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附錄(16)(2 / 3)

湯恩伯的回憶錄中說:“民國37年(即1948年)對岡村寧次大將進行審判時,正值華北局勢惡化,共產黨對此審判也極為注意。在國防部戰犯處理委員會審議本案時,行政院及司法部的代表委員均主張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我從反共的見地出發,主張宣判無罪,並要求主任委員、國防部副部長秦德純,特別是何應欽部長出席參加審議,結果我的意見獲得勝利,並經蔣總統批準。”

審判結束後,全國上下群情激憤,有的民間武術團體甚至聲稱要“手刃戰犯岡村”。1949年1月28日,中共中央通過新華社發表聲明,向南京方麵提出強烈抗議,譴責對岡村寧次的判決,要求重新逮捕他,並以此作為與南京方麵進行和平談判的一項先決條件。中共中央的聲明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得到了國內輿論的廣泛讚同。但是此時蔣介石已宣布下野,代總統李宗仁為爭取和談,下令重新逮捕岡村寧次,但淞滬警備司令湯恩伯卻將命令扣壓不發。就在新華社廣播這項聲明的同一天,湯恩伯當晚即派副官來到岡村寧次在上海臨時借住的寓所內,通知他於次日晨6時30分之前到戰犯監獄集合,與獄中其他在押的日本人同乘美國輪船回國。

就這樣,戰爭罪犯岡村寧次在中國人民憤怒的聲討中,踏上了駛向日本的輪船維克斯號。

1950年,國民黨在內戰中失敗後,企圖“重整旗鼓”,在台灣成立了“革命實踐研究院”,該院還聘請岡村寧次為其高級教官。同時,日本國內一些參加過侵華戰爭的官兵組織了“戰友聯”,岡村寧次被選為副會長,後來還擔任過會長、名譽會長。1966年9月,岡村寧次因心髒病突發去世,時年82歲。著有《岡村寧次回憶錄》。

中島成子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間諜,曾被稱為“日本女諜始祖”。1903年出生於日本櫪木縣小山市一個土財主家庭,也算是一個闊綽的千金小姐,從小性格倔強,好勝心強。1923年3月,20歲的中島成子出外謀生,成為日本紅十字會滿洲總部的誌願生,初次踏上了東北的土地。不久,中島成子受到關東軍諜報機關的賞識,被發展成為一名間諜,正式步入間諜行業。雖然年長川島芳子三歲,中島成子的成名之路卻比川島芳子要曲折很多。

為了更好地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獲取重要情報,中島成子嫁給了京奉鐵路機務科長、中國人韓景堂,搖身一變成了“韓太太”,並給自己起了一個中國名字“韓又傑”。依靠美色誘惑男人,這是女諜們的通常做法,但是與川島芳子的性濫不同,中島成子對自己的丈夫很忠誠,一生中沒有與其他男人有染。也許是在這一點上的根本性分歧,所以中島成子從一開始就對川島芳子滿懷鄙夷和不屑。

剛入行時,中島成子對日本“開發滿洲”、解決人口過多而造成的糧荒問題抱有極大的熱情。婚後不久,中島成子就在滿洲北部廣漠的草原建立了一個“犁雲農場”,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對農場的經營之中,並兼辦孤兒教育和培訓農業技術人員,她為這些事情花費了大量的心血。這些工作也為她帶來了一定的成就和讚譽。但同樣是間諜的川島芳子僅僅依靠幾件轟動事件,就輕輕鬆鬆得到了關東軍的極度讚譽,“江湖”到處都在傳言這位“格格間諜”是如何神出鬼沒,厲害無比。這讓中島成子感到不平,逐漸對自己所進行的默默無聞的工作產生了厭倦,爭強好勝的品行刺激著她與這位傳說中的人物一比高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島成子迎來了自己生命的轉機。隨著日本政策的改變,中島成子的任務開始變化,她奉命來到奉天,擔任治安維持會的聯絡官,並成為關東軍司令部和“滿洲國”民政部的“囑托”。這些新的任務讓中島成子漸漸成長為一名成熟的間諜,不斷的磨礪讓她充滿自信可以和川島芳子一決高下。就在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委派川島芳子調查“東北王”張作霖行蹤的同一時間裏,河本也委派了中島成子到洮南去煽動老軍閥張海鵬脫離中國政府,幫助日本消滅抗日義勇軍。關於手下這兩名女諜,河本大作發表了自己的評論:“在各方麵,中島成子都如川島芳子一樣優秀,但是出身的不同決定了機會將更多地眷顧川島芳子,這是上天已經安排的。中島成子也有自己天生的優勢,她對工作的熱情和執著,必將會使她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物。”

在這個時候,川島芳子的威勢是無人可比的,而中島成子隻是剛剛有了一丁點兒的名望,兩相比較,中島成子根本不是川島芳子的對手。當時,在北平的奉天會館,西郊有許多義地(名”東北義園”)種了不少果木,每年收獲甚豐,川島芳子欲攫為己有。而此時已任偽滿經濟部大臣的韓景堂也想奪得此地,叫中島成子出麵辦理。對手相見,果然分外眼紅,本來一件不大的事情兩人卻鬧得不可開交,最後驚動了日本憲兵司令部。憲兵司令部權衡了一下輕重,結果將中島成子關押起來。中島成子在牢裏怒不可遏,大罵”川島芳子是個什麼東西,她是日本人嗎?她是日本人的一條狗……”憲兵急忙趕來阻止,但這些話還是傳到了川島芳子的耳中,她又想方設法在牢裏整治了中島成子一把。於是二人的“梁子”越結越深,競爭漸漸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