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李方勇 2005年全國勞動模範(1)(2 / 3)

李方勇蓄能積勢,積極探索具有企業特色的改革發展新路。沈飛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老軍工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時,其管理體製和內部運行機製暴露出比較僵化、創新力不足等一係列問題。為此,李方勇選擇了一條循序漸進、蓄能積勢的改革方式。他實施改革有三條原則:一是改革不一定減人越多越好,而是如何能把更多的人用好;二是改革不是為了解決一時之快,而是為了企業長期穩定快速發展;三是改革不是為了企業一時激進,而是為了迸發更持久的發展活力和生機。這三條原則,使企業穩住了人心,員工充滿了奮鬥激情,企業改革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李方勇始終站在國家和航空工業的高度,積極探索實施公有製實現的多種形式,不斷推進輔業改製工作。2004年底,沈飛輔業成功改製組建了新公司,為航空企業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通過改革出台了“公司工程係列專業技術職務管理暫行規定”等一批新政策,建立了沈飛內部工程係列新技術職務體係並進行了評聘,新設立了首席專家、專家級高級工程師等職務,在全行業首創實現了評聘分離。改革後員工收入首次拉開較大差距,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這之後,他更是率先在行業內聘請了谘詢公司,引入“外腦”,借助其先進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對公司的人力資源戰略和組織結構進行了梳理,進一步轉變了員工的觀念,使員工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當中。

李方勇追求第一,精益求精,為大型航空企業管理創新探索了一條精益發展之路。他在行業內率先引入了當前世界先進的精益生產的管理理念。由於他目標明確,踏實邁進,公司管理水平不斷躍升。通過實施精益生產,沈飛某裝配產品已由過去50人月產3架提高到26人月產12架。某型軍機零件的合格率提高40%,生產周期縮短33%,按直接經濟效益節省100多萬元。2005年,沈飛被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確定為精益六西格瑪推進試點企業。

第一百囧一章 李濤 2005年全國勞動模範

李濤(1960.10—),四川成都人,2005年全國勞動模範,時任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現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成飛)試飛站大隊長。1980年6月畢業於海軍航空技術專科學校航空機械專業,同年8月—1983年12月,在海軍航空學校第五訓練團服役;198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4月複員到國營峨嵋機械廠(現中航工業成飛)試飛站,先後任機務大隊分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2006年6月調技術服務部,任部長助理、副部長等職。李濤工作兢兢業業,先後從事了殲7係列、殲10係列飛機機務維護工作,曾榮立部級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001年被中航一集團評為優秀質量員工,2002年獲國防科技工業質量先進個人稱號,2004年被評為成都市勞動模範,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李濤1984年從部隊複員來到國營峨嵋機械廠試飛站工作,先後從事過殲7Ⅲ、殲7E、殲7D、殲10等多種型號飛機機務維護工作和新機研製試飛、設計定型試飛的機務保障工作。特別是從1997—2005年殲10飛機研製中,他日夜奮戰在工作崗位,平均每年加班達1500小時,收集飛機各係統故障代碼上萬條,為準確判明故障的真實性積累了經驗。李濤完成了新機大部分開車狀態下的各種重大試驗,地麵開車2000多次,無一失誤,為該機型試車次數最多的試車員,編寫的“殲10飛機發動機開車狀態下的綜合檢查程序”被軍隊、地方沿用;發明和創立的新機機務工作規範和程序填補了殲10飛機機務工作的多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