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裏的這一幹妃子美人們,這幾日去太後處朝見問安時早就知道了方氏這號不倫不類的人物,雖心中鄙夷她的粗俗不堪,隻是見太後喜歡,麵上也是個個都顯出親近之意,賞賜不斷的。此時見太後被方氏的那些土笑話逗得笑口不停,一個個也都賣了力氣陪著笑,一時這花園裏嬌聲笑語不絕於耳,煞是熱鬧。
顧早跟了送菜的宮人進上社飯社糕之時,被太後瞧見,揮了揮手叫過去了,這才笑道:“過兩日便是中秋了,老身再不好留你在這宮中給我做飯,也需回去和家人一道賞月過節。”
顧早聞言,心中十分歡喜,隻是麵上也不敢太過,隻稍稍露出了點笑臉,謝過了太後。又聽太後道:“你給我做了這許多日的飯菜,賞賜自是不能少的。你自己說說,想要些什麼賞賜?”
顧早猶疑了下,正想著怎生回話,卻見方氏已是從那繡墩滾了下來跪到了地上,磕了個響頭道:“太後老人家既是要賞賜我家二姐,我這個做娘的便厚了臉皮代她求了。她前些天也不知哪根筋錯搭了,竟盤了個東水門邊的小酒樓,那裏荒天野地的,我怕日後招徠不到客人上門,那便連我投進去的那些個棺材本也要打水漂。所以我就想著能不能請太後給那酒樓賜個招牌。有了太後的墨寶,莫說不愁生意上門,便是那大鬼小鬼的也不敢近前半分哪。”
顧早眼一亮,心中暗歎自己倒真的是小看了方氏,沒想到自己平日裏這個咋咋忽忽粗線條的娘,此時竟是打出了這樣的算盤。若是當真求來了太後的墨寶,自家那酒樓就當真是要坐等出名了。隻是不知道太後會如何作響。
太後果然一怔,隻很快便指著方氏嗬嗬笑了起來道:“你要這賞賜倒也不錯。隻是我如今已是多年不動筆了,那字寫出來哪裏能做你家的招牌?”
顧早聽太後這般說話,以為不願,怕方氏不識好歹還要歪纏,正要謝了恩拉她一道退下,又聽太後接著說道:“也罷,我明日便讓皇兒給你家那酒樓賜個字,他的字隻怕比我更金貴些。”
顧早這邊還沒反應過來,方氏那邊便已是歡天喜地連磕了幾個響頭,謝了又謝。顧早這才醒悟過來,心中也是高興,急忙也上前謝過,這才和方氏一道退了下來。當晚二人便被送出了宮,回到家中,青武也正回了,與三姐柳棗一道看方氏在那裏炫耀這幾日得來的賞賜物件,又聽她吹噓自己在太後麵前的豐功偉績,顧早也隻笑眯眯在一邊聽著,全家都歡歡喜喜。
太後那話果然頂用。回來的第二日,午時剛過,正是飯鋪裏生意最好的時候,那來過兩趟的黃門宦官又左擁右簇地出現在了顧早家的大門口,隻是這次,手上那個金漆托盤裏的卻是當朝皇帝新鮮手書的“方太樓”三個賜字,左下角還印了個朱紅的皇帝私鑒。
顧早一家和正在鋪子裏吃飯的,連同那圍了過來看熱鬧的一大幹人,紛紛跪下了迎接皇帝的賜字。那宦官又打著官腔勉勵了幾句,收了顧早遞去的喜慶錢,這才打馬回去。
那宦官一走,顧早家飯鋪的生意也就做不成了,整條街的人幾乎都湧了過來想要瞻仰下當今官家的親筆賜字,又圍住了方氏和顧早七嘴八舌。有奉承的,有打聽內情的,也有攀交情的,差點把那條門檻都擠破了,亂哄哄了將近個把時辰,人才漸漸有些散去。
方氏生平第一次嚐到了眾星拱月的滋味,別人是星子,她便是正中那最亮的月,意氣風發,紅光滿麵,講得是手舞足蹈,唾沫橫飛,直把太後誇得是天上的神仙老母下凡,自己便正是老母身邊伺候的玉女。待人少了些,也顧不得喝口水潤潤嗓子,急急忙忙將那副紙恭恭敬敬擺在了自己屋子裏的桌案上,找了個青紗罩罩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預告下,下章二爺要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