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艱苦歲月(4)(2 / 2)

後來,海明威又杜撰了另外一個說法,說是男性味十足的格雷絲懾服了她那怯懦的丈夫,並促成了他的自我毀滅。

海明威寫《大夫和大夫的妻子》的時候,格雷絲被描繪成偽善、專橫而又遲鈍的女人。

另一本小說《我把我自己打翻在地》中,格雷絲燒毀了丈夫珍藏的石斧和印第安箭頭。而實際上這些都是他杜撰出來的故事,埃德自殺前始終保存著他的收藏品。

1951年,母親去世後,海明威內疚地回憶起有關他母親的美好往事。像大多數為人之子一樣,他既尊敬自己的雙親,但也對他們的主要缺點認識得極為敏銳深刻,格雷絲自私成性,埃德固執己見。

一眨眼,海明威到了21歲生日,這個時候父親在橡樹園的家中,而其他家庭成員則都在夏季別墅中。海明威的好友布倫伯克也趕來慶祝。

為了讓自己的21歲生日過的更加有意義一些,海明威向母親請求,允許他到一條從舊金山開往橫濱的輪船上當司爐。

布倫伯克也在一旁幫腔,說得天花亂墜,說這次旅行會給海明威提供不可估量的好素材。

但是不管他們怎麼說,格雷絲就是反對,她要海明威上大學,結果宴會不歡而散。

種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就好比一戰時期的歐洲濃雲緊密的那個火藥桶一般,隻要一個小小的火星,就能夠將它徹底的引爆。

幾天之後,一件小事終於觸發了積蓄已久的矛盾。

那天,海明威的妹妹和鄰家的女孩要在半夜舉辦一場野餐會,厄休拉和鄰家女孩當天下午就把遊艇駕到岸邊裝上食物和必需品。

她們邀請海明威和布倫伯克一起參加,好保護她們的安全,當然,這個計劃是女孩們私下進行的,事先並沒有得到各自父母的許可。

晚上的時候,大家還是像平常一樣在家中睡覺,到了半夜,他們就偷偷地溜了出來,生起營火。

布倫伯克負責彈琴,其他的人唱歌,一邊吃東西,一邊談笑,在湖水邊淺水處洗澡遊泳。

快到臨晨三點的時候,她們才熄滅營火,劃著小船。在湖上他們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尋找他們。

原來鄰家女孩的母親半夜起來發生女孩的床上空蕩蕩的,女仆哭泣地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主人,她跑到海明威家裏大吵大鬧,說他勾引女孩。

當海明威一行人回來的時候,兩個男孩被鄰家女主人當場責罵了一頓,因為他倆年紀比女孩們要大。

格雷絲被這件事情氣的暈死,她把海明威劈頭蓋臉地罵了個狗血淋頭,斥責了他這三年來所犯下的種種“罪過”,包括不敬。懶惰、享受、寄生、嫁戲、自私、腐化、反對宗教等。

“除非你改邪歸正,不再遊手好閑,依賴別人,揮霍錢財,追求享受;不再泊頭粉麵,勾引和玩弄無知少女;不再忘記對上帝和你的救世主應盡的職責。否則,隻有徹底墮落這一條路,隻有你學好了,不再給媽丟臉了,才能再進家門。”

盛怒之下的母親認為海明威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前途一片黑暗,遲早也要墜入地獄,她要把他解救出來,盛怒之下將他逐出了家門。

海明威的父親雖然遠在橡樹園,但是對於夏季別墅中的家庭矛盾他還是十分關注的,知道了海明威被母親逐出家門的消息之後,父親持的態度是支持。

父親的理由是海明威不能再遊手好閑,等他找到了工作,變得懂事之後,他會親自把孩子接回來。但是在這之前,海明威必須要先離開夏季別墅的家。

在海明威的父母心中,這個兒子一直都是他們家族的恥辱,他是唯一一個沒有上過大學,唯一一個沒有正經工作,唯一一個公開飲酒,又書寫內容猥褻不堪入目的書,唯一一個改變宗教信仰,企圖叛離橡樹園傳統的人。

海明威有膽量麵對戰場上的槍林彈雨,卻沒有勇氣應付母親的責難。他尊敬父母,卻因與他們的思想格格不入而痛苦。

無奈之下,海明威隻能痛楚的離開了密執安州的夏季別墅,遠離了那個承載著太多快樂回憶的“聖地”,回到了芝加哥,開始了脫離家庭後完全獨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