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曆經千般磨難,有情人終成眷屬。但這遠遠不是結局,許多時候,我們追求的都是一種過於期待的美好,而得到的結果,無論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可能都會令人失望。
我們也曾年輕過,也曾深愛過。我們曾渴望過朝朝暮暮、天長地久,也曾有過信誓旦旦的誓言,奢望執子之手,幸福終老。然而,有的路,走著走著就到了盡頭,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當我們付出了成長的代價後,終於得悟:愛情是一件奢侈品,幸福,更是可遇不可求。
許多時候,人們都畏懼變化,即便兩個人在一起已經沒有了愛,卻還固守著當初的誓言不肯出來。其實,彼此已然忘記了信誓旦旦的初衷——讓彼此幸福。所以,承諾不見了,也沒有什麼,有的時候,為了讓彼此獲得幸福,該放棄的時候也要學會放棄。我們要學著看淡,學著不強求,學著不攀緣。緣來緣去,一切自然,萬事萬物自有它該去的歸宿。
然而當你得到了,放下了,忘記了,相聚了,就一定不會再苦了嗎?當你妄想逃離苦海時,新的苦海正悄悄地把你淹沒。掉進苦海中的人隻會拚命地掙紮,四處逃散,從來都不會想到回頭是岸。
如果失去是苦,你還怕不怕付出?
如果墜落是苦,你還要不要幸福?
如果迷亂是苦,再開始還是結束?
如果追求是苦,選擇堅強還是執迷不悟?
02神仙眷侶
生活在躡影追風、潮鳴電掣、瞬息萬變、馬不停蹄的節奏中的我們,需要這種明朗而平靜的留白,否則人生就會失去彈性,最終枯萎。
時光如流水漸漸老去,有多少人能陪你一起捱過平淡的流年?這樣的人,真的不多。無論是親人還是愛人,在你身邊的,都值得珍惜。
透過落地的陽台凝視著遠處的山脊的時候,我的內心深處湧動著清澈的心泉,綻放著芬芳的花朵。當一個人心無所思,以空曠之心麵對大自然的時候就會感到滿足,就不會覺得無聊和鬱悶。比起大自然,我們人類遠不夠單純,不夠清澈,不夠純真,不夠包容,也不夠智慧。
閑暇時間,我用硯台磨墨,和著房前屋後百花的芬芳,書就不太入眼的書法。我在意的隻是我此刻難得靜默的心情,靜得像一灣溪水,清澈,剔透,晶瑩,在心底裏緩緩流淌。人生中最該把握的不是每一個現在嗎?生活在躡影追風、潮鳴電掣、瞬息萬變、馬不停蹄的節奏中的我們,需要這種明朗而平靜的留白,否則人生就會失去彈性,最終枯萎。
時光如流水漸漸老去,有多少人能陪你一起捱過平淡的流年?這樣的人,真的不多。無論是親人還是愛人,在你身邊的,都值得珍惜。
婚後陸小曼和徐誌摩在硤石老家度過了一段紅袖添香、郎情妾意的甜美日子。那是1926年10月,陸小曼和徐誌摩婚後依照徐父之命,南下途經上海,到了徐誌摩的家鄉海寧硤石。
試想想,兩個相愛的人,一路走來,遭遇多少白眼、多少流言、多少壓力,而今終於可以不用顧忌別人的眼光,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相守了。新婚燕爾的他們,自然格外地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徐誌摩曾經寫道:“身邊從此有了一個人——究竟是一件大事情,一個大分別;向車外望望,一群帶著笑容往上仰的可愛的朋友們的臉盤,回身看看,挨著你走著的是你這輩子的成績、歸宿。這該你得意,也該你出眼淚,——前途是自由的吧?為什麼不?”
從徐誌摩的字裏行間,我們感受到了徐誌摩終於抱得美人歸的內心喜悅。這對詩人來說,不僅僅是結束了自己的單身生活,而且是找到了一個精神的伴侶、心靈的歸宿。他把她當成自己一生的成績和歸宿。這樣的愛是有多深啊!在徐誌摩和張幼儀的婚姻中,他是沒有過這樣的心情的。
陸小曼也是格外開心。她在《愛眉小劄》序中寫道:“以後的日子中我們的快樂就別提了,我們從此進入了天國,踏入了樂園。一年後在北京結婚,一同回到家鄉,度過了幾個月神仙般的生活。”
徐誌摩帶著陸小曼,在老家又舉辦了一次傳統婚禮,徐家是大戶人家,陸小曼光磕頭就不下百次,新房裏的熱鬧更是不用提。鄉下人看新娘子那還了得,呆呆的幾十雙眼睛,十個八個鍾頭看過去,任憑陸小曼是怎樣的京城名媛,也沒經曆過這樣的場合,竟呈現出嬌羞的窘相。這一切,在徐誌摩眼裏,他的新娘子是那麼惹人愛。
即便陸小曼是個性格剛烈的女子,為了愛,卻也放下了許多。她處處考慮著如何取悅公婆,進門第一天,她穿得樸素而大方得體,舉止溫淑,儀態大方。麵對這樣的兒媳,徐家二老心裏也不好有太多的反對了。徐家二老想,既然已然走到今天這一步,算是緣分,今後就好好地過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