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二十年代的繁榮(4)(2 / 2)

不管在什麼地方,新三K黨隻要有了力量,就總是拚命抓取政治權力。在其勢力強盛的幾個州,三K黨控製了州長和議員的選舉。有5位國會參議員和4位州長,是三K黨徒。它還滲入美國的兩大政黨。

1924年,它在科羅拉多州的共和黨初選活動中獲勝,選出了一位州長,幾位法官和縣長、若幹名州議會議員以及丹佛市的警察局長。在亞拉巴馬州,它指責老資格的參議員奧斯卡·安德伍德是“猶太人、老笨蛋和耶穌會候選人”,以一個接受了三K黨金字鐫刻終生黨籍的人將他替換下來。在1924年的大選中,它使共和黨人對它保持沉默,使民主黨人分裂為兩派,以543票對542票做出不提及三K黨的表決。1925年8月8日,5萬名三K黨黨徒還在華盛頓的賓夕法尼亞大街遊行了三個半小時。

但是,新三K黨趨於衰落甚至比它得勢還更迅速。它遭到它所攻擊的那些少數民族集團的反擊;各地自由主義者、進步作家和記者、政治家、牧師和其他公眾發言人都對它大加撻伐。印第安納州的三K黨頭目戴維·斯蒂芬森因綁架和強奸一名女秘書並造成她的自殺而受到審訊,他於1925年11月被判定犯有二級謀殺罪,並被判處無期徒刑。

而他的密友傑克遜州長被控告受賄。不出一年,三K黨的聲勢便一落千丈,到20年代末已無力興風作浪了。

有很多美國人雖然對新三K黨深惡痛絕,但卻也接受了它的信念,認為美國應歸那些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老牌美國人所有,擔心共和政體會被來自東歐和南歐的移民浪潮衝垮。在20年代,國會先後三次通過立法,嚴格限製外來移民的入境。1921年的移民法將接受來自西半球以外的移民總人數限定為35.7萬人;1924年的移民法則實行配額製度,對“老”移民和“新”移民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1929年的移民法又將每年接納外來移民的總人數減為15萬人。此外,還有勞工部作出的許多裁定,對任何一個成為“公眾負擔”的人均加以排斥。再加上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結果使來自舊世界的移民在30年代僅有3.5萬人,而且在這10年中,外國裔返回原籍故鄉的,比來到美國的要多將近10萬人。

20年代初,重農的美國還贏得了一場意義重大的勝利:禁止“製造、出售或轉運足以致醉之酒類”的《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從1920年1月起開始生效。禁酒使得那些信仰基督教新教的農村能夠強迫城市裏那些“新美國人”接受它飲食有節製的生活方式。有一位“禁酒派”人士宣稱:“隻有使用農村思想感情和鎮區道德風尚的純淨溪流,來衝洗城市糞坑以免文明受到汙染,我們這個國家才能得救。”人們普遍認為,酒精會助長暴行,增加工傷事故。而公路上越來越多的汽車更顯示了醉漢駕車的危險性。亨利·福特說:“我們這樣快速度地駕駛汽車,操縱複雜的機器,而大家都要活下去,這就不可能同酒打交道了。很多禁酒派人士稱頌《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是文明向前發展的一座裏程碑,期望通過禁酒運動,消除美國的貧因與犯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