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兄弟部隊的規勸和建議,要虛心誠懇接受。
(八)見兄弟部隊有違反政策紀律時,要經過組織提意見,不許背地議論。
太原前線會師後,部隊充滿了團結友愛、歡欣鼓舞的氣氛。隨即,組成太原前線司令部、政治部,同時,成立總前委,統一領導各部隊。這幾支部隊在其後攻打太原城的戰鬥中,緊密合作,取得了太原戰役的勝利,使盤踞山西達30年之久的閻錫山政權,宣告滅亡。
三、苦練出精兵
軍隊的戰鬥力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包括軍隊的編組、武器裝備、軍事思想和部隊的精神麵貌等諸方麵。其中,人是首要的因素。這裏的人,是具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和掌握一定的軍事技術的人,是人和武器的結合;是一種群體的人,而不是個體的人。
這種決定戰鬥力強弱的"人",如何培養?徐向前認為,苦練出精兵。一支能在戰場上過得硬的軍隊,必然是平日訓練有素的軍隊。兵不練不精。平時稀稀拉拉,缺乏嚴格訓練,戰時勢必放"羊子",吃敗仗。尤其是我們人民軍隊,長期在裝備上、數量上處於劣勢地位,要想戰勝敵人,就更要堅持經常、嚴格、刻苦的訓練,從提高部隊的質量上作文章。他說:"部隊的士兵和幹部訓練好了,仗就可以打好,可以減少傷亡,就可以取得勝利。部隊訓練不好,仗就打不好,就會增加部隊的傷亡,戰爭就會失敗。"他還尤其重視新兵的教育訓練。認為,一個新兵如果不加訓練就拉上火線,那是送死戰術。懂得了這一條,自然就要加強部隊的訓練和教育了。
練兵的內容是什麼?徐向前在總結紅四方麵軍練兵實踐時指出,所謂練兵,主要是一練膽量,二練技術,三練戰術,四練行軍,五練作風。這幾項是基礎的東西。
徐向前進一步分析這幾個方麵在作戰中的重要作用。拿膽量來說,一個新兵,沒攀過高,沒履過險,沒走過夜路,沒見過刺殺,沒摸過槍炮,上來就去打仗,哪會有多大的膽量?心裏不打哆嗦才怪呢。因此,練兵,首先要練膽。戰術和技術素養,更是如此。不練習扔手榴彈,能投得遠、投得準嗎?不練習瞄準射擊,能彈無虛發嗎?不練習刺殺動作,能白刃格鬥嗎?不懂利用地形地物,不會修築塹壕工事,能隱蔽自己,保存自己嗎?"藝高人膽大"。戰術和技術過得硬,反轉來又是增強人的殺敵膽量的動力。平時隻有嚴練苦練勤練,真正掌握一套克敵製勝的過硬本領,戰時才能臨陣不慌,化險為夷,減少流血犧牲,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早在鄂豫皖紅軍建設初期,徐向前就要求部隊"加強遊擊戰爭的戰術訓練","加強士兵軍事技術","加強連、排、班長的指揮能力",形成了部隊的練兵傳統。平時練,戰時也利用間隙練;不僅好的天氣條件下練,風雪交加、赤日炎炎要練;不僅基層幹部練,高級幹部、機關幹部、勤雜人員,也得練。練兵項目有:跪射、立射、臥射,刺殺,甩手榴彈,跳越障礙,強行軍,變換隊形等。部隊還經常進行一些實戰演習。戰前堅持演練,通過戰爭實踐,不斷總結提高,打一仗,進一步。
部隊發展起來以後,他根據不同時期的作戰對象、地形條件和裝備情況,確定不同的訓練重點,組織部隊進行嚴練苦練。1933年6月,方麵軍在粉碎敵人三路圍攻後開展的大練兵運動,對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反三路圍攻勝利後,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威望,部隊和地方武裝力量有了很大發展,紅四方麵軍由四個師擴編為四個軍。鑒於新兵數量的大量增加,徐向前領導部隊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大練兵運動。
這次練兵,從實踐需要出發,根據川北的地形特點,重點訓練了下列課目:
(1)四大技術(射擊、劈刺、甩手榴彈、土工作業)。如射擊一項,即包括操槍、射擊姿勢、測距離、定表尺、瞄準、擊發、裝退子彈、上下刺刀、槍支的拆裝和保管等。要求新戰士掌握各項技術的基本要領,達到合格水平;老戰士動作嫻熟、準確、迅速,精益求精。
(2)山地戰鬥。包括跑步、急行軍、爬山、攀登懸崖、跳越障礙、利用地形地物、變換戰鬥隊形,以及山地戰鬥(尤其是近戰)的一般攻防和追擊原則。
(3)夜間戰鬥。包括緊急集合、判定方位、視力聽覺、靜肅行進、通訊聯絡方法、通過障礙物、摸敵崗哨和據點、夜間射擊和劈刺,以及夜襲夜戰的一般戰術原則。
(4)幹部的組織指揮能力。包括明了任務、判斷敵情、寫下決心、運用兵力、指揮位置、機斷處理情況、靈活變換戰術、圖上作業、實地指揮,以及特種戰鬥(山地、河川、隘路、居民地、森林、夜間)的一般指揮原則和組織實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