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育畢竟是學校教育的重點,明德自始即注重語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語文方麵:本國語文之注重,自不必說;外國語文,如前所述,胡元倓親赴杭州聘請英文教員,並為挽留日文教員,當眾跪請。而科學教育,則遠自日本聘請理化及博物教員,並購置儀器標本,以後複從法國購置最新儀器標本。此外,明德注重實用知識,如商業、銀行,保險等,使不升學之畢業生,出校即能就業。此種不但注重理論,而且注重實用技能,如現在所倡導的“在做中學”,胡元倓能於清末民初即付諸實施,不能不令人佩服其見識之遠大。

群體教育一向為我國教育所忽視,明德注重體育、童軍、軍訓等課程,即為增多團體活動機會。除上課之外,又重視學生課外活動,特別是球類運動,以養成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明德學校在教育目的方麵,樹立了德、智、體、群四育並進的完整教育。

在學製方麵,明德開辦時,正值壬寅、癸卯學製相繼頒布;惟此項學製乃抄襲日本者,修業年限太長,不甚適合國情。所以在實際上,胡元倓多以南洋公學為依據。南洋公學分四院:一為師範院,相當於師範學校;二為外院,相當於附屬小學;三為中院,相當於中學;四為上院,相當於專門學校。而明德學校則先招中學班,繼招師範班,以後又增設高、初等小學,及語文、商業等專修科。其所設中學班原為四年,自民國十五年起,遵照新學製改為高、初中各三年。

明德對於學製的另一貢獻,就是中學六年一貫製的實驗。中學分高中和初中兩級,原為適應不能讀完六年中學的學生而設;若能讀完六年中學,則不分高中和初中,六年一貫,在手續上可免去一次畢業,報考的麻煩,在教學上可免兩次循環,而一直教下去,自然方便得多。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在藍田時曾試辦六年一貫製,成績甚佳。明德亦曾試辦六年一貫製,其成績較分初高兩級者優異甚多,隻可惜沒有作成具體報告,以致未能推廣。

至於教學法方麵,胡元倓在開辦明德之初,即予以注意。傳統的教學方法,多是口頭講演,甚至不顧學生身心狀態,一味注入。胡元倓深知其非,所以對於理化、博物等課,特別注重觀察實驗。明德開辦第二年,為開辦理化博物選科,胡元倓親至上海購置理化儀器及博物標本,以後又從德國增購,繼續充實教學設備。語文科目,在過去教學上用到的器材較少,但胡元倓注重圖書設備,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如英文教學法是:先將全文念一遍,次用中文述其大意,然後用英文及中文解釋生字難句,分析文法,最後再用英文講述全文大意。因此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既完整而又深刻。這在過去,可說是很好的英文教學法。

關於教學方法的研究改進,胡元倓在國民黨參政會曾提建議,主張實施《中國新教學法》。該案之決議為:李氏卡片教學法確有優點,應積極推行,一麵增設實施班校,一麵訓練師範生,並應設置卡片教育法研究機關,繼續進行研究,並編輯小學生讀物,以便利卡片教學法之推行。

他經營明德學堂近40年,明德中學與天津南開中學齊名,享有“北有南開,南有明德”的殊譽,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蔡元培說過:“今觀宣勞黨國之同誌,出於明德者甚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解放前,明德學校培養學生近萬名,養成了“堅苦真誠”的良好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