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塞萬提斯的徹底批判精神(2 / 3)

以上如果是對堂吉訶德一些細節上的潤色的話,下麵一段話則是對騎士文學的當頭棒喝,嘲笑了堂·吉訶德脫離現實的全部遊俠行為。作者借一位牧師之口在公爵宴會上不客氣地教訓堂吉訶德說:“傻瓜,是誰使你相信自己是打敗巨人和強盜的遊俠騎士呢?去吧,回家去看管你的孩子——如果你有孩子的話—幹些個正經事吧,別再周遊世界,建造空中樓閣,使你成為普天下人的笑柄吧。現在哪裏還有什麼遊俠騎士·在西班牙,你哪裏碰得到巨人,在拉·曼卻哪裏見得到妖怪呢?”作者對騎士行為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清理。

塞萬提斯對騎士題材質疑的同時,對騎士文學的敘事方式也不放過。他不止一次地指出騎士小說是“荒謬絕倫”的,“作孽的”,而且在堂·吉訶德受封騎士的時候突出其可笑情景。主人公向婦女們獻殷勤的禮節很可笑,每到性命攸關的大冒險舉措時,總有騎士向情人禱告的場麵。如此種種不切實際之處,作者借主教大人之口對騎士文學進行了總的抨擊,說騎士文學內容是“千篇一律”的,情節是“支離破碎”的,“風格是粗獷的,武藝是不可信的,愛情是矯揉造作的,文雅是虛偽的,戰爭是冗長的,思路是笨拙的,航海是描寫過火的”。總之一句話是“無益於人的族類的”。應該把這些“荒謬書本的作者打到地獄中心去”。塞萬提斯對騎士製度和騎士文學進行了周密細致的反省,用藝術形象的手法進行了諷刺和辛辣的嘲笑。難怪《堂·吉訶德》一出版之後,西班牙的騎士小說就再沒產生出來。

塞萬提斯不僅僅對騎士文學嘲笑與諷刺,他主要功績還在於把西班牙民族文學引導回歸到現實主義的人間來,從而結束了封建騎士文學總在虛無縹渺的荒誕無稽路子上迷失方向的命運,走出低穀,使文學形象從世俗封建文學桎梏中解放出來,一改往日蒼白作風,使主人公成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教育了一代人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麵對現實,作個實實在在的平常人,其功莫大焉!《堂·吉訶德》展示的西班牙社會圖景十分廣闊,揭露了16世紀至17世紀初西班牙封建製度的黑暗和不平,作家一方麵寫了封建貴族和僧侶階級的腐化墮落,荒淫無恥;一方麵也寫了廣大農民和手工藝人貧困破產、流離失所。既寫了統治階級的殘酷暴虐,也寫了被壓迫者、被剝削者的痛苦呼聲,塞萬提斯以近代史詩式的大手筆,反映了腓力普二世時西班牙人民的生活史,表達了人民的願望、感情和思想,也把握了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的發展總態勢。這在當時具有高山巨人一樣的遠見卓識和放眼全球的胸襟與膽魄。他真該是那種操牛尾執牛耳的大力士,或者是敢於逆潮流而動的英雄,是當時西班牙最清醒的現實主義大師。

塞萬提斯深知這是一個大工程,作為一次民族文化的反思,可以想見他是深思熟慮之後才動筆的。《堂·吉訶德》描繪了幾乎是全社會的方方麵麵。包括貧窮的鄉村和雜亂的城鎮,從偏僻的小客店到豪華的公爵大人的城堡,從平原到大森林和深山……全國各大中城市水旱碼頭,背景可謂廣闊無垠。小說中人物形象也是人生世相芸芸眾生:公爵夫婦、封建地主、僧侶、市民、士兵、牧羊人、農民、演員、商人、理發師、妓女、強盜等等,據統計不下700多個人物,這都是一些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們的生存狀態盡收眼底,從而活畫出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土人情等,這是一個喧鬧的世俗世界,是一個要求解放的生命世界。是繼續愚弄他們以騎士文學呢?還是反其道而行之,指出新世紀的方向呢?塞萬提斯擇了後者。

由於長期處於社會下層,塞萬提斯了解也憎惡那些封建地主、貴族、統治者以及他們的爪牙,塞萬提斯不僅熟悉他們的愚昧和無知,而且對他們賴以作威作福的封建製度也洞察幽微,所以他一生中總是正道直行,毫無害怕之心,而那種蔑視權貴的倔強也給他增加了許多慘痛的牢獄之苦。塞萬提斯無力獲勝,於是他便在文學藝術的王國中發號施令,實施了他的報複計劃。這是一場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顛覆活動,小說《堂·吉訶德》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時,也宣告了一個舊時代的終結。小說中他描寫了貴族青年斐南陀的腐化墮落,從而宣告了封建貴族荒淫無恥生活的道德淪喪,必然導致其政治上的滅亡。通過對公爵夫婦百無聊賴、豪華淫逸的描寫,寄生性、腐朽性決定了他們已經成為了時代的廢物。彬彬有禮、慷慨仁慈的假麵具下是一種拿別人痛苦取樂,極度精神空虛無聊的瘋狂惡作劇,整個一個封建貴族階級正在慢慢僵死,一點一點地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