅從它的毫無意義的發生,到我毫無猜忌地接受,像越級上訪一樣省了許許多多道手續一般,中間隻餘下了一種東西,那就是美感。這也許是人的最高境界的享受。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