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3 / 3)

程硯秋由於嗓音不如梅氏的寬厚,他早年雖拜梅蘭芳為師,可是他沒有走梅氏的老路,而是根據自身的嗓音條件創造別有韻味的程腔。程腔以委婉細膩見長。由於他所扮演的人物,大都是悲劇性的人物,故而他的唱腔中常帶有如泣如訴的幽怨之情。他的唱腔有時細如遊絲,時斷時續;有時激越if亢,帶有反抗之情。他的唱腔如波浪形,時高時低,時斷時續,給人有一種陰柔之美的感覺。上海同濟大學鄭大同教授是典型的程迷。他雖是研究土動力學與地基抗震的專家,但他早就迷上了程腔,直到老年仍然是程派藝術的忠實信徒。鄭大同教授不但擅唱程派唱腔,而且還對程派藝術有精深的研究。他在《程硯秋唱腔集》的前言中,對程派唱腔有過精辟的分析。他說:“……而程腔確有其獨特的風格,它不僅突出表現在‘以腔就字’,更重要的是每段唱腔都與劇中人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結合起來。同一個板式,唱法就不同,特別是在‘吐字收音’上具有深厚的基本功,達到了‘字正腔圓,的目的。”

《英台抗婚》是程氏晚年創編的代表作。劇中新腔迭出,為世人所注目。我這裏隻舉“抗婚”那場的唱腔來略加分析。祝英台跟祝父對唱的那幾段西皮慢板,頗具程腔特色。從唱詞和唱腔中,我們可以發現祝英台抗婚的精神多麼堅決。程氏唱腔除了有濃厚的悲劇色彩外,還有抗爭的意蘊在內。從比較快的旋律中和他那特有的韻味中,聽眾完全可以感覺出這位古代女子的反抗精神,正如火山噴發那樣越噴越烈,越唱越悲。西皮原板喝罷,英台越想越氣,接著以“爹爹說話欠思忖”的那段快板,唱出了她氣憤難平之聲。那知頑固的父親毫不動心,硬要女兒屈從他的意誌,英台以更悲憤的心情唱出了“金山玉樹有何用”那段快板。最後以哭頭清板唱出了英台抗婚的最強音:“啊……(幹哭)老爹爹你好狠的心腸!(入胡琴)”

總之,程腔以“悲”為主,跟梅腔的“甜”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但程腔的“悲”蘊含著與命運、頑固勢力抗爭的精神在內,沒有消沉的意味。程腔以其獨異的發聲、用氣、咬字吐腔以及豐富多變的旋律之魅力贏得了大量的程迷,其數量並不亞於梅迷。上至專家教授,下至普通百姓,都為委婉而細膩的程腔所傾倒,這絕非偶然。

荀慧生的唱腔風格跟梅、程很不一樣,他的唱腔俏麗多姿,宛如活潑的少女。荀派的唱腔特點熔青衣、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於一爐,異常豐富多采。他敢於標新立異,創編新腔;他廣采博取,善於在他的新腔中揉進漢調和梆子腔的板式和唱腔。他在設計新腔時,敢於突破舊框框。為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喜怒哀樂的情緒,他甚至敢於把小生、武小生及其他行當的唱腔吸取過來為他所用。他運用各種板式,得心應手,具有一曲多用的本領。同樣的板式,經過他的藝術加工,可以唱出完全不同的思感情,甚至可以取得截然相反的聽覺效果。他的唱腔有時委婉,卻包含著喜劇的因素,這跟程腔帶有悲劇色彩的委婉是迥然不同的。有時華麗,卻包含著智俏皮的內涵,這跟梅腔的華貴有所不同,聽來別有一番情趣美感。京劇界有一句行話,名叫“十旦九荀”,可見學荀派唱腔的人是很多的。荀派唱腔花俏動聽,最受青年人的歡迎。一曲《紅娘》使多少男女觀眾為之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