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運動振撼了全世界。當時我曾有過“恐美病”,為國家的命運擔憂。抗美援朝的勝利,使我對共產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開始產生了敬佩和信任,並迫切希望參加政治學習和社會活動。我本是一個無黨無派人士,經友人介紹,參加了“民盟”組織,在黨的關懷下,於1957年春,我被推舉為上海市政協委員,並安排在市政協學習。開始指派我擔任一個學習小組的副組長,這原是給一個思想改造的好機會,可是由於我過去沒有好好學習,階級立場尚未改變,又不善於依靠群眾,難以掌握會議和勝任學習小組組長的任務。我辜負了黨對我的信任。這雖然也是對我敲起了警鍾,但我並沒有接受教訓。以後又講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因此,在1957年受到了批判和處分,給我的震動很大。毫無疑問,這時候我的是十分沉重和苦悶的。
能使我自覺自願地衷心樂意地接受社會主義思想,真正認識到“隻有共產黨才能求中國”的真理,則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當全國人民經受十年動亂痛苦的時候,我也受到難以忍受的衝擊,但對會計事業奮鬥的誌願,卻始終不渝,念念不忘。粉碎了“四人幫”,全國歡騰,當時我雖已年逾八旬,亦在絕望歎惋聲中覺醒過來,精神振奮,立即將多年所蓄的長須,一剃而光,以示投身四化建設的決心。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平反了解放以來的冤假錯案,對我1957年被錯誤地批判和處分的問題,給予了改正。我更加關心黨和國家大事,經常參加市、區政協和民盟組織的各種學習、會議等社會活動,積極閱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重要文獻和曆次全國人大、政協會議的工作報告,特別是學習《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以後,更覺得我們的黨是光榮、正確、偉大的,我們的國家是大有希望的。近幾年來黨中央的各項對內、對外方針政策和所有的主張措施都深得民心,順乎民意。黨中央宣布:“我國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成為工人階段的一部分,是實現四化的依靠力量”。黨的十二大又提出了到2000年工農業生產年總產值翻兩番的宏偉目標,這些都使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鑒於隨著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八字方針的貫徹執行,經濟振興和新產業革命時代即將到來,作為經濟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學科研究,亟待跟上,1979年初,我首先在上海市成立全國第一個會計學會,同時建議大力舉辦會計職業教育,以解決會計人員嚴重青黃不接的問題。這些建議受到了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重視,於1980年秋,批準恢複了立信會計專科學校,使我平生夙願得以順利實現。同時還任命我為名譽校長,享受高級幹部的各項待遇,給予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真使我百感交集,感激萬分。
我現在起步雖已晚了點,但我要竭盡有生之年,積極響應“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號召,自覺自願、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多作貢獻,堅決沿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在社會主義大道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