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祭祖之日(1 / 2)

“承祖之基業,舉國興隆,福澤後輩......稽首!”秦皇站在天壇中央大聲誦讀祭文,在秦皇令下,在場之人包括守衛在外的禦林軍士兵全部跪地行三跪九叩大禮。

太廟的格局就如一個天井,除南麵為入口外,其他三麵均為靈堂,其中存放列代皇帝的靈位及掛像。再往外則是大了一圈的天井,存放刻有列代皇帝的功績的碑文及榮耀品。在兩方天井中央的一大片空地上,矗立著天壇,天壇雖大,但隻有一個塑像,即在場皇子公主包括皇帝的共同先祖,開國皇帝郭漓火。

太祖曾說過:“如子孫後代,公德可超越朕者,亦可與朕同列。”

可是兩千多年過去了,無一位皇帝自認可超越太祖,所以太祖依然孤獨的站在天壇中央接受祭拜。一如生前,俯瞰這片土地。

稽首完畢,儀式如常進行,半晌,儀式畢。皇帝宣布各位皇子和公主可以自由組隊由內至外參觀太廟,太廟之中有很多供職的解說員,這對於這些新生代皇子公主們來說,不啻於一場愛國主義教育。

皇帝宣布完畢之後走下天壇,先一步返回皇宮。很快,皇子公主們都起身各自找到搭檔一起遊覽了起來。

天上慢慢飄起了雪,天壇周圍隻剩下了兩個人影久久矗立,郭清河和郭清武。他們站在南北兩邊凝視著開國皇帝的塑像目不轉睛,似乎思緒已經回到了那戰火紛飛,大秦立國的崢嶸歲月。在他們背後的回廊上,李弋欣和李雨馨同樣矗立著,透過漫天飛舞的大雪凝視著披霜而立的兩個男人,眼眸中滿是柔情。

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內部的天井已無人蹤,兩位公主不約而同的脫下身上潔白的狐裘,向心中的皇子走去:“該回宮了。”她們說道。

郭清河回身看了看小手凍得通紅的少女,笑了一笑,將狐裘披回了少女的身上,兩人一前一後向大門走去。在門口,郭清河看到了並肩而行的五公主和四皇子,這次郭清河卻沒有盯著五公主,他的眼光與四皇子輕輕交錯,兩人相視而笑,繼而踏步邁出了大門。

四皇子走向自己的座駕,他沒有像其他皇子一樣坐車,而是騎了一匹俊秀的軍馬。軍馬四蹄包鐵,身披馬鎧,英武非常。

郭清河卻連馬都沒有,隻身步行,兩人都頂著風雪消失在大道之上。

同乘一車的兩位公主卻也沒有像往常一樣打鬧,靜靜的看著男子的背影,她們的馬車也緩緩朝著皇宮駛去。

當晚,還是勤政殿。

晚宴開始,按照大秦的習俗,晚宴要較午宴更為正式。秦皇大典的午宴一般隻有前來的各位公主及夠資格的皇子出席。而第一天晚宴則還有來自各國的使者以及國內重臣及其家眷。

郭清河走入勤政殿時,晚宴已然開始了。他隻好不引人注目地走向角落的一個席位。眼尖的小九卻一眼看到了他,“七哥。”小九歡快地向他走來。

小九長相甜美,在皇帝麵前又憨態可掬,甚得皇帝的寵愛。所以秦皇大典這種不是太正式而又很有影響的晚宴,秦皇也帶著這位大秦九公主出席。其實秦皇未嚐不是想在來賓中為這個寶貝女兒尋得一位如意郎君。

郭清河麵帶笑容的想回應小九,但是還沒等他說些什麼,秦皇宏鍾般的聲音卻已傳來:“小九,回來!”小九隻能無奈地給了笑容凝滯的郭清河一個充滿歉意的眼神,轉身走回了秦皇的身邊。

郭清河麵無表情的在公主們的疑惑和皇子們的譏笑中坐下。很多公主不明內情,紛紛詢問身邊的皇子,在聽過皇子們的解釋後,也帶著一絲同情的望向郭清河。

郭清河沒有任何反應,隻是麻木地自斟自飲。

“列位,朕歡迎各位來參加我大秦的秦皇大典。請滿飲此杯。”說罷一飲而盡。

全場起身,齊聲道:“諾!”亦滿飲杯中之酒。

“朕身邊是我大秦最美麗的九公主,郭清雅。亦已到了豆蔻年華,宮中傳言朕的這位公主是‘大秦之花’,在這大殿之上也可說與‘雨花明珠’交相輝映啊。能得遇此景,各位也不枉此行。朕的這女兒從小受寵,眼光非常之高。能入小女法眼者,真可謂我大秦不世之臣啊。”秦皇也不說破,隻管坐下。小九站立在千人目光之下卻無絲毫怯意,道:“父皇謬讚了。”說罷緩緩落座。

“小九,你長大了。”郭清河內心感歎道。

小九在上麵向下看,看到雨花皇國公主中有一位少女盯著自己的七哥目不轉睛,她看看七哥,再看看少女,來回巡視。小臉帶上一絲曖昧的笑意,心中卻也有些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