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愛惜人才,防止妒賢嫉能。他說,對人才,不僅要發現、培養、合理使用,還有個愛惜和保護的問題。嫉妒,是發現和使用人才的大患。中外曆史上有過許多陷害賢能的驚人事件。戰國時期,著名的大軍事家孫臏,由於軍事才能超過他的同學龐涓,被龐涓騙到魏國,殘酷地挖掉了他的膝蓋骨,施以臏刑。秦國著名的大醫學家扁鵲,醫術高明,各科的醫術都擅長,遍遊各地行醫,結果遭到秦太醫李醯的妒殺。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事例。這說明,有才能的人,若得不到保護,是會遭到壓抑和摧殘的。現在,這種妒賢嫉能的錯誤思想和行為,並不是絕跡了,例如"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派性殘餘,就還在以種種形式嚴重地幹擾著對人才的使用。有的人帶著派性、私欲和偏見,歧視知識分子,歧視比他高明的人。有的人黨性不純,看人用人,不是以德才為標準,而是以感情代替政策。對自己喜歡的人,無德無才也重用;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有德有才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這些現象我們必須堅決防止,堅決反對。一定要珍惜人才,保護人才,正確地使用人才。這是各級領導幹部的重大責任。
"文化大革命"造成知識貶值、人才匱乏,四個現代化的偉大事業又迫切地需要人才。在這樣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期,徐向前作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以他睿智、深邃的戰略眼光,為祖國,為軍隊呼喚著人才。
十年過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已經站到了四化大業的前列。然而,路正長。環顧今天的人才狀況,人們仍然感到徐帥的一片拳拳之心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徐帥在選人、用人問題上的見解是多麼的精辟和發人深思!
三、學理論
當徐向前在為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嘔心瀝血、運籌帷幄的時候,積極倡導和支持的一個重要方麵工作是:進行軍事科學研究。他經常強調,要用先進軍事理論武裝指揮員的頭腦。
徐向前認為,在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中,現代軍事科學就是戰鬥力。
1980年11月3日,他在同軍事科學院《軍事學術》雜誌編輯部的負責人談話時,引用恩格斯的話說:革命將以現代的軍事手段和現代的軍事學術來與現代的軍事手段和現代的軍事學術作戰。因此,他指出,在國防現代化中,研究現代軍事學術與改善武器裝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能隻看到武器裝備的重要,看不到軍事理論的重要。掌握和運用先進的軍事理論,即使武器裝備是劣勢,也可以戰勝武器裝備優勢的敵人。沒有正確的軍事理論作指導,戰時就可能打爛仗,平時部隊教育訓練的質量就提不高,強大的戰鬥力就建設不起來。
學習研究現代軍事理論有個正確對待我軍戰爭年代的作戰經驗問題。徐向前的觀點十分鮮明,即"既要反對一成不變的本本主義,也要反對一概否定的虛無主義"。
對於共產黨人來說,首先應該尊重曆史。徐向前指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戰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在自己的兵力和裝備都處於劣勢的條件下,依靠人民群眾,堅持武裝鬥爭,在長期革命戰爭中逐步產生並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這無疑是十分寶貴的。
徐向前指出,任何軍事思想,隻有隨著曆史的發展而發展才能保持其生命力。軍事思想的發展史表明,和平時期的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通常要走在軍事思想的前頭;上一場戰爭中曾經贏得勝利的經驗遠遠不能滿足下一場戰爭的要求。例如,過去我們作戰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今後戰爭對我戰略重地和政治經濟中心則要堅決扼守;過去基本上是單一軍種作戰,今後主要是諸軍兵種合同作戰;過去主要是打敵人的步兵,今後必須注重打坦克、打飛機、打空降;過去是使用常規武器作戰,今後要準備在原子武器的條件下作戰等等,這都是擺在我們麵前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在和平環境中,要積極探索軍事領域中出現的新情況,努力使軍事思想適應現代戰爭的特點,防止和克服易於出現的保守傾向,使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在不斷創新和發展中,保持其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