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7章 餘楓 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2 / 2)

針對現代科技的發展趨勢,餘楓圍繞直升機科研生產需求,重點組織開展了直升機製造技術的創新,主持了多項國家863項目、國防基礎科研項目、航空預研項目和江西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取得大量科研攻關成果,提升了公司技術實力和競爭能力。尤其在數字化製造技術、並行工程、PDM技術和高效數控加工技術以及複合材料製造與檢測技術、總裝一體化集成技術等方麵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支撐了高新工程研製和直升機科研生產。

昌飛緊盯直升機製造技術的前沿,以項目為牽引,充分利用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防科技工業高效數控加工技術研究應用中心等平台,加強自主創新,大力實施技術攻關和研發工作,並取得了一係列豐碩成果。僅2009年就在型號科研和掌握關鍵製造技術方麵取得6項重大突破。全年完成了41項公司級科研攻關課題的成果鑒定,其中9項通過了部級成果鑒定。開展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項目5000餘項。完成專利申報並獲得國家受理專利19項。兩年中共有18項科研成果分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公司直升機製造能力顯著提高。

在餘楓的主導下,昌飛召開了首次管理創新大會、首次科學技術大會,成功開拓了武警森林部隊直升機市場,圓滿完成了直8首次參加亞丁灣的護航使命,完成了直8型機交付駐港部隊的任務。在他的領導下,景德鎮昌飛實業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圓滿完成了昌河家屬區飲用水專線工程,成功實現社區居民用水社會化改造工作。

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時代,企業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規模和發展速度上。餘楓敏銳地觀察到這種大趨勢,果斷決策:在現有條件下,采取有效手段,盡快提高直升機產能。他經常向幹部員工灌輸“加快發展速度,實現進位趕超”的觀念,鼓勵各基層單位開展“一把手”創新工程,實施條碼管理、斷線生產、剛性節點、拉式生產、站位式總裝等管理創新手段,引領昌飛均衡生產,挑戰極限,不斷超越,追求卓越目標。2010年,公司打通了直升機型號生產的關鍵環節,成功實現了直8型機、直11型機的批量生產,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大幅提升。

2008年,直8型機交付8架;2009年,公司實現9機首飛;2010年,實現5機首飛。國產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直升機研製的空白。國際合作向縱深方向發展。

近年來,昌飛公司直升機在國內多次重大事件中亮點頻現:北京奧運會安保工作、珠海國際航展、中央電視台航拍等。在國慶60周年盛大閱兵式上,10架直8型機首次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