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我要探索是什麼?”“我尊重的是事實!”(2 / 2)

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仿佛使我們看到了廣大醫務人員高擎白求恩的旗幟,一往無前地向前出擊,在戰鬥!他們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深深愛戴,人們發自肺腑的語言表達了對醫務人員的尊敬與熱愛:“白衣天使是最可愛的人,最可敬的人!”

“天使之美,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何謂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麼在這場防治“非典”戰鬥中,白衣天使的行為、形象則是對美的詮釋:美是生活實踐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能夠喚起人們歡悅而肅然起敬的情感體驗。白衣天使敏捷的動作,嫻熟的技巧,準確的操作,及時的救治,繪製了一副副精美佳作:全市人民齊心合力,團結一致,小湯山僅用八天就建成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非典”專科醫院,人民子弟兵接到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主席命令迅速組成1200名醫務人員隊伍,他們來不及告別親人直赴小湯山醫院,接收救治任務。北京市各類型醫院開辟了幾十個專治“非典”的戰場,廣大醫務人員踴躍報名開赴第一線,有的夫妻同時上戰場,有的妻子告別丈夫,告兒女,告別老人…….白衣天使簇擁在鮮花海洋中,高擎著“救死扶傷”旗幟奔赴前線,在沒有硝煙的戰場裏,在各自崗位上盡心盡責地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他們與“非典”零距離,以生命奉獻給人民。到目前為止,在已確定的“非典”患者中醫護人員占首位,因為他們與患者接觸最早,他們與患者距離最近,他們與患者接觸頻率最高。麵對如此艱辛而風險極大的戰鬥中,白衣戰士的精神境界卻如此之高尚:他們是戰士,不僅上前線,還要到重症病區,即使被病魔擊倒,也要繼續戰鬥;他們是鬥士,明知病魔頑固而狡猾,偏要麵對麵地較量,定要製服於它;他們是勇士,任何艱難險阻也難不倒,依然是昂首迎旭日,戰場傳笑聲,個個顯得比以前更美麗,他們自豪地說:“天使之美,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李曉紅,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驅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悲壯之美的生命絕唱!今年3月25日,李曉紅接診全院首例“非典”患者,作為同行的丈夫考慮近來妻子很疲勞,勸她休息幾天,李曉紅說:“我是一名醫生,怎能臨陣脫逃!”多麼蕩氣回腸,擲地有聲!李曉紅被感染後,領導、同事和親人無不為她的安危焦急、擔憂,可李曉紅鎮定自若,隨著病情加重,連說話都十分困難,院裏決定轉院治療,她想到是他人,十分艱難地說:“我能抗得住,還是先轉病情更重的患者吧!”在李曉紅最後的日子裏,意識到自己的時間不多時,考慮的依然是醫生的責任,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在與病魔作最後的抗爭。4月l5日,李曉紅生命垂危,無法用語言表達,就拿著筆顫抖地寫道:“我不能講話了,但我要用筆記下自己對病情的感受,為救治非典患者作參考。”這一天,李曉紅以驚人的毅力艱難地寫下自己的病情的體驗和分析,累計千餘字。李曉紅犧牲在抗擊“非典”的征途中!強忍失去妻子的悲痛,李曉紅的丈夫流著淚水對記者說;“我妻子在九泉之下是無悔的,她是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而去的——”這是白衣天使的生命絕唱,展示了白衣天使的壯美之舉!他們有一種忘我的服務叫犧牲;有一種無畏的犧牲叫勇敢;有一種超人的勇敢叫付出;有一種無私的付出叫利他;有一種至鈍的利他叫真情;有一種相托的真情叫忠誠;有一種前仆後繼的行為叫必勝,他們的美,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

“我要探索是什麼”探索的是科學之真;“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這是倫理之善;“天使之美是由我們創造出來的”這是情感之美。在這場抗擊“非典”戰鬥中,廣大醫務人員自覺自願地塑造了真、善、美的和諧統一的高輝形象,是對《醫療行為與人文精神》的最好理解與體現,也是對醫學人文精神的最好發揚。

醫務人員還在不斷地塑造自己,還在不盡地戰鬥,不斷地奉獻,他們才不愧是時代最可愛的人,最可敬的人!才是名副其實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