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拓團移民不需要交納農業稅費,同時按月領取口糧。
交通運輸偽滿洲境內鐵路線比較稠密。最主要的幹線為南滿鐵路(長春至大連)。1936年,偽滿洲國以1.6億日元的價格向蘇聯收購了長春至哈爾濱以及滿洲裏至綏芬河的北滿鐵路。其他重要鐵路還有丹東至奉天的安奉線、吉林至長春的吉長線、北平至齊齊哈爾的平齊線等。
偽滿洲國的海港有大連港、營口港。內河水運主要集中在鬆花江地區。偽滿洲航空公司為主要的空運部門。
財政
偽滿洲國的歲入,1933年為6億元,1944年為21.5億元。在1944年的財政收入中,鴉片稅為4億3000萬元,占第一位。煙草稅占歲入第二位,其後依次是農業稅、牲畜稅、營業稅、關稅、戶口稅。除了稅收之外,還向境內居民征收村會費、區會費、興農會費、協和義勇奉公費、愛路團費、國防獻金、飛機獻金和強製儲蓄等雜費。
貨幣
偽滿洲國的中央銀行為“滿洲中央銀行”。偽滿洲國貨幣為元。1元=10角=100分。偽滿洲國貨幣與日元等值。流通貨幣為偽滿洲銀行券,不可兌換金銀。朝鮮銀行券和日元在偽滿洲國境內也可自由流通。1933年偽滿洲中央銀行紙幣發行額為6億元,1938年紙幣流通額達50億元。
農業科技水平
當時滿洲國比較完備的農業科研設施形成了。同時滿洲國要求每一個省都建立一個農業試驗場,主要是為了推行農業新成果。這些部門把當時科研所的大量研究成果推廣給農民,先後品種有大豆品種“黃寶珠”、“如意珠”、“康德”、“福壽”、“公555”、“公561”、“西比瓦”等,至20世紀三十年代,滿洲國種植優良大豆的農民已經達到百分之九十。年產量約400多萬噸,相當於世界年產量的三分之二。還有水稻“獎勵品種”有“陸羽132”、“萬年”、“農林一號”、“龜尾”、“嘉笠”、“熊一號”、“田泰”、“公10號”、“青森5號”、“806”、“808”、“809”、“畜國”、“坊子6號”、“走坊子”、“今日糯”、“青森糯5號”、“鬆本糯”、“小川糯1號”等20餘個品種,這些品種三四十年代曾在當時的安東、奉天、吉林、間島、龍江、北安、黑河等地種植,
教育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在長達十多年的殖民統治下,日本侵略者在對中國人民進行殘暴的政治統治和瘋狂的經濟掠奪的同時,在文化上也大力對中國人民實行奴化教育和欺騙宣傳。日本在偽滿洲國建立了完善的殖民奴化的教育體製,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對東北地區人民大眾灌輸奴化思想。為了加強殖民統治,奴化中國人民,日本帝國主義歪曲篡改曆史,宣揚偽滿是同日本關係密切的獨立國家,處處顯露將東北據為己有的狼子野心。偽滿洲國時期由日方編著的曆史課本就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進行奴化教育的重要載體。為了奴化和愚弄中國學生,偽滿曆史教科書中充斥了顛倒黑白、推卸戰爭責任、美化殖民統治的描寫。
日本在中國東北的14年殖民統治中,奴化教育貫穿始終,對東北的青少年進行嚴厲的精神摧殘,降低東北青少年的文化素質。更能看出日本殖民統治的殘暴。產生了極其嚴重的危害:日本侵略者極力向東北青少年灌輸奴化教育思想,教師也隻能按照日本的意圖授課。東北的教育非常壓抑,令人窒息。東北淪陷的十四年中,青少年學生每天都要背誦“建國精神”、“回鑾訓民詔書”等。授課的內容也是“修身”、“國民道德”、“日語”、“實業”,學校裏沒有一點自由的空氣。東北青少年陷入了迷茫、無知、無求、混沌的絕境。日本帝國主義還向東北青少年灌輸“中日親善”、“日滿不可分”、“民族協和”、“建國精神”等奴化思想。把東北青少年培養成會講日本語而不知道中國語、隻會勞動而文化水平低下、隻供日本人驅使的順民。給中國人戴上沉重的精神鐐銬,使中國人成為日本侵略者鐵蹄下為其侵略服務的工具。總之,日本在中國東北實施的奴化教育給東北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東北教育遭到空前破壞,青少年的心靈受到極大摧殘。
結局
1945年8月8日,蘇聯照會日本,將於次日對日本宣戰。8月11日,溥儀隨偽滿洲國政府撤退到通化臨江縣大栗子鎮。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16日,溥儀召開最後一次“國務會議”,頒布《退位詔書》。偽滿洲國(“滿洲國”、“滿洲帝國”)徹底覆滅。
川島芳子年表
1906年5月,川島芳子出生在肅親王府裏,排行十四,取名愛新覺羅·顯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