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侯建武 1989年全國勞動模範(2 / 2)

在產品開發上,侯建武認為大企業要幹大事,航空為本不能動搖。因此,成飛把著力開發高水平的航空產品放在突出的位置。通過幾年的努力,成飛的航空產品形成遠、中、近相結合,高、中、低相搭配的格局,實現了預研一代、研製一代、生產一代。同時,為了結合成飛的優勢搞好軍轉民,把服務於民用航空領域作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1986年侯建武開始把眼光瞄準了國際航空零部件生產市場,1988年7月,與美國麥道公司簽訂合同,承接美國MD機頭的轉包生產。

在調整改造上,侯建武提出了“一要生存、二要發展”的經營指導思想,正確處理了當前與長遠,軍品與民品,國家、企業和職工之間的關係。著力於增強企業後勁,瞄準世界先進水平,進行打基礎上水平的技術改造。10年間共自籌資金2.3億元進行技術改造,保持了高科技的發展勢頭,增強了公司的發展後勁和躋身於國際轉包商行列的實力。1989年經國家“863”高技術專家委員會鑒定,成飛被國家正式確定為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工程的重點應用和合作研究中國式的MRP(製造資源管理係統)的基地。

在配套改革上,侯建武遵循的原則是:任何時候成飛都不能忘記軍工企業的地位和責任,堅持在企業的整體優勢上下功夫。大企業的優勢絕對不能因劃小核算單位而被肢解;在推行經濟承包責任製中,既注重承包,更注重管理。在理順企業內部運行機製上,堅持係統工程的觀點,注意了6個有機結合,即:單項治理整頓與綜合治理整頓有機結合,製度建設必須與思想建設相結合,思想教育必須與執行紀律相結合,職工民主管理必須與加強監督監察有機結合,完成科研生產任務必須與加強管理有機結合,一般號召必須與個別指導有機結合。

侯建武重視質量、安全,並十分注重管理的基礎工作,他提出把“質量、安全、紀律、整潔”作為企業的四項基本功加以訓練,並注重推行現代化的管理辦法。1988—1989年,成飛連續獲部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1990年,成飛獲得國家二級企業稱號和國家質量獎。

侯建武注重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嚴於律己,不謀個人特權和私利,從不多吃多占,時刻以一個共產黨員和黨員幹部標準要求自己;他嚴格按原則辦事,關心職工生活,職工生活條件逐步得到改善;他依法辦事,正常經營,保證了公司持續健康穩步的發展。侯建武撰寫的論文《軍工企業實踐戰略轉變的三個對策》獲得《經濟日報》、《改革》雜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聯合授予的改革十年創新獎。

侯建武於1995年3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