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根革命”
在20世紀80年代來臨之際,美國國內長期持續存在的滯脹現象在兩次能源危機的衝擊下,已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美國民眾因生活水平的急劇下降而怨聲鼎沸。與此同時,曾以霸主自居的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也江河日下,它不僅不能遏止蘇聯的擴張,甚至對古巴、越南、伊朗等小國也奈何不得。因此,有許多人哀歎美國在國外的所作所為“已失掉一個大國的形象,也失掉了運用力量和施加影響的手段。”
在此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美國的社會思潮與政治氣氛發生了引人矚目的深刻變化:那些讚成根據凱恩斯主義以發展福利國家的自由派日漸失勢,以中產階級為社會基礎的保守派的力量則不斷加強。保守派們要求削減稅收和社會福利,結束政府對經濟事務的幹預,使美國重新繁榮,既無通貨膨脹,又無失業之虞;在對外政策方麵,他們持一種強硬立場,希望重建日益削弱的美國軍事力量,恢複在越南戰爭前美國的霸主地位。共和黨人羅納德·裏根就是借助這股新的所謂“理想主義的保守主義”思潮而登上總統寶座的。
1911年2月6日,裏根出生於伊利諾斯州坦皮科鎮。他的童年是帶著鄉土氣息度過的。他在自傳中說到:“我生下來就尖聲叫嚷,把臉“裏根革命”在20世紀80年代來臨之際,美國國內長期持續存在的滯脹現象在兩次能源危機的衝擊下,已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美國民眾因生活水平的急劇下降而怨聲鼎沸。與此同時,曾以霸主自居的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也江河日下,它不僅不能遏止蘇聯的擴張,甚至對古巴、越南、伊朗等小國也奈何不得。因此,有許多人哀歎美國在國外的所作所為“已失掉一個大國的形象,也失掉了運用力量和施加影響的手段。”
在此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美國的社會思潮與政治氣氛發生了引人矚目的深刻變化:那些讚成根據凱恩斯主義以發展福利國家的自由派日漸失勢,以中產階級為社會基礎的保守派的力量則不斷加強。保守派們要求削減稅收和社會福利,結束政府對經濟事務的幹預,使美國重新繁榮,既無通貨膨脹,又無失業之虞;在對外政策方麵,他們持一種強硬立場,希望重建日益削弱的美國軍事力量,恢複在越南戰爭前美國的霸主地位。共和黨人羅納德·裏根就是借助這股新的所謂“理想主義的保守主義”思潮而登上總統寶座的。
1911年2月6日,裏根出生於伊利諾斯州坦皮科鎮。他的童年是帶著鄉土氣息度過的。他在自傳中說到:“我生下來就尖聲叫嚷,把臉憋得發青,父親對我的降生雖然很高興,但不喜歡我又哭又叫,把我的屁股打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因此父親送給我一個‘荷蘭仔’的綽號。”幼年的裏根經常跟著母親到鎮上參加文娛活動,因而從小就對戲劇、電影產生了興趣。當時,他的家境並不富裕。在鞋店當店員的父親,為了實現發財致富的美夢,帶著全家走遍伊利諾斯州,從坦皮科到蓋爾斯堡,從蒙默思到芝加哥西部的迪克森。裏根從小就幫母親幹活,還打零工賺錢補貼家用。上中學時利用暑假去公園當水上救生員,攢了400美元作為學費,半工半讀。1932年他在隻有250名學生的尤利加學院取得學士學位。他畢業時恰值經濟大危機,找不到職業,暫時隻好繼續當救生員。他一共救起77人,其中許多人不但不感激他,反而找上門去責罵他,說他們並未遇到危險,裏根隻是為了要表現自己,硬把正在遊泳的他們拖出水來。裏根自己後來也承認,他玩過一些花招,例如向水裏扔小石頭,嚇得遊泳的人以為有水蛇或老鼠,不得不向他求救。
裏根雖然很聰明,學習成績卻向來平平。他自小喜愛運動、冒險,遊泳和打球的興趣甚至超過學習的興趣。此外,他能說會道、口才出眾,又有很強的組織能力,這使周圍的同學望塵莫及。憑著這些特長,裏根在大學一年級時就被選為學生自治會主席,他還擔任學生報紙《飛馬》的記者、班級年刊的特寫編輯以及戲劇俱樂部的演員。在大學畢業後,裏根雖然迫不得已地又幹起了水上救生員的工作,但他並不甘心,時刻準備著另謀出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之後,他被艾奧瓦州(一譯“衣阿華州”)的一家廣播電台錄用為體育節目的播音員。1937年5月,裏根又順利地進入好萊塢,從此開始了他前後20年的影壇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