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
〔注釋〕
①公輸??就是公輸般(班),又稱魯班,春秋時魯國人,是著名的能工巧匠。
②距??爪。有些禽鳥腳爪的後上部長有象腳趾形狀的突出部分。
③翠羽未樹??翠綠的羽毛沒有安上。
④■鴟(mángchī)??鳥名,形狀象鷹,羽毛白色。
⑤■■《wūzé)水鳥名,比鵝大,灰白色,頭上無毛。
⑥皆訾(zī)其醜而笑其拙??都誣蔑鳳凰醜陋,嘲笑公輸笨拙。訾,說人壞話。
⑦雲聳??高聳。
⑧朱距電搖??朱紅的鳳爪閃閃發亮。電搖,象閃電一樣晃動。
⑨綺(qǐ)翮(hé)焱(yàn)發??美麗的翅膀象火花迸發。綺,有文彩的。翮,羽毛的硬管,這裏指翅膀。焱,火花。
⑩?(huì)然一翥(zhù)張開翅膀奮飛。??,鳥飛動時翅膀發出的響聲。翥,奮飛。
(11)雲棟??刻繪有雲彩的屋梁。
(12)集??棲止,停留。
魯王養鳥
魯國的郊外飛來一隻奇異的海鳥。老百姓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鳥,扶老攜幼前去觀看。消息傳進宮內,魯王以為是神鳥下凡,命令把鳥捉進宮中供養在廟堂上麵。他讓宮廷樂隊為海鳥演奏莊嚴肅穆的宮廷樂曲,讓禦膳房為海鳥擺下最豐盛
的酒席。海鳥被這種場麵嚇得頭暈目眩,驚慌失措。它不吃不喝,三天以後就死掉了。
〔提示〕
魯王把自己樂於享用的一切,看作是世上所有的人,甚至鳥類也一定樂於享用的。於是,他對海鳥的種種優待就變成了殘酷的虐待,僅僅三天,一隻活潑的海鳥就被他弄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人的主觀願望再好,如果不符合客觀規律,結果隻能這得其反。
〔原文〕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①。魯侯禦而觴之於廟②,奏《九韶》以為樂③,具太牢以為膳④。鳥乃眩視憂悲⑤,不敢食一臠⑥,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養養鳥也⑦,非以鳥養養鳥也⑧。
??《莊子》
〔注釋〕
①止??停止、歇息。魯郊??魯國的郊外。
②魯侯禦而觴(shāng)之於廟??魯侯親自迎接它到廟堂中請它喝酒。禦,迎接。觴,請飲酒。廟,宗廟,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
③《九韶(Sháo)》??相傳是舜時的樂曲,在隆重的場合演奏。
④具太牢以為膳??準備了豐盔的酒席請海鳥享用。具,準備(酒席)。太牢,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的時候,牛、羊、豬三樣祭品俱全叫”太牢”。
⑤鳥乃眩(xuàn)視憂悲??海鳥頭暈眼花、驚恐悲傷。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東西。
⑥臠(luán)??切成小塊兒的肉。
⑦此以己養養鳥也??這是用供養自己的辦法來喂養海鳥。己養,指供養自己的辦法和食物。
⑧非以鳥養養鳥也??不是用喂養鳥類的辦法來養海鳥。
買櫝還珠
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室珠。
為了招攬生意,他精心製作了一隻盛放寶珠的盒子。這隻盒子選用名貴的木蘭做材料,再用香噴噴的桂、椒反複熏烤,又用光閃閃的珠玉鑲嵌四周,還用通紅的玫瑰和碧綠的翡翠裝飾點綴。真是珠光寶氣,異香撲鼻。
有個鄭國人看中了這隻精美無比的盒子。他把盒子買走了,卻把盒中的寶珠退還給珠寶商。
〔提示〕
鄭人的眼睛隻盯著那隻精美的盒子,結果卻丟掉了真正有價值的寶珠。可見,做什麼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則就會象這位“買櫝還珠”的鄭人那樣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當的傻亭來。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①,熏以桂椒②,綴以殊玉③,飾以玫瑰④,緝以翡翠⑤。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⑥。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⑦。
??《韓非子》
〔注釋〕
①為(Wéi)??製做。木蘭?一種高級木料。櫃??這裏指小盒。
②桂椒??香料。
③綴(zhuì)點綴。
④玫瑰(méigui)??一種美麗的玉石。
⑤緝??裝飾邊沿。翡翠(fěicuì)一種綠色的美玉。
⑥櫝(dú)小盒。還退回。
⑦鬻(yù)賣。
賣弄小聰明的獵人
據說,鹿怕山狸,山狸怕老虎,老虎怕馬熊。
楚國有個獵人,打獵的本領不強,但他會耍小聰明。他用竹管削成口哨,能逼真地模仿各種野獸的叫聲。他常學羊叫、鹿鳴,把黃羊、梅花鹿引到跟前捕殺。有一次,他又帶著弓箭、火藥等東西上山了。他用口哨吹出鹿鳴的聲音。沒想到,逼真的鹿鳴聲把想吃鹿肉的山狸引出來了。獵人嚇了一跳,連忙吹出老虎的吼叫聲,把山狸嚇跑了。但逼真的虎吼又招來一隻餓虎。獵人更慌了,急忙吹出馬熊的吼聲,把老虎嚇跑了。他剛想喘一口氣,一隻張牙舞爪的馬熊聞聲尋來。這個隻會耍小聰明的獵人再也吹不出別的野獸叫聲來嚇唬馬熊了。他魂飛魄散,癱成一團,聽任馬熊撲上來把他撕成了碎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