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黃興當時到明德學堂工作,隻是以教員身分作掩護,實際上是從事反對清朝皇權政府的各種活動。所以他時時不忘向學生們灌輸反帝愛國思想,一有機會就“借題發揮”。實際上是在議論革命大事。
在以鯉魚作實物上博物課時,他開口就說:“今天同你們講鯉魚跳龍門。”接著指出,中國古時候有些人對動物學也有研究,可惜不夠深入,常常產生錯誤。很早以前,中國人就知道鯉魚從頭到尾有三十六鱗,這隻是表麵的研究。至於所謂“鯉魚跳龍門”,意思是說鯉魚跳過龍門就成了龍。其實經仔細考察,這種神話是極其荒謬的。
黃興又說,原來龍門灘險水急,鯉魚在產卵時總是逆流而上,遊到了龍門附近,便使勁往上流縱躍,跳過龍門以後,還得繼續前進,為繁殖後代而努力。但鯉魚終究還是鯉魚,絕對不會成為龍的。
黃繼續說,隻因為從前造反的人,都想做皇帝,所以編造出鯉魚跳龍門和什麼“龍章鳳姿”、“真命天子”之類的騙人神話,為的不過是個人和家族的榮華富貴。曆朝都是趕走一個皇帝,又來一個皇帝,對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最後,他意有所指的說,法國的革命黨人就聰明一些,他們在革命成功以後,將政體改為共和,實行自由、平等、博愛,再也不要皇帝了,這樣大家才能過幸福快樂的日子……
如此深入淺出的講解,引人入勝,給了青年學生很好的啟蒙教育。另外,一件有趣的事,也可以強而有力地證明這一點。一天,一個同學來到教員休息室,請黃興老師解答問題,順便請他在地圖冊上題字留作紀念。黃即提筆寫了“空悵望,山川形勢,已非疇昔”,末署“近午”兩字,同學們看見了,紛紛拿著地圖請他題字。黃興有求必應,大概給全班同學的地圖都題了字。其中對閻幼甫題的字是“若人如馬亦如班,笑履壺頭出玉關”,閻不解其意,乃詢問老師。黃興解釋說:馬是指馬伏波(馬援),班是指班定遠(班超),壺頭山就在湖南沅陵和桃源相連的地方,馬援曾在壺頭山駐過兵,玉關就是玉門關,班超揚名西域,就在玉門關外。總的是指男兒要立誌報國、衛國。
有一次,黃興、楊性恂、沈迪民三位老師在談革命,談得興趣正濃,學生閻幼甫趨前旁聽。楊老師對閻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你們將來可以坐享其成。”黃則望著閻後麵的楊老師說:“革命恐不會很快成功,他們還是要參加披荊斬棘的。”果然,不少學生後來都參加了革命,其中如黃一歐、閻幼甫、萬定球、寶鎮遠等,還成了重要的軍事骨幹人才。
經過半年左右校內校外的積極活動,黃興在長沙秘密集結同誌,於1930年11月創建華興會,所以華興會與明德學堂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它的主要成員中,有的是明德學堂的教職員,如周震鱗、張繼、蘇曼殊、秦毓鎏、翁鞏、陸鴻達等。有的是明德、經正(與明德掛不同的牌子,實為同一個學校)學堂的學生,如柳繼忠、陳嘉佑、姚宏業、寧調元、蕭翼鯤、張啟漢、胡璞等。還有一些教職員雖未加入華興會,但同情革命,實際參與或讚助華興會活動的有胡元、龍璋、沈建民、王正廷、辜天佑、陸鴻寶等。
華興會成立之初,鑒於知識分子覺醒者日益增加,而會黨人數眾多,且組織較為嚴密,是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因此工作重點主要指向上述教職員與學生兩部分人。
華興會成立後,運動新軍、會黨組織、武裝起義等等都需要經費。黃興為此售賣了長沙東鄉涼塘的祖宗遺產近三百石,張鬥樞在南陽街經營圖畫儀器印刷業務,也先後捐助萬餘銀元,柳聘農、柳繼忠、龍璋、陸鴻逵、彭淵恂等都提供了部分資助。
1904年,黃興與劉揆一、會黨首領馬福益等商議,打算趁西太後該年七十歲生日,全省文武官吏在皇殿行禮朝賀時,預先在拜墊下埋設炸藥,以求一網打盡,讓借觀會之機四方進城集合的會黨乘機占領長沙,作為革命根據地。而準備起用的炸彈與炸藥,就是在明德學堂日籍理化教員堀井覺太郎的幫助下,在該校理化實驗室秘密製造的。
但在籌劃準備過程中,卻走漏了風聲。頑固派王益吾的黨羽劉作楫,亦在長沙辦學堂,劉得知消息後遂秘告王,王乃向湖南巡撫龐鴻書告密。龐為人極頑固,乃收買一會黨作引線,誘捕與黃興關係密切之另一會黨,經嚴刑拷打逼供,事情遂完全敗露。
龐逮捕黃興之公文傳與遊擊隊長熊得壽,熊以公文示求中學堂校長汪德植,汪遂立即告黃興。此時黃的住宅已被軍警包圍,他年幼的兒子黃一歐趕到學校報信,黃才沒有再回自己住處,而是趨避學校附近龍璋的家中,其時已近黃昏,距皇會祝壽僅十日耳。由於軍警追捕甚急,此時長沙全城草木皆兵。龍璋家絕非久留之地,為策安全計,經曹亞伯與聖公會黃吉亭牧師商議,認為這時清遷官吏尚不敢觸犯教會,故由黃牧師乘轎垂簾逕入龍璋之內室,隨換黃興乘轎子經小街而至聖公會後門之一小巷,黃即經小巷進後門入住聖公會樓上,整個過程,極端保密,甚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