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公司重點型號生產任務十分繁重,李誌瑤所在的自由鍛分廠承擔了多個重點型號機型的坯件研製生產任務,產品任務量每年多達300餘項,這些產品的材質大多數為高溫合金、鈦合金,鍛造工藝性差,生產難度大,而生產進度特別急,生產又很不均衡,大量生產任務集中在李誌瑤所在的鍛造一班,這為組織生產帶來了諸多困難。
為了按期完成重點型號產品任務,李誌瑤帶領一班迎難而上。在生產中,高溫合金、鈦合金等產品容易“出傷”,為了搶進度,縮短產品生產周期,他就帶頭趁熱對鍛件進行修傷打磨;由於設備滿負荷生產,加上設備老化易出現故障,又是他帶頭加班加點,冒著高溫搶修排故,保障正常生產。
2007—2009年3年裏,他帶領班組共完成國家重點型號任務約6000件,累計完成產值11.4億元,為國防工業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作為一名國家高級技師,李誌瑤有著豐富的現場生產經驗,他對各種材料鍛造特性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曾參與多項新工藝研究,其中安裝邊整體鍛造、低壓渦輪軸整體鍛造、地燃機用大型盤件軋製3項工藝在國內首次提出並應用,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
李誌瑤和同事們在科研課題攻關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雄厚的技術基礎,多次成功地完成了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項目,尤其是在各種高溫合金、鈦合金鍛造的研發及應用領域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安大公司針對重型燃機製造所需的兩大核心關鍵件壓氣機盤和渦輪盤鍛件的製造瓶頸難題,開展了盤形鍛件軋製技術研究。李誌瑤和同事們一道集體攻關,通過對3米軋環機進行軋盤裝置的改造,實現了使用軋環機進行軋盤的技術突破,在國內首次成功軋製出了普通材料和不鏽鋼材料的盤形鍛件。在高溫合金、鈦合金鍛造、異形環鍛件輾軋等方麵擁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自主知識產權,並被定點為中國航空工業環形鍛件製造中心和貴州省高新技術企業。
李誌瑤和同事們通過開展大型盤件軋製技術研究,在盤件製坯、成形技術、熱變形流變應力數學模型的建立等方麵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項目已申請專利10項,其中已獲得專利權4項。他參與的“高溫合金變截麵長軸類大鍛件坯料的局部加熱電爐”和“軋製成形的大中型對稱空心盤型鍛件”先後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他參與的“不鏽鋼異形環鍛件的輾軋成形方法”獲得了國家專利;他參與的“TB6鈦合金材料應用研究”、“大重型盤形鍛件精密軋製技術產業化技術研究”獲得安大公司2007—2008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