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仆二人遇到的苦役犯被鐵鎖固定在船上,頂著烈日劃船,汗如雨下、饑渴難熬,監工皮鞭奇長,鞭下無情。他們直到吐血累死為止。桑丘說:“這群倒黴蛋幹了什麼事·要挨這樣的鞭打呀·”海船上的苦役是比死刑還要可怕的勞役,許多犯人,饑餓難熬才去犯罪,結果做了劃船工還是要挨餓,隻是加速了其死亡罷了。桑丘終於想明白了說:“看來,這裏就是地獄了。”堂·吉訶德主仆二人終於見到了地獄!
更有甚者,還有國王下令把10萬摩爾人裝進海船,扔到大海裏淹死的反動。腓力普二世計劃雖未實現,但腓力普三世時,1609年連降三道旨,果然三天之內把摩爾人的財產交公,全部逐出西班牙,像牲畜一樣被運到了非洲。國王與教會為了轉嫁國內危機,把已經皈依了基督教的伊斯蘭教摩爾人趕走,沒收了財產和莊園,然而喪失了大批熟練工人和農民,加速了衰敗。
公元8世紀時入侵西班牙的摩爾人,是由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融合而成的民族。他們曾迫使西班牙哥特人退居伊比利亞半島北端,經過700年“收複失地運動”,西班牙人趕走了入侵的摩爾人大部,統一了西班牙。留下來的10萬摩爾人本來是與西班牙和平共處,勞動為生,許多年來皈依了天主教,腓力普二世到三世卻說他們想顛覆國家政權,蓄意煽起狂熱宗教熱情,迫害摩爾人,直到驅逐出境。李果德父女偷偷又返回家園,說:“西班牙畢竟是我們的家鄉呀!”統治階級的殘酷暴露無遺。
堂·吉訶德耳聞目睹了西班牙連年發動戰爭,損兵折將,元氣大傷的景況。在殖民擴張過程中,7000名駐守果雷塔要塞的士兵壯烈犧牲,遠離本土的那座要塞成了“禍根”、“吞吸和消耗無窮無盡的金錢,唯一的用處,無非是紀念蓋世英雄卡洛五世征服這個地方,好像他要萬古留名,還得幾塊石頭”。一名俘虜說:“果雷塔的失陷正是天佑西班牙”。意即免去了西班牙在這無底洞中投入更多的金錢和士兵的生命。
馬克思追溯西班牙曆史,曾經指出:“如果說在卡洛一世統治後,西班牙政治和社會的衰落表現出可恥的長期腐化所具有的一切征兆(這些征兆使人聯想起土耳其帝國的最壞時期),那末在這個皇帝的統治時期,古代自由的遺骸至少已經安葬在華麗的墳墓中了……這是西班牙的勢力獨霸歐洲的時代,是伊比利安人的熾烈想象為埃爾多拉多、騎士功勳和世界君主國的燦爛幻景所迷惑的時代。也就是在這個時代,西班牙的自由在刀劍的鏗鏘聲中、在黃金的急流中、在宗教裁判所火刑的凶焰中消失了”。馬克思正是在閱讀了《堂·吉訶德》之後,對西班牙封建王朝作了這樣的評論。
作為一個隱退了的時代,我們足以通過堂·吉訶德遊俠的足跡去發現其中的人文環境以及百姓生存的艱辛與無奈,統治者的愚蠢達到了最大時,必然走向全麵的殘暴與荒淫合力的反動。火刑與海船苦役可以壓製住暫時的反抗呼聲,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堂·吉訶德的意義就是在於首先覺悟,睜開了一隻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