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印度泰姬陵1(3 / 3)

“自古紅顏多薄命”,泰姬陵就像一位飽經磨難的女子,處境艱難,命途多舛。即使在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的今天,它仍然要冒突如其來的殺身之險。人們擔心恐怖分子會像攻擊美國紐約雙子大樓那樣突然襲擊泰姬陵,如果泰姬陵有朝一日遭到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那樣不可再生的毀滅,那就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第三節 多管齊下,挽救美麗泰姬陵

麵對著泰姬陵當前保護與旅遊開發的嚴峻形勢,印度當地政府以及印度舉國上下的態度又怎麼樣呢?讓我們還是從上述三方麵說起。

一.環境保護方麵

印度同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樣非常尖銳,它的國情決定了在某種程度上不得不犧牲環境質量來提升經濟水平,然而在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力度上,印度政府還是下了大的決心,采取了多項有力措施來保護泰姬陵及其所在地阿格拉市的環境,力度之大,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下麵將上述措施作一下簡要介紹。

(一)綠化控製

在泰姬陵周圍建立綠色緩衝帶。為了減少汙染,首先考慮的措施是在泰姬陵周圍植樹。印度考古調查局、森林部和園林部已經在陵墓周圍建成了擁有數千棵樹木的綠色緩衝帶,而且在不久之後將會種植更多的植被。

(二)排汙控製

阿格拉市法院強製關閉了該市所有用煤作為燃料的磚窯,以控製汙染。而且,還對距泰姬陵40公裏處的石油精煉廠以治汙不力而處以高額罰款,同時要求這家精煉廠修建醫院來治療因汙染而患病的當地居民,法院還要求精煉廠嚴格控製並減少汙染物的排放量。其實早在在1997年,阿格拉市292家用煤作燃料的工業單位已經被強行關閉或改用天然氣。

(三)交通管理

禁止在泰姬陵周圍行駛內燃機車輛。停車場都被布置在離泰姬陵較遠的地方。從停車場到泰姬陵有專用旅遊電動公交車,既緩解當地交通狀況,又不對環境造成汙染。同時對所有過往車輛進行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檢查。

(四)城建管理

阿格拉法院要求將泰姬陵周圍的非法建築和超高建築拆除,就連警察局也不例外。同時組織專門人員經常性地對阿拉爾城區進行衛生大掃除。

最後由印度最高法院發起的高層監管小組將對以上措施的執行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檢查,以保證上述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二.遊客控製方麵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絡繹不絕的國際遊客給印度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外彙收入,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這種巨大的誘惑之下,印度政府依然保持清醒,並沒有為獲得短期的經濟利益而損害泰姬陵長期的文物價值。

(一)遊客人數控製

在遊客人數控製方麵,印度政府采取了門票價格歧視的政策,即對本國遊客和外國遊客采取不同的門票價格。從2000年開始,一方麵為了增加旅遊收入,另一方麵為了增加文物保護資金的投入,印度旅遊部將外國遊客的泰姬陵的門票價格由20盧比(1美元約合45盧比)提升至1000盧比,最後穩定至750盧比,與本地人的票價相差37.5倍。

印度旅遊協會的調查表明,因為懸殊的門票價格而流失了至少1/5的外國遊客,這種舉措雖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部分遊客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對於泰姬陵的保護是十分有益的,既增加了文物保護資金的投入,給當地帶來較大的經濟收益,又有效地控製了遊客人數。

(二)節事活動控製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國際或國內,或大或小,任何類型的組織想要在泰姬陵原址上舉辦什麼大型活動,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為嚴格的是,印度最高法院還對印度北方邦政府正式發出警告,表示如果沒有文物保護部門的正式認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在麵向泰姬陵的亞穆納河對岸舉辦慶祝活動,以避免對泰姬陵造成更多的人為損害,印度政府對於泰姬陵保護的嚴格可見一斑。還有,景區的管理部門在陵墓主體的周圍都圍上了護欄,盡量減少因遊客的觸摸等不良行為給陵墓造成的破壞。

三.預防恐怖主義襲擊方麵

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冷戰結束以後威脅人類安寧的一大隱患,預防恐怖主義成功與否,關係到整個人類社會的長久和平,恐怖主義指導思想甚至出現了由“以暴製暴”向“為暴而暴”轉變的危險傾向。

自《蒙巴頓方案》頒布,印巴分治以來,印度就一直深受恐怖主義的危害,恐怖爆炸、恐怖襲擊層出不窮,宗教衝突、大規模流血事件屢見不鮮。恐怖分子喪心病狂,甚至把世界遺產也作為襲擊對象,試圖以毀掉人類文明的成果來證明自身的強大,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被塔利班分子炸掉就是一個令人痛心的例子。

麵臨嚴峻的國內外反恐形勢,印度政府一方麵強化國內的治安建設,加強泰姬陵周邊地區的治安防衛。在不破壞文物的前提下,在陵墓區的關鍵部位都加裝了反恐攝像頭,甚至在關鍵時刻調用特種部隊,來維護陵墓周邊的安全環境;另一方麵,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國際反恐鬥爭合作,努力維護一個相對穩定的宏觀環境,盡量消滅恐怖主義存在的溫床,從而為保護人類文明奠定堅實的安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