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彼得森換租一間大房子,又雇了兩位雕刻工匠,擴大了加工規模。

就在這時,新的打擊出現了,新澤西州的戒指廠恢複了正常運轉,不再需要他了。這個廠一直是他最大的客戶,斷了這條路,他擴大規模的努力不但白費勁,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

彼得森決定保持現有規模,專門生產訂婚、結婚戒指。

專門生產一種首飾,需要一筆錢,意想不到的是一家銀行常務董事的妻子竟幫了他的大忙。

這個女人曾經讓彼得森加固過她的紅瑪瑙戒指,她對彼得森的手藝非常讚賞,對他的忠厚品質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很滿意,她極力攛掇丈夫貸款給彼得森。

這樣的小額貸款對一位常務董事來說當然不算一回事了,彼得森就這樣“偶然地”爭取到了資金。亨利·彼得森很快用這筆資金建立了自己的基業。

為了突出自己的產品與其他首飾廠家的區別,他將企業定名為“特色戒指公司”。銀行董事的妻子就是彼得森的幸運女神。

藝術為他插上成功的翅膀

“特色戒指公司”創立了,但訂婚戒指的生產由來已久,要想立定腳跟,發展壯大公司,必須有自己企業的經營特色。

怎樣才能闖出自己的特色呢?

經過多方麵的考察,彼得森在訂婚戒指圖案的表現手法上動腦筋。

1948年,彼得森又發明了鑲戒指的“內鎖法”,那是因一次加工引起的。

一個有錢人慕名來找他,那人拿出一顆藍寶石,求他鑲一枚與眾不同的戒指,準備送給一個女影星作生日禮物。

彼得森知道,再在圖案上下功夫是不會有什麼驚人之舉的,唯有在那顆寶石上打主意,隻有改變傳統鑲嵌法。

經過一個星期的研究試驗,他發明了新的鑲嵌方法——內鎖法。

用這種方法製造出的首飾,寶石的90%暴露在外,隻有底部一點點麵積像果實與芥蒂那樣同金屬相聯接。

這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這項發明很快獲得了專利,珠寶商們爭相購買,彼得森沒花本錢就賺了大筆的技術轉讓費。

彼得森不斷地觀察和研究戒指的構造,1955年,又發明了一種新的鑲嵌法——“聯鑽鑲嵌法”。

這種方法是把兩塊寶石合在一起做成的首飾,可使1克拉的鑽石看起來像2克拉那樣大,這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是極具有吸引力的。佩戴天然鑽石首飾已成為可及的事,花不太多的錢,一樣可以取得光彩的效果。

這些獨出心裁的設計所起到的新奇效果,使彼得森的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人員大量增加。

在艱苦的奮鬥中,彼得森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敬仰。可以說“特色戒指公司”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扶搖直上,不能不歸功於彼得森的智慧和發明創造。

到目前為止,“特色戒指公司”的營業額雖然從未公布過,但從曼哈頓的製造廠每年要付45萬美元租金這一點上,可以看出,“特色戒指公司”的境況一定不差。

鑽石大王就這樣一步步走向事業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