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進步主義改革的退卻與複活(3)(1 / 2)

伍德羅·威爾遜是南部長老會一位牧師的長子,1856年12月28日生於弗吉尼亞州的斯湯頓。他曾經當過律師,但時間甚短,收入不豐,便棄而從事教育。威爾遜於1886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先後在賓夕法尼亞州布林馬爾學院、康涅狄格州韋斯利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講授政治學、法學和曆史學課程。1902年,他就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威爾遜最初蜚聲全國,是由於他的著作,尤其是最早的那本《國會製政府》(1885年),該書批評行政機構的軟弱無能和國會的缺乏效率,讚美英國的議會製度。

威爾遜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期間,與該校的特權現象鬥爭,試圖進行各種民主製改革。普林斯頓原是一所校風嚴肅樸實的長老製教會學院,後來變成了有錢人家子弟的安樂窩。他著手實施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希望把這所古老的大學改造成充滿活力的高等教育的樣板。

他拋棄普遍的課堂教授方法,讓教員指導學生小組閱讀;他改組了大學各係,並重新規定了必修課程。威爾遜還試圖改造那些貴族式的大學生俱樂部,要想使它們成為較有平民性的各個宿舍集團。他極力主張實行新的獎學金製度,這樣以來,入學新生人數一度有所下降,因為那些不肯勤工儉學的學生改報了其他院校。1907年他建議各學院分別設立食堂並取消學生自己結夥辦的餐廳,這受到富裕校友的抵製因而作罷。不久,威爾遜辭去了校長的職務。但是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改革受到輿論的讚譽,他成了教育界維護民主、反對特權的鬥士。

1910年7月,在《哈潑斯周刊》雜誌主編和出版商喬治·哈維的極力勸說下,威爾遜同意競選新澤西州州長。哈維所看中的是威爾遜可能的保守思想;威爾遜曾譴責過“農民聯盟成員們頭腦粗魯無知”,他是一位反布賴恩派民主黨人,直到1909年1月還自稱是“‘開放性企業’的猛烈袒護者”。在該州民主黨機構的支持下,在1910年9月舉行的提名會議上,威爾遜在第一輪投票中就當選為州長候選人。在接受州長提名的演說中,他聲稱不受民主黨黨魁左右,從而給改革派留下深刻印象。在投票時威爾遜以超出共和黨對手5萬多票的票數當選為新澤西州州長。在擔任州長期間,威爾遜采納了進步派的改革主張,向黨魁們宣戰,發誓要像割掉肉瘤那樣向他們開刀,促使州議會通過了多項改革議案。其中包括實行直接由預選提名的選舉製(以杜絕各政黨內有人操縱候選人提名事宜);改革選舉團製度(以免有人在投票時往票箱塞入假票);加強對公用事業的管理(規定其收費及服務質量的標準),還通過一些勞動立法和反托拉斯法。不出一年,威爾遜就拋棄了那幫黨魁,摧垮了邪惡的“吉姆”·史密斯的勢力,同哈維斷絕了關係。如一家報紙所言,“蓄長發的書呆子教授把黨魁之流搞得狼狽不堪”。到了1912年,威爾遜便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一位主要競爭者。在6月召開的巴爾的摩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一開始眾議院議長、來自密蘇裏州的錢普·克拉克擁有較多的支持者,但其得票始終未能達到法定的2/3多數,在最後進行的第46輪投票中,威爾遜才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因此,1912年的總統大選成為塔夫脫、羅斯福和威爾遜的三方角逐,但實際上隻不過是羅斯福和威爾遜的兩方爭雄而已。競選開始後不久,塔夫脫就知難而退了。他寫道:“我有時在想,作為一位總統候選人,我最好還是棄權不當。這個國家有許多人不喜歡我。”並非選民們不喜歡塔夫脫本人,他們不支持他主要是因為他的保守政見與當時的改革潮流相違背。塔夫脫除了在接受共和黨提名時說過幾句話以外,再沒有進行過什麼演講,他當時采取了觀望的態度,以至於人們似乎感受不到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存在。

由於共和黨人在塔夫脫和羅斯福之間發生分裂,民主黨人威爾遜實際上已胸有成竹、穩操勝算。然而,這仍然是一場生氣勃勃、扣人心弦的競選運動。羅斯福一如既往,發揮他善於辭令的特點,以富有進取心的大膽攻勢喚起聽眾的熱情。布賴恩說:“羅斯福的觀點都是從民主黨那裏剽竊來的”,羅斯福則駁斥說:“此事屬實,我就是抄了,但他們那些適用於精神病患者收容所的思想我卻沒有抄襲”。羅斯福把塔夫脫比作是長著土撥鼠腦袋的笨蛋,同時輕蔑地把威爾遜的反托拉斯主張視為幼稚可笑的農民意識而予以否定。

在整個競選過程中,威爾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維敏銳、激情洋溢、談吐高雅、妙趣橫生。他是虔誠的長老會教友,認為每個人要為其所作所為對上帝負責;他深信,隻要國家保護和鼓勵競爭,經濟學的自由放任原則就會發生作用。他認為國家應像賽跑中的裁判那樣,規定那些參賽者在起跑時就享有公平的條件,也應像警察那樣,決心使賽跑者不亂搶跑道。威爾遜憎恨經濟和政治生活中的腐敗現象,信仰人民民主,主張製訂防止工業弊端的規章,就此而言,他是一個進步派。在波士頓年輕有為的律師路易斯·布蘭代斯的幫助下,威爾遜在他的競選綱領中提出了“新自由”的理論,向羅斯福的“新國家主義”挑戰。羅斯福認為,大企業必然會有的,它對高效生產起很大的作用,應維持現狀,但必須按國家的要求進行管理。威爾遜則認為,企業龐大不是好事,政府有責任解散大企業並鼓勵競爭。而民主黨的計劃,將保證一種自由的經濟,並維持一個自由的政府。他聲稱:“自由人不需要保護人。”他對聽眾說:“我們的綱領是自由綱領,而他們是統製綱領。”在威爾遜看來,有必要打破壟斷組織,恢複自由競爭,隻有這樣,有抱負的企業和個人才能湧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