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五十七章(1 / 2)

顧早方才進來時,見石娘子家前麵院子裏也跟自家一樣,壓了口大缸子,裏麵種了些蓮荷,此時已是華蓋亭亭的。

想來自家的那口缸子,便是青武從這學了過來的。過去瞧了下,便揀了幾張荷葉摘了下來,拿到了廚房裏去,對著石娘子道:“方才瞧見你家正浸著現成的糯米,又有荷葉,便做個荷葉糯米雞好了。”

這荷葉糯米雞是個廣式的夜點,起源也就不過百年,此時卻是沒有這個菜色的。石娘子聽了新鮮,便多問了幾句。顧早笑道:“這不過是個點心,取的便是荷葉的清香。荷葉越嫩越好,新長的荷葉從水底伸出,朝上的一麵沒有水,另一麵卻剛浸在水裏,這樣的荷葉最是清香,而且大小正好。”

石娘子笑眯眯道:“聽你說來,倒是和那粽子也差不多的理,不過一個是用艾葉,一個是用荷葉。倒也是個應景的點心。”

顧早笑了下,取了石娘子家灶台上已經理好的那隻童子雞,斬成比雞蛋略小的塊,用鹽、老酒和一勺醬料醃了。另取幹香蕈,用水浸發了,竹筍三兩根,切成了丁,又瞧見了一碗子新摘下的翠綠的羅漢豆,便也抓了把去了皮待用。

顧早將糯米炊熟了,用勺子打鬆,分了幾次撒入少許的鹽,又拌入香蕈、羅漢豆和筍丁。然後將洗淨的荷葉拿了,背麵朝上鋪平,刷上薄薄一層香油,用糯米把雞塊包了起來捏緊,放到荷葉上。先把荷葉的底部折起,包住糯米團,再翻起左右兩邊,最後將上緣翻過來,包成了個方方的包袱,用絲線紮好了,再將這幾個成人拳頭大小的荷葉包放進了蒸籠。

“蒸要大火蒸透,至少兩刻鍾,蒸的時間越長,糯米更糯,荷葉和雞的味道都融入了糯米裏,味道也就更好。”顧早對著石娘子笑道。

石娘子點頭,瞧著顧早又從缸子裏抓了條鮮鯉魚,剖洗了切成小塊,用鹽醃過,略下了些糟油煮熟收出,卻下魚鱗和荊芥同煎,滾去了渣,待汁稠了,又下了些醬料調和滋味,淋在了方才的魚塊身上,這才盛了起來。

石娘子在一旁瞧著有些不解,問道:“顧家二姐,這魚方才聽你提過名字,好似叫做帶凍薑醋魚。我卻沒見你下薑醋,這帶凍又是什麼意思?”

顧早笑道:“魚鮮一般都是趁熱吃了才沒腥氣,隻是這道魚若是夏日裏吃,卻是要用密器盛了下水井冰涼下,取出再用濃薑醋澆汁才好吃,所以才取了這麼個名字。”

石娘子恍然道:“難怪。要不要現在吊在籃子裏下井中浸下?”

顧早搖頭道:“現下天氣不熱,井水比外麵也涼不了多少,等下待涼了自澆上濃薑醋便可。”

石娘子點了點頭,幫著顧早一道燒了另幾道下酒的櫻桃肉、燒羊雜、又用蘑菇蓬、筍和雞湯燒了個香袋豆腐,因了是端午,便熱了雄黃酒,瞧著也差不多了,這才去屋後叫人,回來卻說那兩人要在竹林裏對飲。

顧早笑了下,幫著石娘子將各色菜用托盤裝了讓她送去,自己卻是做著最後一個菜,是用黃芽白菜和以肉片火腿間口蘑煨妥後,盛於粗碗再上蒸籠。見蒸得差不多了,便連籠一道自己拎到了屋後,見石先生和那楊家二爺兩人正對坐在竹林裏的一張矮桌邊,已是開始喝酒了。

楊昊一眼便是瞧見顧早手上端了個正冒著熱氣的籠子過來,怕她燙手,站了起來便要來接。顧早叫他坐了,自己將籠子放在了桌邊,掀開了籠蓋,一陣熱氣蒸騰中,隻見菜汁溢出碗外,碗沿碗底皆是。

楊昊笑問道:“這菜是怎麼一個名堂,湯水如此溢出?”

顧早笑道:“這菜名便正是叫做一塌糊塗。”

楊昊又瞧了眼那蒸籠裏的碗,啞然失笑。邊上那石先生已是取了湯勺先吃了一口,點頭道:“入口其味鮮糯,最妙的竟是這名字,一塌糊塗,看著果真是一塌糊塗啊。”

邊上過來送添碗箸的石娘子笑眯眯看了眼顧早,對著自家丈夫說道:“你家不是有個侄子,前些天來我們家。我說給他做個媒,他卻說自己是個饕餮,娶妻不但要賢,那做菜手藝也需堪比京都廚娘。你侄子雖是個早幾年失妻的,隻是人品樣貌都還好,在京畿外也有個莊子和田地的。我今日瞧見顧家二姐,不但樣貌出色,做菜絕妙,那心思也是巧得很,竟覺得是天造地設的一雙呢。待哪日裏方便了,你再叫你家侄子過來一趟,我也就充當個保媒的。若是真牽成了線,那可是功德一件。”

石先生含含糊糊地應了聲,那楊昊卻是越聽越不對勁,待聽完了,那臉色已是掛了下來,抬眼看向顧早,見她已是被石娘子拖了手往屋裏去了。怕石娘子又在她麵前攛掇石家侄子,心裏便是有些怪異起來,正七上八下地盯著顧早的背影,卻見她驀地回頭,朝自己笑了下。雖不過是個微笑,卻是讓他似吃了個定心丸,一下子通體舒暢起來。

因了明日端午,所以石先生方才便已都放了學生休假,學堂裏的學生們早各自散了去,隻青武因了自家姐姐過來所以還留著。顧早正要叫了青武一道過來與自己和石娘子吃飯,卻是聽見屋後石先生在叫青武過去陪客。青武瞧了眼顧早,見她笑著點了下頭,便也自己過去了竹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