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1 / 3)

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

梵高的一生,用孤獨來形容是最恰當的了。

梵高的作品,用永恒來詮釋也不為過。

但他生得如此出人意料,也許就是因為他活得如此的孤獨,才讓他死在情理之中;就像他的作品,生前的沉寂是如此的出人意料,而死後作品火得一塌糊塗亦在情理之中。

“如果生活中沒有某些無限的,某些深刻的,某些真實的東西,我就不會留戀。”梵高曾經這樣說,而我像愛著我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著梵高,梵高的畫,梵高的憂鬱……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梵高的絕望,世人的冷漠,不被別人欣賞的痛苦已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他是一匹良駒,但在那個年代裏沒有出現一個伯樂,一個也沒有,於是,梵高孤獨的活著,那種活著比死亡更痛苦,尤其是當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種比死亡更痛苦的孤獨時,為了結束這痛苦,他寧肯選擇死亡。

當血紅的鮮血滴到向日蔡上,我明白,那是梵高為了擺脫孤獨和冷漠向世人發出的最後低吟。

活得如此的出人意料,於是死亦在情理之中。

終其種種,我不禁思索,難道真的是因為梵高注定是一顆恒星,所以他一直孤獨著?但是為什麼老天連“高處不勝寒”的孤獨都不給他?為什麼讓一個原本是永恒,是被人敬仰的人活在平庸之中?為什麼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是凡粟一粒,沒有資格被別人尊敬?我不明白!上天既造就了一個天才,為什麼讓他活在孤獨的痛苦中?難道天才是扣響扳機之後,鮮血溢滿畫頁之後才能給予的稱號?我不明白!我害怕這樣的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

而他的畫,和他的人一樣,在世俗中沉寂了幾十年,等到他死後才大紅大紫!人們在梵高作品拍賣會上爭先恐後地喊出驚人的數字,雖然在情理之中,但是梵高已去,他擁有的隻能是出人意料的孤獨,卻無法享受到人們對他的讚賞與虔誠!

一花一世界

更深夜靜時,寂寂無人處,總有一個聲音在低語:“這世界是什麼?”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問靈魂。世界是什麼?數千年前,尼羅河畔,那些長髯飄飄的學者們便在爭論這個難題。有的說,世界是火,有火才有生命;有的說,世界是水,海是我們最初的家園;還有的說,世界是空氣、是泥……一個叫畢達哥拉斯的老頭甚至認為,世界是數。其實,他們都對。世界是如此多元,惟其多元才豐富,惟有豐富才有我們這些思想迥異的人。

人與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著宋人話本《碾玉觀音》,不由得這樣想。話本的開頭是這樣的疑問,“春已歸去,不知哪搭兒是春住處?”王觀說,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蘇小妹說,春是被帶走了,“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還有蘇軾說、秦觀說、黃庭堅說……王安石倒是承認,二十四番花信風罷了,春自然也走了。春歸何處?引得這些詞人話語紛紛。其實他們都對,詩人有詩人的天地,對萬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不同的人對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豐富的答案。

或許理解不同是因為角度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個人總隻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隻能見一方風景。不同的隻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遠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見的片麵些。一張白紙上有一黑點,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張白紙,有的則認為那是一團黑點,他們從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樣。

角度不同,解決的方法也多樣。一團亂麻,頭緒紛紛。可以像徐誌摩那樣細心地解,解得“眼兒疼,手指酸”,可終於笑解煩惱結;也可以借長劍,手起刀落,亞曆山大王除了連環套。哪個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歸,方法沒有好壞之分,對於不同的人隻有合適與不合適之別。

多樣的方法形成了多樣的答案。麵對這個考題,可以寫議論文,可以寫散文,可以寫記敘文,甚至寫詩歌;麵對我們的人生,我們可以有多彩的選擇。可以揚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擁書城,可以鐵馬金戈。隻要我們記住對祖國有益,那麼人生的答案盡可以豐富多樣。

多樣的理解,多樣的角度,多樣的方法,多樣的答案。

世界是什麼?真的很難回答,因為可以有如此多的答案。人生如何選擇?真的很難挑選,可以快走追趕,直指成功;可以慢走領略,欣賞夾岸平沙、落英繽紛。既然有如許答案,何不在多元的世界裏,以包容的心態看萬事萬物?容許在前提正確的情況下作出各異的價值取向,讓世界更精彩。

如是想,不安分的心慢慢歸於平靜。因為開始明白,自己不過是多元天地中小小的一元。一花一世界,世界開滿各異的繁花。

最後的一件事

大風卷著雨水瘋狂地掃向大地,街巷裏回蕩著那嗚嗚的吼聲,弄得人們心神不寧。但這一切對於比爾來說,都無所謂了。

他癱坐在小鎮中心一間普通民房的一把舊椅子上,髒亂的頭發散在額前,遮住了眼睛,身子緊緊裹在已經磨得泛白的大衣裏,脖子也深深縮進了高高豎著的衣領,好像深怕一絲光漏進去似的。其實這間房子已經兩個星期沒有電了,又哪來的燈光?

比爾微微抬了抬眼,看了看身邊。此時,房間裏已經空空如也。“唉,我已經失業6個月了。”比爾想起了牆角裏放著的那台唱機,想起了爸爸站在唱機前唱《快樂的鴨子》的情景,他又想起家裏從前聚會,沙發上的人們高聲喧嘩的場麵;還有那隻硬木桌子,那個精美的衣櫥,還有……

“我已經失業6個月了。”比爾再一次告訴自己,他的手在口袋裏插得更深,緊緊地握著口袋裏的那件東西。

能賣的他已經都賣光了。

忽然窗戶被吹開,風鑽了進來,肆意地在比爾的耳邊呼嘯,刮起一張張的白紙,那是比爾熬了幾個通宵打出來的十幾封求職信,然而他們卻被無情地退了回來。

“連風也在嘲笑我嗎?”比爾慢慢地坐了起來,“是時候了。”他口袋裏的手在顫抖。

忽然,比爾又似乎想起了一件什麼事,他翻遍身上,找出那張黃色的信紙。

這是羅伯特先生昨天請比爾幫忙交給漢克先生的。

“哈,都這種時候了,還想這些!”

一個求職時偶然遇到的老板的囑托,何必?比爾又握緊了口袋裏那硬硬的東西。

“不,我已經答應了他,這是最後的一件事了。”

於是,比爾戴了頂帽子,出門了。

他來到位於小鎮最南端的漢克的公司。當他敲開門,來到漢克的辦公室時,漢克正沮喪地抱著頭,看上去非常痛苦。比爾平靜地說:“你好,漢克先生,這是羅伯特先生讓我轉交給您的,好了,再見!”一邊說,他一邊把信放在桌上,然後轉身就走。但比爾還沒有走出門,就聽漢克大叫:“噢,噢……我有救了。”他追上來抓住比爾,不,是抱住他,不知該說什麼好。原來,信裏寫著個號碼,是漢克焦灼地等待的一個客戶的賬號,漢克必須在今晚據此處理好一切,否則就可能破產。“年輕人,太感謝了,我有什麼能幫你的嗎?”比爾眼睛裏放出了光,小心翼翼地回答:“我需要一份工作。”

10分鍾後,比爾走出了大樓,路過一個垃圾桶,隨手把一隻手槍從口袋裏掏出來扔了進去。“去你的吧!我有救了。”

珍惜誠信

珍惜誠信“爸,你怎麼可以這樣做?你這樣做會害死人家,何況也犯法。這事傳出去,會給我們的飯店帶來損害,我們的誠信會全毀。”我不滿對爸爸說。

“你懂什麼,要是我不這樣做,我一天能賺多少?你不想一想,你上大學要多少錢。你還是快去學好你功課,考大學。要是考不上,就不要怪我不客氣。”爸說完,離開了屋子。

今天下午,我在家裏發現爸爸正在用水和酒精調和某種材料,將其倒進帶有貴州醇標誌的酒瓶裏。我知道他一定會將這些酒帶來店子賣給顧客飲,這種酒近期一直暢銷。這樣做,會給爸爸帶來暴利,但對於顧客卻是災難,況且這樣也會違背誠信原則,這可是商業者最重要一條。

該怎麼辦呢?爸爸一定不會聽我的勸阻,但任由爸爸這樣做,他遲早會走進監獄,越想越害怕。

我決定將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聽後,大吃一驚,然後才說:“怪不得近期顧客老是抱怨這種酒的味兒不正,生意也因此差了許多,也難怪。我們的誠信沒了,生意也差了。”我勸媽媽說:“不如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挽救爸爸,挽救小店,挽救我們的誠信。”我把我的計劃告訴她,她十分讚成。

我和媽媽先到市場購進一批真正的貴州醇,把爸爸製的悄悄調換過來。然後由媽媽監督爸爸,打理小店。晚上,我聽見爸對媽說:“今天怎麼怪,連最挑剔的常客老王也沒對我們酒有意見。”媽說:“有什麼怪,我們的都是正品,難道你認為我們酒是假的?”爸趕忙說:“當然不會。”我聽後覺得十分好笑,計劃成功一半。

接下來,我監督爸爸在家一舉一動。每當他打算製酒,我故意叫我同學來家裏玩,搞得爸爸不好意思幹下去。

一天晚上,爸爸由店裏帶來許多好東西,說今天晚上我們慶祝。因為這幾天生意好極了。爸爸在席間說生意好全是他的功勞。媽聽了笑了一下,說:“恐怕不是吧,要不是我們母子倆將你製的‘好’酒調換過來,挽救小店的誠信,恐怕你現在已經……”爸爸笑了一下,說:“你怎麼知道這件事,不過我們也很久沒賣那種酒,我也很久沒製了。我製得那麼多,良心也不安,覺得沒了誠信,渾身不自在。”“知錯就好,爸,你以後要珍惜誠信,誠信才是你的。”我調皮地說。

最愛河西行不足

河,從北而來,向南而去,於是有了東西兩岸,我家就在河西。

兩岸原都有河堤,土築的,很高。堤兩岸的人誰也瞧不見對岸的房舍,曾流傳過這樣一首詩:

大盤石上有芳芬,少女捶衣柳失魂。

忽抬頭處東邊堤,隻見炊煙不見人。

但後來河東的堤沒了好長好長一截,於是河東的人往堤上一站,就能把河西看得很清楚,不在是:隻見炊煙不見人了。

我常站在堤上往河東看,河東是個繁華的地方。

在原來應該是河堤的地方,立著一排漂亮的小洋房,白壁紅頂小院牆,總讓我想起童話裏小王子的城堡。在這些樓的夾縫裏,我看到的是河西從不曾有,也永不會有的熱鬧:人如潮湧,車水馬龍。

河其實不大,隻不過是細水長流,很柔很弱,我長這麼大,還從未見它發過怒。河麵很窄,會鳧水的人一個猛子就過去了。河上終日漂著一葉扁舟,屬於河西的。曾有河東人說要在河上架座橋,河西人卻說渡船挺好的。僅咫尺之內,兩岸人卻很少來往。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一河隻隔,差別卻是天上人間。

西邊究竟是怎樣的呢?淡。用這個字最好,就像白瓷碗中的白開水一樣。青一色的瓦舍,籬笆雞圈,土坯豬窩,大事不驚,小事不動,路上相逢永不變更一句話:“吃了嗎?”明明貧窮潦倒,一堤的樹,死活不肯砍一棵。有事無事拿花苗草籽到處栽,到處撒。我以為那是很無聊的。小時候我向往的是河東美味的冰淇淩,奇異的電動車,夜間照明的霓虹燈,節日喜慶的火樹銀花。而每當我嘴角讒涎著明黃油炸雞,耳邊縈繞著東岸傳來的火爆的流行樂曲時,河西隻有一個垂了些胡須的老頭推了把掉漆的自行車,在曲折的土道上叫賣著那土的掉渣的名稱“飴高糖”,我不很理他的。小時的我向往的是繁華,而在河東燈紅酒綠的映襯下,除了那一堤楊柳,河西隻是一片荒涼,一片冷清。我一直渴望渡過那條河去,我討厭冷清。

如我所願,有一天我過了河,走進了繁華,自覺是揚眉吐氣的,我在那裏求學,然後求發展,心裏想著縱情於物,快樂無比的境地。

可是海市蜃樓呀,隻有在空中顯現時才成就了那分完美,現實中畢然會扭曲破碎。

忍耐,在忍耐了一千多個日夜後,我又回來了,帶著一身塵土,滿心疲憊。冷漠割開的傷口,渴望溫情的撫慰。我回來了。河西依舊平靜,再聽到溫和的三個字“吃了麼”,就忍不住委屈的想哭。我原是鄉村的小鳥,飛不上林立的大廈。

春天又來的時侯,一堤嫩草,散綴著些各色花,引來種種蝴碟和著依依楊柳翩翩起舞。我閑步在月下,念著白居易的詩:

最愛湖東行不足,緑楊陰裏白沙堤。

隻不過湖東變成了河西。

“完美”人生

上天締造了這多姿多彩的世界,但這個世界卻不是完美的。這裏沒有久開不凋的鮮花,沒有永綠不衰的樹葉,沒有溫暖輕柔的四季。有的隻是陰晴圓缺的月亮和晝夜交替的時空。這是否是算一種遺憾?

人生路途雖短暫卻坎坷複雜,想要很好的走完這條路必定是十分艱辛的。在出發之前總要在心中定下一個目標,以免途中迷路,放棄。因此目標的確定是至關重要的,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就在於他的目標。

人生目標應是自己的實際情況組成,浮華的世界仿佛越來越模糊這一點,太多的外人期望,眾目已待,太多的眾望所歸充實進我們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這樣的空白太寬太大,如棲鳥飛過**,使人言語起來陷入了猶豫,在夜闌時分清醒地想象,什麼是你孩提時的憧憬和夢想,如今它們在你生命的哪個角落?

同樣存在著人的空間裏,我們不免發現有的人自我認識相當清醒。專注於自己唯一的目標,其他的事顧及很少,最終他成功了。相反,有些人終日忙於多個目標,隻知道怎樣跟隨他人所期望的完美做事,結果隻是一事無成。這是我們不得不反思,不懂得舍棄和篩選目標的人注定不會成功。因為他本身是矛盾混亂的,他隻知道怎樣做自己會覺得心安理得,而不在乎究竟是否符合事物本身。用一生的光陰,不知所措的尋求他人期待的成功人生,勞心勞神,殫精竭慮。不懂得應該將自己的心態放平和,細細的將自己梳理一便,甩去無用的包袱。隻有有心人才會追源溯流,從自己認定的目標家園中打撈成功的魚群,最終他會像漁家拉動漁網一樣,將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綿長,最終拉動整個大海。當我們能夠清楚地做出判斷,明白遠方那個家園的方向,我們不會再有昨日的彷徨,再有莫名的惆悵。漫長的黑夜,何懼?遙遠的前方,何懼?

總之,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因此大自然中的一切也就不能看作是一種遺憾。人並不能為完美而盲目的追求,事事完美也就體現不出完美了。

1/2誘惑

上天給予我們生命,我們無力決定那一刻該什麼時候到來,也無力決定周圍的環境。隻能深深地感激上天賜予我們生命。使我們能擁有親人的疼愛,享受人世間的親情。但是,在它賜予我們生命的同時,它也將安排好一係列的關口,而這些關口也許就是一種“誘惑”。

這種“誘惑”在我看來有好有壞。

我們常常為得到某種榮譽,或是尋求某種心理上的慰籍奮力拚搏,努力奮鬥,為達到那個目標不惜一切。然而這一切也許僅僅隻是為拿到理想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僅僅是為了能讓親人的心裏得到一種慰籍,僅僅是為了母親舒心的一笑。諸如此類的“榮譽”,“慰籍”等,難道說它不是一種“誘惑”?當然是!因為它的結果是好的,它是一種催人進步,使人懂得什麼是愛的“誘惑”。這樣的“誘惑”使我們再回望起時,不禁會覺得自豪。這種“誘惑”使我們不會再有昨日的彷徨,再有莫名的惆悵。漫長的黑夜,何懼?遙遠的前方,何懼?我隻能說因為被“誘惑”了,所以我們成功了!

上麵所說的“誘惑”,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它可以說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機遇。而另外一種消極的“誘惑”,則可以說成是上天考驗我們的陷阱。

這種消極的“誘惑”所包含的內容很多。諸如毒品,金錢,權利,網絡等。由此引發的犯罪也比比皆是。在麵對這樣的“誘惑”時,大概存在著兩種心理。一種是自己甘願沉迷於這種“誘惑”,還有一種就是想擺脫,卻始終都抵抗不了誘惑,或是無能力擺脫。其實這些歸結到一點上,都是心理素質不夠高的表現。對於這樣的人來說,這種“誘惑”無疑是一種考驗,一個陷阱。抵禦不了“誘惑”,最起碼得做到避開“誘惑”。用人類所特有的意識戰勝它。這樣的戰勝是一種物質與精神相衝撞的過程。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從少年到老年,從無知有思。

駐足一宿,回眸曾經做過的一切。如果你從“誘惑”中得到的是成功,請不要驕傲,因為在你的身邊正潛伏著另一種“誘惑”。如果你從“誘惑”中得到的是失敗,請不要就此墮落,因為在你的身邊也潛伏著另一種“誘惑”。對於昨天的一切,我們所應該做的隻有總結。對昨天的總結是為了明天更好的上路。

天使·我·薰衣草

“這時天空要下雨,我們笑的很勉強,無言以對的路上,沒有太多惆悵……”

CD不停的旋轉著,那英的歌聲隨即從音響中傳出來。每一次聽這首歌的心情都不同。

第一次是爽說他喜歡聽這首歌,我就買了這盤CD,當是覺得《一笑而過》和《我不是天使》的歌詞寫的很傷感,旋律也挺好聽的,所以就挺喜歡這兩首歌。

那時候我和爽是出了名的歡喜冤家。那時他把我整的哭笑不得後,總會有得意的笑容掛在他那調皮的臉上。當時不明白,在他得意的時候,總會一臉嚴肅問我為什麼不哭呢……我總是氣的咬牙切齒的說,你要我哭,我就偏不哭。當他聽這句話就轉身走了。當時我不明白,他為什麼總要問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嗎。

他也會問我喜不喜歡薰衣草,我當然回答喜歡。我喜歡它獨特的紫色和令人如癡如醉的香味。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象征性的話語——等待愛情。

有時候我會問他為什麼喜歡那英的那首《我不是天使》,他總是不回答,而是唱起那首歌。而他眼神中透著一死讓人捉摸不透的憂鬱,然後變的像個刺蝟,用渾身的刺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準別人接近他,而我也不在問他為什麼。每次和他談到這首歌的時候他總是這個表現,而每次的談話總到這裏就中斷了。

那天,我終於鼓起勇氣,決定向他表白。但他拒絕了我,原因是——

“因為你不是天使。”

我不明白,他就那麼喜歡天使。在我眼裏,天使就是有著一雙超大號翅膀的女人(也可以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