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1 / 2)

唱腔選曲譜 一、梅蘭芳代表劇目唱腔:選曲譜

(1)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源於《西漢演義》。一九二一年梅先生根據明代沈采的《千金記》傳奇改編為京劇曆史劇,是梅先生中期的代表作之一。故事描寫西漢劉邦,困霸王項羽於垓下,妃子虞姬在十麵理伏、四麵楚歌,八千子弟兵行將散盡之標,為解君憂悶,而強顏歡笑,飲酒舞劍後自刎的情節。本篇記錄了《巡苷》的兩段〔南梆子〕,《劍舞》的(二六)等主要唱段。虞姬原有一段〔西皮慢板〕的唱段,因梅先生晚年已改唱〔散板〕,故未收錄。

(虞姬唱)

【南梆子】

(2)貴妃醉酒

故事見明人《磨塵鑒》傳奇,而劇本來自漢劇。楊玉環受唐玄宗寵幸,偶爾見孩,楊在百花亭獨飲,不覺沉醉哀怨自傷。梅先生的《醉酒》受之於老藝人路三寶。此劇情節極為簡單,然四十多年以來,梅先生在舞台實踐中,不斷地進行修改和整理,刪去了不健康的部分,現己成為一出較完整的古典歌舞劇。此劇曲調以〔四平調〕為基調,貫徹始終,儼然另成風格。晚年演出時由琴師王少卿先生創編了很多曲牌,使此劇的唱念、表演、舞蹈、音樂更加炫為一體。

【四平調】

劇情寫明兵部侍郎程浦長女雪雁性憨貌醜,次女言娥聰明秀麗為側室所生。一日,程浦與朱千歲郎遊,遇故友之子穆居易,欲以雪娥秦之,囑其於壽誕之期前來會晤,是日當麵議嬝並將其留住書房。適程奉旨平禮,命夫人為首娥擇吉完姻,夫人趁機以雁代嫁。誰知穆因雪雁貌奇醜且來夜奔,憤然而去,途遇朱千歲,朱知其情即冒名迚娶,婚後各自悔恨不己。後穆平軋有功,程浦央元師及監軍為媒在營完姻,穆堅拒之,至花燭之夜方知非前在書房所見之女。經多方賠罪,誤會始得平息。此劇故事性強,喜劇故果亦好。唱腔端正大方,重點場次安排適當a梅先生於1928年夏編演以後經常演出直至息隱。

(程雪娥唱)

二、程硯秋代表劇目唱腔選曲譜

(1)竇娥冤

秀才蔡昌宗上京赴考,傭婦張氏之子張驢兒跋往。驢兒困鋌察妻竇娥,途中推蔡入水,回假說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萘母悲痛成疾,思食旱肚湯,驢兒在湯內暗下毒藥,誤被其母吃下。驢兒借屍論詐,強占竇娥。縣官刑逼蔡母,竇娥不忍,挺身代罪,被判斬刑。行刑正值六月,忽降大雪。竇娥之父竇天聿,時任巡按,來此查巡,抓獲驢兒,當趕去搭救竇娥時,竇娥已屈死於刑刀之下。

此劇取材於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程硯秋早年受教於王瑤卿,但隻學了《探監》、《法場》兩折,後來在羅瘓公的幫助下,參考明代葉憲祖的《金錟記》傳奇進行改編,增加了趕考、遇難、團圓等情節,劇名改用《金鏑記》。解放後程硯秋對此劇又不斷加工整理,並更名為《竇娥冤》。程所演的竇娥,劉畫出一位古代婦女的善良、敦厚、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同時敢於對封建勢力進行鬥爭的精神。早年程硯秋來滬演此劇時,最喜邀蓋三省為其配演禁婆。

(2)鎖麟囊

登州富戶薛姥的女兒湘靈出嫁,嫁前按習俗送女銷麟愛,內戴珠寶。婚期轎行途中,與貧家趙女花鞽同避雨春秋亭內,趙女因感家境貧寒而啼哭,湘靈仗義以愛相贈,並堅不留名,雨止各去。六年後登州大水,湘靈和家人失散,流落萊州,應幕在盧府當傭人。一日,伴盧公子遊戲園中,無意中發現當年之銷麟愛每奉案上,不覺感泣。盧夫人即趙女守貿,見情盤問,知湘靈即躓囊之人,敬如上賓,並助其一家重圓。

此劇由翁偶虹根據清人焦循《劇說》之“隻塵談”故事改編,程硯秋於一九四o年秋首演於滬,連滿四十場,劇中塑富女薛湘靈樂於助人的善良性格。全劇以唱為主,創追了新穎的唱腔,有很高的藝術性。本篇係根據五十年代舞台演出實況記錄程硯秋對劇本作了修改。春秋亭贈愛一場,由於趙父堅持不受饋蹭珠寶,改為僅以空愛相贈留作紀念。登州大水,流落他鄉與胡婆相遇後,薛湘靈以家庭教師身份暫住趙家教公子讀書。唱詞稍作修改,基本上仍保持了原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