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號設計頂層文件”是型號設計的行為規範和基本依據,是設計意識和思維方式的具體體現。當時哈飛還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完善成熟的產品研製頂層文件體係用於指導新飛機的研製工作。在李先哲的積極努力下,經過係統定義、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階段的不斷修訂,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飛機設計技術規範,為編製產品技術說明書和規範生產產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填補了公司型號設計頂層文件空白。吸取以往運12飛機適航驗證初期的不足,在運12F飛機設計之初就把適航審定基礎、驗證方法、驗證計劃確定下來,在設計全過程中遵循,為運12F飛機適航驗證工作的順利開展鋪平了道路。同時,在運12F設計初期,引進可靠性、維護性理念,使飛機日後更便於用戶維護,縮短了維護時間,為該機的商業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礎。
作為專業技術帶頭人,李先哲注重專業基礎建設,倡導設計人員進行知識儲備,並且注重儲備的廣度和深度,創造民主論證的學術氛圍,為推進飛機設計研究的技術進步和數字化設計與應用做出了突出貢獻。2008年2月,兼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後,他積極推進現代項目管理和係統工程管理思想,加強項目風險管理,強化設計、工藝、生產、供應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努力降低設計成本、采購成本和生產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使運12F飛機實現整機成本下降260餘萬元,具有較好的性價比,商業前景十分廣闊。
李先哲在型號研製的關鍵時期,恰逢其愛人患病住院,他隻在手術當天陪護在愛人身邊,其餘時間一直堅持工作在現場和一線,利用早晚業餘時間到醫院去探望。近幾年來,為工作“加班”、“加點”對他來說已成為生活中的常事。2007年5月進行風洞試驗最為關鍵的幾天,他甚至吃住在風洞試驗現場,與氣動專業設計人員一起,現場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問題,為運12係列飛機科研勝利打下了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