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祭祖之日(2 / 2)

各國家使臣,國內重臣,均派出自己的年輕俊彥上前向秦皇祝酒,當然亦向小九祝酒。他們來到這裏著實有些鬱悶。雨花皇國的公主們都是秦皇未來的兒媳婦,他們當然不敢越矩。猛然之間出現了一位端莊秀麗,傾國傾城的大秦九公主,怎能不讓這些少年癡狂。

酒宴就在各人不同的心思中進行著。這時大秦北部的鑲族少主站起身來向秦皇祝酒,“鑲族族長吳心翔恭祝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但是吳心翔之後並沒有向九公主祝酒,反而站定後說道:“皇帝陛下,臣本不該在喜慶之日奏事,但此事刻不容緩,臣非借秦皇大典,也難以進京。請皇上容臣稟明。”

秦皇說道:“愛卿有何事待晚宴過後單獨向朕稟明,先暫且用宴。”

本來老道一點的政客肯定明白秦皇不想在這種時候處理政事,最好借坡下驢了。但是這位年輕的族長顯然沒有這種經驗,他依然提高聲音說道:“陛下,此事必須現在稟明。”周圍漸漸靜了下來,看向龍椅方向。

秦皇臉色有些不悅,但是礙於各國使者,也不好發作,他隻好說道:“既然如此,愛卿請講。”

吳心翔說道:“諾。我鑲族隸屬大秦帝國,但臨近的烏特蠻國近期卻屢屢侵我土地,殺我同胞。臣曾請北方軍團護衛安全,卻遭拒絕,臣懇請陛下明鑒。”

烏特王國的使臣此時也出列說道:“我烏特王國亦與大秦為友好鄰邦,絕無可能做出此事。請皇上明察。”

守衛帝國北疆的正是二皇子,也是當今太子。而三皇子是在二皇子之後的太子繼承人,三皇子不聰慧但絕不蠢笨。他也出席說道:“吳族長所言亦有可能,二哥在北疆向來沒有建樹,難保一時失察,使別國趁虛而入。請父皇明察。”好吧,就三皇子的這幾句話來說,他就是蠢笨。坐在一旁的汪珍珍心中罵了一句:“蠢貨!”

秦皇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三皇子的幾句話更是火上澆油。他竭力壓製住自己的情緒向吳心翔問道:“依愛卿之見,此事該當如何處理?”

“既然帝國北方軍團不管我們,臣懇請陛下,準許我們鑲族組建自己的軍隊,保衛家園。”吳心翔這個毛頭小夥又說出了秦皇忌諱的話題。

鑲族所在之地是帝國最北疆,背靠北大洋。生存條件較大秦其他地方而言最為惡劣。開國皇帝郭漓火將戰爭中的叛臣及敗軍全數流放至此地,並設立北方軍團,一方麵防備鄰國,一方麵防備流放之人。並立下鐵律,叛族之人永不可擁有軍隊。這些叛族經過長期的生活融合,最後在一千四百年前形成了鑲族。歲月流逝,雖然叛族的字眼已漸漸被人們淡忘,但鑲族不可有軍隊的鐵律卻依然被堅守了下來。

皇帝此時帶有怒氣的目光掃視全場,目光所及,人人低下頭顱。隻有郭清河還在出神地看著吳心翔,若有所思。

“七皇子!你有什麼想法?說來給朕聽聽。”皇帝說道。

郭清河楞了一下,起身整理了一下儀表,走到大殿中央,道:“兒臣以為,鑲族實為我大秦一族。北部之地,決不可為異族所得。兒臣讚同北部軍團出兵維護,如北部軍團兵力不足,兒臣亦讚同鑲族立軍。”

皇帝聽到這裏再也無法忍受,他霍然起立,怒道:“逆子,竟無視祖宗法度!出此大逆之言!給我滾回瑾繡宮,一年不準出宮半步!”小九正想求情,被皇帝打斷:“九公主!亦禁足五天,一年之內不準踏足瑾繡宮!哼!”說罷,皇帝拂袖而去。

郭清河緩緩起身,苦笑著轉身向勤政殿外走去。殿內,三皇子略帶譏笑地看向郭清河,而烏特王國的使臣則也幸災樂禍的看著手足無措的年輕族長。郭清雅和李雨馨則都擔憂地看向郭清河的背影,半晌,她們同時追出了殿外。眾人再無心晚宴,秦皇大典草草收場。

郭清河站在勤政殿外,看著長了青苔的漢白玉階梯,回想起當初薛瑾妃仙逝的那個夜晚,他就是這樣慢慢帶著母親走回了瑾繡宮。

郭清雅和李雨馨追到郭清河背後,卻都不知道說些什麼。

“你們不用擔心,我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七皇子了。”郭清河說完,回頭對兩位少女一笑,獨自一深一淺地向瑾繡宮走去。

隻留下站在雪地中的兩個如花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