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院是研究城市科學的,也是研究城市管理的。城市規劃是管理城市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措施。梁思成多年來從事建築教育、建築設計和古建築遺產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多方麵的開拓性的工作和貢獻。他勇於接受新事物,所以很早就思考了建築理論,建築創作和城市規劃各方麵的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1945年,他就在重慶的大公報上發表了論戰後中國城市建設的文章——《市鎮的體係秩序》,係統地闡述了他對城市規劃的認識和主張。解放以後他又提出了對北京城市規劃的建議——曆史性的一個建議。建議也是根據他提出的城市市鎮體係秩序做出來的。梁思成說城市是一個有機的組織體,城市是會生長的。一個組織是由很多個細胞合成的,這些細胞都有共同的特征。如果細胞健全,有秩序地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物體就是健全的;如果細胞不健全,組合混亂,組織混亂,便是膿瘡。他就把城市的各個建築比作肌體的細胞,各個建築的個體自有它們的特征,自有它們的個性,這些特征和個性各有不同,便不能組織成一個有機體,所以必須考慮到每一個個體的特征個性,顧及到建築之間的相互關係,使城市成為一個有機的、持續的組織體。他說我們建立市鎮,必須將每一座房屋和每一個鄰居間的善美關係建立起來,我們必須建立市鎮秩序上麵的形式秩序(Form-order),在善美有秩序的、有規則的秩序之中,自然容易形成善美的社會秩序。這個計劃也很重要,不光是一個體型方麵的秩序,而且還有一個社會因素的秩序(Social-order)。他認為近百年歐美許多大城市發生弊病,就是在社會經濟發生突起變化時在發展中產生了錯誤,我們應該力求避免。
工業化迅速地發展,造成了歐美大城市人口的過度集中,造成了擁擠、環境惡化和交通阻塞的弊病,所以歐美的城市規劃采取疏散為基本對策。美國沙理寧(Eliel Saarinan)教授提出的“有機性疏散”主張,就是一個大城市分為若幹個小城鎮,或者叫作區域——不是我們的行政區,是一個一個的局部地方,每個區之間要安排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學校、圖書館、商店、飲食等遊戲場所,各種服務設施一應俱全,使它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城鎮,有工作的地點,也有生活的地點,有受教育的地點,也有遊戲的地點,還有綠地,使城市成為多個小城鎮——區域的一個集合體。集合體是健康的,你這個城市也可以是健康的。後來這個主張用在了北京的都市規劃。1950年梁思成和當時都市規劃委員會規劃處長陳占祥共同提出了一個建議。在建議中梁思成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主張把北京建成一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還要限製工業的發展。他認為不要再搞很多的重工一個曆史性的建議,不要搞很多的工業,工業不要都擠在一起。他曾經提出來一個主張,十個馬力以上的工廠不準進北京城。這後來成為批評他的人的笑柄。
1949年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決定要進城了。進城以後,中央決定要把消費城市變成生產城市。所以當時梁思成根據首都應有的特點提出要限製工業的發展,他提出這個主張是很不容易的,在當時的大形勢下當然很容易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當時請了一組蘇聯專家來做北京的規劃,就提出作為無產階級的首都,必須有強大的無產階級,所以要發展很多的工業。而梁思成的觀點不同,當然他不是說不要發展工業,而是要有限製。他說過多的重工業、過多的人口會造成環境惡化的後果。後來的結果證明了梁思成的正確。現在如果刮西北風,北京就享受西麵首都鋼鐵廠來的汙染,如果刮東風,就享受東麵化工區來的汙染。
梁思成說的近百年歐美多數大城市發生的病症,我們應該力求避免。梁思成和陳占祥提出來的意見,是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議,他提出來要拓展舊城與西郊新市區之間的地區,建立一個新中心,作為首都行政中心區域。這樣就可以形成兩個市中心,一個舊城,一個新城。建議在行政區以南廣安門與複興門之間一側建立了一個商務區,但沒有詳細說。中國的城市規劃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後都沒有商務區這個概念。曾有一批麻省理工學院師生到規劃局來參觀,看圖以後提出中心商務區在哪裏的問題,當時規劃部門負責人介紹有王府井、西單和前門三個商業區。他們看了以後不理解,覺得太小。
我們所謂的商業區就是做零售的,是Shopping Center,不是商務區的概念。商務就是有很多的銀行、公司以及為他們服務的各種的機構,這叫商務區。所以梁思成當時提出一個商務區,這樣實際上應當有三個中心區,梁思成的思想特點就是不是一個中心,而是有三個中心。這也是要疏散不要太集中的觀點。這個建議的主張就是以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為原則,從總體上安排,使舊城得到保護,使新的行政中心得到有秩序的發展,這是一個涉及影響全市區區域分配的原則和交通體係的首要問題。我們設想,把中央行政區、中央各個部委都放到一個地方,這就不需要我們因為中央部委到處分散而開車去找了。他們的工作區和生活區就在周圍,也比較方便,對城市交通體係的安排有很好的作用。他說如何安排政府機關建築的區域會影響全城計劃的原則,所有的區域道路係統和體形外觀,如果原則上發生錯誤,以後會發生一係列難以糾正的錯誤,關係北京百萬人民的居住、工作和交通。所以在計劃開始的時候,政府中心地址問題必須最先決定,否則一切無由正確進行。這是涉及北京應該根據哪些問題來發展的問題,涉及北京發展的決策問題。作為曆史文化遺產的北京必須保護,為此應開拓新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