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賡在西點一貫成績優秀,並熱心幫助其他人,頗得同學讚譽,1918年西點畢業時為全級一百三十七名學生中第十二名。
留學八年之久,讓這位年輕人既有深厚的人文修養,又有著軍人的俊朗和雷厲風行的處事作風。這位“潛力股”的年輕人可以說是前途無量,回國後,先供職於陸軍部;1918年秋,任航空局委員;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代表團團長陸征祥急需通曉西方事物的軍事專家協助,王賡受邀擔任了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武官兼外文翻譯,從此聲名鵲起。1921年晉升為陸軍上校。少年得誌的王賡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兼之文武全才、儀表堂堂,在當時北京的社交圈子中很是惹眼,被譽為“民國第一帥哥”。
也在這一年,這位學有所成、意氣風發、文武全才的年輕人,認識了陸小曼。
人與人的緣分,醉與癡許是早就緣定三生池前,無論這緣分或深或淺。陸小曼的父母,一下就看中了他少年得誌,學有所成,人品極好,相貌堂堂。尤其陸母,對這個準女婿相當滿意,所以,盡管後來王賡和陸小曼因為徐誌摩的出現而鬧矛盾,但陸母是一直都不同意陸小曼離婚的。陸小曼離婚是事後陸母才知道的,還氣憤得很。
這樣的一個青年才俊與陸小曼相識,從任何方麵都是大家公認的才子佳人的絕配。
當這樣的一個青年才俊出現在你麵前的時候,你是否也會心動呢?
我是個世間俗物,我想,每個花季少女所求也不過如此吧。但我們不能替代陸小曼。不知道陸小曼在初識這個男子的第一麵時是何心情?
是眉目低垂,怦然心動,還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僅僅遵從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們無從考證,僅有一點是肯定的,陸小曼並不反對父母為她安排的人選。於是,十九歲的陸小曼便奉父母之命與王賡談婚論嫁了。從訂婚到結婚,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屬名副其實的“閃婚”。
其實當時陸小曼對這個婚禮和這個選擇是完全可以反對的。但是,這位譽滿京城的名媛,盡管飽嚐如潮盛讚,可還未曾有過心儀的人選,未曾經曆過風花雪月的浪漫,所以,可能她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些什麼。
王賡和陸小曼這對“第一帥哥”和“第一美女”的才子佳人配就這樣促成了。他們的婚禮轟動了京城,婚禮在“海軍聯歡社”舉行,中外來賓數百人,熱鬧非凡。伴娘除曹汝霖、章宗祥、葉恭綽等民國高官大員家的小姐外,另有英國小姐數位。當時陸小曼的父親在財政部供職,家境殷實,因此結婚的一切費用,全由陸家負擔,包括這些小姐的禮服,也全都由陸家訂製。一時間,北平的各大報紙都刊登著“一代名花落王賡”的消息。
許多人不無醋意地祝賀王賡,祝賀他冷手撿了個熱餑餑,也不知前世築了多少橋,修了多少路,積攢下大把大把的功德,才換來這輩子豔福齊天!當然,也免不了有人在背後唱上一兩句反調:可別把話兒說早了,這件事還指不定是福是禍呢!
白雪公主嫁給了白馬王子,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隻能是童話世界裏才有的故事。真實的人生中,嫁給王子的,也未必幸福。距當今的我們更遠的不說,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子,不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例子嗎?鞋子合不合適,隻有腳知道。當然,這是後話了。
想起一個因果故事:
有一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從懷裏摸出一麵鏡子叫書生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邊,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地把屍體掩埋了。
僧人解釋道,那具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路過曾給過她一件衣服的人就是你,她今生和你相戀,隻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悟。
不知道你悟了沒有。
不知前世,是誰埋了你?
金嶽霖,用他一生的孤獨來回報那位前世埋了他的林徽因。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的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是徐誌摩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伴侶時說的話。是徐誌摩回報了陸小曼,還是陸小曼回報了徐誌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