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神話傳說(1 / 3)

第三章神話傳說

幾千年來甘肅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在複雜的自然環境下繁衍生息、勤奮勞作,不僅創造了重要的物質財富,而且創造了大量反映甘肅曆史發展軌跡和文化傳統的民間文學,其中以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為典型代表。

神話傳說是勞動人民對宇宙世界、生活環境和現實人生做出的一種詩意解釋,也是對彼岸世界的一種詩意追求。在這種解釋和追求中,凝聚著勞動人民的生命情感和詩性智慧。甘肅大地不僅是神話人物伏羲、女媧、西王母的”故裏”,也是華夏部落的首領炎帝、黃帝和遠古傳說中的後稷、公劉等先民的重要活動區域,因此境內流傳的神話傳說內容豐富、異彩紛呈。不論是神話傳說中的始祖英雄、傳奇人物,還是宇宙自然、風物風俗,都給隴原大地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和無窮的。

古代神話

“古代神話是遠古先民以故事形式表達對自然及人類社會的認識和情感的初級文學形式”@豐富、瑰麗地反映中華民族肇始時代的古老神話,也是甘肅民間文學中最值得重視的部分。隴原大地是傳說中始祖伏羲、女媧的”故裏”,也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漫長的曆史和神話故事中的人文始祖及部落英雄,都給西北高原上的這塊黃土地留下了五彩繽紛的神話世界和奇幻美妙的無窮想象。從其中的人類起源神話、英雄?

神話和宇宙起源神話等內容,我們不僅能了解到遠古先民的生存狀態及勞作生活,而且能體悟到蘊含其中的自強不息和樂觀向上的民族精神。

人類起源神話甘肅東部的靜寧、通渭、甘穀、秦安、天水、西和、禮縣等縣市相連的一片地方,屬古成紀的範圍,正是見於古籍記載的伏羲氏的誕生地,素有“羲皇故裏”之稱。流傳在這一地區的歌羲降生>〉、〈認祖婆婆和人祖爺爺》、《葫蘆河與伏羲>〉、《女媧造人》等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反映了先民們在那古老而又漫長的歲月裏求生存、求發展的強烈願望和繁衍生息、艱苦創業的豐功偉績。

例如流傳在天水地區的《伏羲女媧成婚》:

很古很古以前,世界上隻有一個老婆子和一些狼蟲虎豹。有一天老婆子看見河灣裏的墊泥上有一個很大的腳印,足有一尺多長。她想^人是兩條腿,為啥就這麼一個腳印?老婆子看著腳印很稀奇,就試著把她的兩個腳都站在這個腳印上,兩個腳還沒有把這個腳印蓋住。這時,老婆子忽覺得眼前一黑,心裏難受,就昏了過去。等醒來以後,她感覺身上一天比一天不舒服。過了幾個月,肚子也慢慢大了。到了十個月後,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娃娃。這兩個娃娃又白又胖,老婆子十分喜愛。先生下男孩,後生下女孩,女孩就把男孩叫。過了十幾老婆子過世了,這兩個娃娃也長大了。兄妹兩個相依為命,靠打野物摘野果為生。那時候沒人,哥哥想尋個媳婦沒處找!妹妹想尋個女婿沒處尋。妹妹比哥哥懂事早,有一天,妹妹對哥哥說:”世上再沒人,我們兩個當兩口子吧?”哥哥說:”我兩個成兩口子,怕老天爺不允許。”兄妹兩個說著走著,走到了一個山頭上,看見山頭西邊有一扇磨子,東邊也有一扇磨子。哥哥想了想說:”妹妹,這山上有兩扇磨子,你看,東邊一扇,西邊一扇。你從東邊滾下一扇,我從西邊滾下一扇。

要是磨子在山下合上,我們就當兩口子。合不上就是老天爺不允許,你看咋樣?”妹妹點點頭。他們就把磨扇搬起來,一個在東邊滾,一個在西邊滾。

等下山一看,兩扇磨子真的合在一起了。妹妹看著哥哥笑了,哥哥看著妹妹笑了。從這以後,他們就成了兩口子,生兒育女,繁衍人類。哥哥就是卦台山上的人祖爺爺伏羲,妹妹就是餘家峽龍馬洞的人祖婆婆女媧。據說滾磨子的山就是現在的卦台山。至今,那裏夫妻中有一方死了以後,哭喪互稱兄妹的事,就是從那時傳下來的。

英雄神話英雄神話在甘肅的神話故事中占有重要比例,就是由於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炎帝等部落英雄所代表的,正是中華文明的肇始時代。

人們對自己祖先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等宏偉業績,要SK:、黃帝等代表性領袖人物加以褒揚和讚頌。這本質上也是對遠古先民們求生存、求發展的自強精神的謳歌,更是弘揚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具體表現。《天使補天》、《西王母降服孽龍》、《後羿射日》、《禹王治水》等都是流傳在隴原大地的英雄神話。這些反映人與自然鬥爭的英雄神話,是對原始先民不畏艱險、勇於開拓精神的形象概括,表現了先民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和不屈意誌。例如流傳在天水地區的神話《女媧補天》:自從天神女媧創造了人類後,世上到處充滿了歌聲笑語。女媧帶領著她的孩子們在樹上采摘果實,在河裏打撈魚壞,生活得十分自在。

一天,風和日暖,女媧和孩子們正在河邊洗澡,突然黑雲四起,隨著一陣隆隆巨響,天上下起了暴雨,女媧喊著孩子們趕快躲藏。猛然間,又一聲炸雷,天空出現了一個可怕的黑洞,洞口越來越大,天塌了!地裂了,孩子們被嚇呆了。天塌後,暴雨一個勁地下個沒完,地上到處是洪水。女姻看著突害,十分著急,她四處奔跑,尋找補天的東西。她跑遍了山林荒野,跑遍了整個大地,最後在海邊發現了五塊顏色不同的大石。她用盡全身力量舉起一塊又一塊巨石,填補天塌下的窟窿。

天上的黑洞越來越小了,最後剩下一塊沒東西補了,暴雨一個勁地從這個黑洞中湧向大地。女姻很焦急就把自己的整個身體給補了上,天補了。

女媧補好了天,人們死裏逃生,得救了。但女媧從此再也不能到地上來了。

宇宙神話在甘肅流傳的《(古二開天地)和古創世》等神話講述了盤古開天辟地及創造宇宙萬物的光輝業績。還有大量的宇宙神話也屬於先民們對宇宙天體、自然現象的奇妙解釋,如《狗吃月亮》、《彩霞的來曆》、《冰雹的由來》、《日父月母》以及專講地震的《神牛翻身地就動》等,都充分反映了先民們的宇宙觀和豐富的想象力。如流傳在皋蘭縣附近的《神牛翻身地就動》:據老祖宗們說,這地動呀,有來頭呢!

早先,盤古爺爺開天辟地的時候,天和地混混池池地連在一起。盤古爺爺讓天神把天帳子輕輕地提上去了。這地可重的不得了。天有多大蓋兒,地就有多大邊,天有天神爺爺提著,這地叫誰來撐著?盤古爺爺了個子,用了個,了一,了活牛!就讓牛兒到地下背著土地。可盤古爺爺又怕牛兒脾氣強,跑神兒睡著了地塌下去,就又捏了個活公雞守在牛兒的身邊,把牛兒看著些。

不知道過了幾千年,過了幾萬年,牛兒背著地,也著實太累了,想睡會兒覺,可公雞仗著盤古爺爺的吩咐,就是不答應。牛兒就罵:”死公雞哎,死公雞,我就睡一會兒,你這麼凶幹啥哩?”公雞不服氣:“死牛哎,死牛,你耍啥蠻哩,有理了給盤古爺爺說去吧!”牛兒聽公雞提起了盤古爺爺,氣得一聲大吼,頭擺了三擺,身子抖了三抖。這一下可了不得啦,牛背上馱著的土地爺嘩啦嘩啦地跟著抖。地上的山呀、水呀的挪了窩兒,變了模樣。生活在地上的人們也都說是地動。其實,那是盤古爺爺的神牛和神公雞鬥嘴哩。

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是人民群眾口頭創作、傳播的,與特定的曆史人物、曆史事件、地方古跡、自然風物、社會習俗等相關聯的故事。”“甘肅屬於古絲綢之路的要塞,其地域狹長、地形特殊。作為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因此其境內流傳的民間傳說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內容廣泛。不論是關於地方古跡、自然風物的傳說,還是關於歲時節日、婚喪嫁娶等風俗的傳說,抑或是關於曆史人物和虛構人物的傳說,都是對千裏隴原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的記錄和再現。這些美妙動人的傳說故事滋潤了一代又一代隴原兒女,是勞動人民生產生活中永恒的精神食糧。

地方風物傳說地方風物傳說是甘肅民間傳說中最具鄉土特色,最為豐富瑰麗的一部分。隴原大地上有奔騰不息的黃河,有連綿不絕的山,千裏,也的原,的古絲綢之路、敦煌石窟、嘉略雄關等諸多名勝古跡和曆史名城,還有獨具西北特色的自然物和動植物。這一切,都曾被人們編織成了美麗動人的傳說,給甘肅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曆史名城、風物特產增添了耀眼的光環和奇幻的色彩。如流傳在岷縣的'民山的由來》、《當歸的傳說》,張掖市的《祁連山的傳說》,天水市的《卦台山的伏羲廟》、《天水城的由來》,平涼的《吳嶽天子與西華娘娘廟》,酒泉市的《金泉、酒泉、夜光杯》,民勤縣的〈滿武山的傳說》,東鄉族自治縣的僖鵲為啥跳著走》,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蔥韭蒜的由來》,敦煌市的《胡楊樹》,西和縣的'家穗穗為啥這麼短》,合水縣〈後子的來曆》等等,都展現了勞動人民熱愛鄉土的熾熱情懷和藝術想象的傑出才能。如流傳川縣的甘肅大平》

一天,玉皇大帝要出去,臨走前給掌管下雨的外甥女說”“這幾天給山西下了四川下。”外甥女聽岔了,她聽成”三天下了四天下”。

過了幾天,玉帝回來一問,才知道外甥女叫三天一下,四天一下,凡間旱澇不均勾,就派孫悟空下到凡間察看。

凡間一個女人早上剛掏了灶底灰倒在廁所裏。孫悟空一個跟頭,端端下來把頭墩在廁所裏的灰上,打得灰到處亂揚。孫悟空回到天上說”“不得了啦!

凡間幹得成了一包灰。你看,我頭上全是灰。”

玉帝怪外甥女偷懶,這幾天和沒下雨一樣。玉帝命令,給凡間重新下雨。

這一天,下得地上到處是水,民間的怨氣衝到了靈霄殿裏。玉帝不知是真是假,就派”千裏眼”下去看。結果,”千裏眼”偏偏跌到了澇壩裏。回去報告說”“地上真的到處是水。”豬八戒自告奮勇,將他的把把一據,把地摟成了一坑一窩,溝溝岔岔,把水改到大海裏去了。

了,成了,的沒了。玉帝

就派了一對公母牛下來耱地,從南方往北方耱,耱過去的地,又平平展展的了,一直耱到陝西的八百裏秦川,母牛要生牛娃子,隻得停住了。要不然,咱隴東以西的甘肅土地,會耱得和八百裏秦川一樣平哩。風俗傳說風俗傳說在甘肅大地也廣泛流傳,大多是關於歲時節日、婚喪嫁娶等風俗起源的傳說。如流傳在景泰縣的《社火的由來》,皋蘭縣的《端午節的傳說>〉,靜寧縣的《臘月二十四祭灶神》,天水市北道區的仁月二“龍抬頭”〉,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族姑娘結婚時追馬的來曆》,合水縣的《給死人燒紙的傳說>〉等等,這些傳說通過對民俗事象來曆的說明和解釋,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甘肅民間文化的種種特點,也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價值觀和倫理觀。流傳在靜寧縣的《宵節”點明燈”的來曆》:

在靜寧,有一種風俗”每到了元宵節的晚上,各家各戶都要做個麵燈盞點著。

傳說,在一座深山裏住著一對夫婦,日子過得很清苦,丈夫成天劈柴,拿到集市上去賣。這樣過了很多年,他們積攢了一些錢,打算用這些錢在集市裏修一座好房子。這天,正好是臘月八。早上,妻子打發丈夫到集市上看看有沒有好地方,她就給丈夫做了頓糝飯(也叫”糊心飯”),丈夫吃飽就上路了。

妻子在家裏等啊等,年都快過完了,還不見丈夫的音信。她準備去尋丈夫,剛走出門,就遇見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她就問這位老人:“你看見我的丈夫了嗎?”老人說:”看見了,你丈夫正在酒店裏喝酒,你的糊心飯把他的心給糊住了,他不能回來了。”

妻子聽完就哭了起來。老人說:”你別哭,在正月十五的晚上,點一盞明燈,你丈夫就會回來的。”老人說完,便不見了。

妻子為難了,她身上連一文錢也沒有,拿什麼來做一盞明燈呢?她想啊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用麵做成燈碗,把壇子裏吃剩的一點清上,在燈裏上一,就點著。

辦法有了,她就趕緊做起來,不一會便做成了。到了晚上,她剛把燈點著,就聽見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正好是丈夫回來了。丈夫說:“咱們到集市裏去住吧,房子已經蓋好了。”

妻子了,這個給,都住這個日子。這樣,”臘月八吃糊心飯,正月十五點明燈”的風俗就流傳到現在。

人物傳說人物傳說是甘肅民間傳說的主流。甘肅境內的人物傳說又可分為曆史人物傳說和虛構人物傳說兩類。曆史人物傳說大多取材於曆史上的真人真事,然後加以演義而成。在古代,甘肅艱苦的自然環境和複雜的社會背景鍛煉和造就了不少人才,加之鄰近邊疆,地域廣闊,戰事頻繁,因此忠臣良將輩出。他們的業績被一代又一代的百姓傳頌,成為甘肅民間傳說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這類傳說,往往隻選取曆史人物的某一事跡為事由,通過想象、虛構和渲染加工而成,以此來折射普通百姓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些傳說雖然不是信史,但它們卻是普通勞曆史和的象。,戰的和將廣,多的,的,的權德輿,彈劾嚴嵩的鄒應龍,以及各少數民族傳說中的國王、可汗、民,是人們和的象說為曆史人物、、為民、的和弘揚。流傳於徽縣的誤破鐵騎:

相傳靜寧人吳'是一位南宋的抗金名將,領著七千人馬在董誌塬阻擊金兵,金兵金兵使用連環馬連敗了吳'九陣,把吳'逼到了彭原店。吳'抵擋不住連環馬,心中好像刀絞油燒,終日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一天傍晚,哨馬來報,說金兵的連環馬天明就可到達彭原店。吳'一聽驚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竟連連打起嗬欠,一會便伏在幾案上昏昏沉沉睡著了。

夢見一個仙翁來到麵前,拂塵一掃,說道:”營前榆樹上有破敵之策,你快去看。”說完就不見了。吳玢猛驚醒來,將信將疑地走到轅門前的老榆樹下,繞樹查看了三圈,目光不由地落在了那個黑乎乎的樹洞上。他上前伸手一摸,裏麵果然有個東西,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軸古畫,圖卷上畫著一匹鐵騎,馬下一人蹲在土坑裏揮刀政馬腿。

一下出了,中,把在上,便兵將,連好。

天剛明,金國的連環馬排山倒海般殺來,宋軍便揮刀亂政。須知這馬一,著馬,一,九不進!金兵一個個從馬上摔下來,亂成一團糟,宋軍借勢一陣好殺,約摸一個時辰,便把那蠻橫一時的鐵甲軍徹底殲滅了。金兵吃了大虧,自此以後,再也不敢使用鐵甲軍連環馬戰術了。

除曆史人物傳說之外,虛構人物傳說也十分豐富,如流傳於天水的《張果老倒騎毛驢》,平涼的8長三豐化緣》,GH17憮量祖師),武都縣的〈鉄拐仙怒懲葉百萬》,寧縣的,張掖的《釋迦牟尼涅槃),蘭州市的《金花娘娘》、《千眼千手佛的來曆)等等。

女媧!伏羲神話與甘肅

女媧、伏羲是中國最古老的神話中的神祇,他們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而名列三皇之列,伏羲大多時候冠為三皇之首。關於女媧、伏羲蘭州市”龍源”的女媧功績浮雕的神話,流傳範圍非常廣泛,全國很多地方有女媧廟、伏羲廟,大家都在爭搶”媧羲故裏”的榮耀。這是一種將神話等同於曆史的思維方式。而且人們為了確認這種曆史觀,經常以地下考古資料或者某地的地理狀貌作為實證,來證明神話中神祇的真實存在。這在許多時候會造成認識的迷霧,因為它在對考古資料的辨析上帶有先入為主的看法,以此來確認神話中神祇在某地的存在,必然有想當然的武斷之處。今天全國各地對伏羲出生地及畫八卦的地緣的爭搶,就是一個例證。另外,將神話與民間信仰等同也會造成認識神話過程中的偏頗。雖然神話與信仰之間的結合最為親密,但神話畢竟不等於信仰。神話是信仰的源頭,神話在產生之後逐漸作為信仰流布,會隨著文化的傳播擴大影響,在一定的時候成為信仰的榮耀。神話產生於久遠的過去,信仰以神話為支撐,在生活中長期存在著。神話和信仰都是一種文化觀念,我們不能把信仰當做神話人物真實存在的依據。

神話是遠古人類觀念的產物。女媧神話、伏羲神話都是一種文化現象,不論人們口頭傳述的神話,還是文字記載的神話都是這種文化現象存在和表述的一種方式。但是,我們知道,文化的產生、發展往往會集中在幾個”核心點”上,我們可以認定女媧、伏羲都是中國文化中的“核心點”。我們雖不宜爭執何處為確定的”媧羲故裏”,但我們卻可以把其與中華文化的源頭以及文化特征聯係起來,追溯媧羲神話的源頭。原因是女媧、伏羲的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雖然遍布中華大地,但神祇活動的性質並不單純,在一個神的身上經常交織著始祖、造物祖、文化英雄等功能各異的角色。這些不同的角色和神格功能,反映著人類社會不同時期的事跡,是與生產力發展到不同階段人們對世界的認識觀念密切相關的。另外,神話在發展和變異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粘連、複合、地方化、世俗化和宗教化的改造。這些變化部分也一定不是原初形態。我們如果將女媧、伏羲神話與中國文化的起源及發展聯係起來,就可以剝離神話發展過程中的變異和添加部分,為作為中華文化”核心點”的女媧、伏羲神話的源頭及其發展過程描畫出一個基本的麵貌。

現代科學研究成果表明,中華文化的源頭是多元的。中國史前時期存在著若幹個自成體係、特點鮮明、既獨立發展又相互影響的文化區。但這諸多的文化區域,在發展水平和時間上並不平衡。黃河流域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區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而且是曆史更加久遠的一個源頭。從甘肅來看,在大地灣、天水師趙村、西山坪、西和寧家莊發現了7000年以前,即新石器早期的農業文化,說明甘肅東部是我國遠古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正是在這裏,至今廣泛流傳著女媧、伏羲的神話傳說,民間對女媧、伏羲的信仰也依然很興盛。甘肅的考古發現雖然不能為神話中神祇的存在提供直接的實證材料,但卻能證實一種文化觀念的存在。這種文化觀念與當地神話傳說有一致之處,間接地為我們認可”媧羲故裏”或者說女媧、伏羲神話源頭之所在地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正是源於對甘肅東部作為中華文化最早發源地之一的認可,許多人認為這一帶是女媧、伏羲神話的發源地,而天水被公認為”羲皇。

其,和並不是曆史這的“故裏”,應該是人們對神話的發源地的確認,是對神話所反映的中華文明在源頭上的特的。學從前的中,伏羲、女媧神話首先完善於中國黃河流域,而且與炎黃文明有密切的聯係。這是一個為的。而在甘肅大地上流的、傳說和依然存活著的女媧、伏羲信仰,最為鮮明地表現了中國遠古文化的存。

大為一是作為獨立

女神的神話;二是關於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的神話;三是伏羲作為獨立男神的神話。這三類神話作為早期中華文化的”核心點”,有非常豐富的意義,其反映的內容雖然不能作為曆史,但其中蘊含的觀念是中國人的生命意識和文化意識在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體現。甘肅曆史悠久,文化積澱異常深厚,早在8000年前,就已有光輝燦爛的史前文明。出於某種社會文化之需要,或對氏族社會中某種生活方式、某種特異功能、精神力量的崇拜,甘肅大地上就有了對伏羲、女媧這二位最為古老的神話人物崇拜與信仰。

一!中國文化中女媧神話之鉤沉作為始母神的創生神話女媧作為獨立女神,主要的神格是始母神,但其怎樣創生人類,有不同神話和傳說流傳,因而出現了不同的創生神話。

1.化生人類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山海經大荒西經

有十個名”女媧之腸”的神人,是女媧的腸子轉化出來的。名為“女媧之腸”,意味著這十個神人都是女神。在原初人的觀念中,對消化係統和生殖係統沒有明確的認識和劃分。所以,”腸”在許多時候就指生殖係統,在天水及周圍的民間語言中,女人的生殖係統就叫”養娃腸”。女媧生了十個女神,這是母係社會,血脈由女人相承的神話表現。也是中國文化中信仰女性創造人類的文化表現。

2.摶土造人

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造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絚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引絚人也。

漢)應劭風俗通義

這則神話指出女媧造人的時間在”天地開辟,未有人民”的時候,明確指出女媧是最初的始母神。女神創造人類,在世界範圍內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創始神話中的一種是男神創造人類和世界,另一種是女神創造人類和世界。相信男神還是女神創生世界,這跟文化的表現形態有密切的關係。有些文化傾向於父係社會,突出男性的權利,那麼表現出來的有是神創了。,神話的就是男性的上帝創造了人類。中國的女媧神話一方麵是母係社會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麵則說明我們從心理接受層麵更傾向於女神創造人類,女性的這種創造能力在中國文化中是被認可的。

女媧以”黃土”造人,也是中華文化的特色,也會給神話的起源地探尋提供線索。”泥土造人”是神話的一個母題,在世界許多民族和地區廣泛流傳。但是,女媧”摶土造人”的特色在於強調”黃土造人”,似乎強調了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原文化區作為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的優先地位。基於此,似乎也可推測這裏是女媧神話的發源地。用黃土造人也是黃土高原製陶業的投影,據已發掘的文物來看,中國彩陶最早在黃河上遊地區誕生,甘肅秦安縣的大地灣一期文化中發現的彩陶,是已發現的最早的彩陶之一。

女媧”化生人類”與”摶土造人”反映了中國遠古時期生殖崇拜中女性生殖崇拜的文化觀念。這種文化觀念必然會在遠古的文化遺存中留下印跡。

比如仰韶半坡彩陶中屢見的多種魚紋不就是”對氏族子孫瓜瓞綿綿長久不絕的祝福嗎?”(李澤厚語)彩陶中,以魚紋象征女陰,蛙紋象征母腹來表達遠古先民的女性生殖崇拜已得到學界的認可。它和將人類的起始歸功於女媧的神話表達了相同的文化觀念--女性生殖崇拜。

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兩性關係在人類繁衍中的作用,於是,女媧由一個獨立的創始人類的大神逐漸演變為與男性神結合的對偶神。在大部分神話傳說中,女媧與伏羲發生兄妹關係,並人。

3.成婚生人

昔宇宙初開之時,隻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婦,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昆侖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婦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

“於是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麵。今時人取婦執扇,象其事也。

1)唐)李冗《獨異誌》(卷下)

這則神話屬於典型的兄妹始祖型神話,兄妹始祖也是解釋人類起源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兄妹始祖型的神話,數量十分豐富,分布區域十分廣泛,在南方諸少數民族中例證也非常豐富。而且,根據近十幾年來民間文化普查工作的展開,發現這類神話也流傳在北方的滿、回、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在漢民族中這類神話的數量也十分驚人。李冗這則神話的主旨實際上落腳在”時人”為何”取婦執扇”上,他以這則神話來作解釋,也正是這則神話廣泛流傳的證明。不論怎樣,這則神話中以前作為獨立神的女媧已經變為對偶神,表明創作這則神話的時候,人們已經認識到兩性關係在人類繁衍之間的作用。其源頭要比女媧化生人類和摶土造人的神話源頭晚得多。

在本則”兄妹始祖”神話中,妹為女媧,兄為誰卻沒有指出來。但是,在民間許多與此相關的神話傳說中,女媧之兄為伏羲。清代梁玉繩《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譜》:”'華胥生男為伏羲,女子為女媧。'所以伏羲女媧以兄妹而為夫婦之說乃確實不可易。”清初陸次雲的側溪纖誌》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