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我要探索是什麼?”“我尊重的是事實!”(1 / 2)

在抗“非典”鬥爭中,廣大醫務人員湧現出一批批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模範人物,為人民再立新功,其中一位最傑出代表則屬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

鍾南山是院士,也是鬥士。在廣州,今年一二月份“非典”已成“氣候”,大有蔓延之勢,形勢非常嚴峻,當時的權威部門說“問題不大”“非典是可以控製的”鍾南山麵臨如此嚴重局麵,不管什麼“光環”,大膽直言:“非典”明明傳染力極強、毒性極大、死亡率高,怎麼能說問題不大?他奮然提出要戰勝“非典”光靠我們是不成的,要依靠兩個合作:其一全國病源預防方麵的協作;其二,加強國際合作,吸取各國之長,這就必須增加透明度,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果然,病源學的協作上碩果累累,4月20日香港醫學院與八家有關單位合作,分離出冠狀病毒,僅僅3個月的國際合作,就找到了冠狀病毒基因序列,為檢測“非典”提供了科學依據。

今春二三月“非典”蔓延勢頭嚴重,已是全人類疾病,涉及30多個國家,有人說“不必聲張”,鍾南山發出不同聲音:“不容樂觀,沒有理由說問題不大”;權威人士說已得到“有效控製”,鍾南山針對此言,隻能說是“得到有效遏製”;權威部門又提出“非典”是衣原體感染所致,並有五例屍解病曆為例,鍾南山不相信這個結論,提出為什麼傳染力那麼強,衣原體是病原體靠不住,但又不知究竟是什麼,他說:“我要追求真理,科學工作者就應該注重事實!”

鍾南山敢於直言,敢於懷疑,勇於追求真理,“我要探索是什麼?”一位67歲的老人承受著巨大壓力,他自信:一個學者最寶貴的是事實,而不管什麼“光環”,給我也這麼做,不給也照樣做!這是科學家的胸懷,嚴謹的科學風範,多麼令人尊敬!“非典”在廣東蔓延最嚴重時刻,鍾南山提出:“將全省最危險的病人轉送到我所”三月底、四月初廣州呼吸病研所是最艱苦的時刻,監護病房六位醫生有四位被感染病倒了,鍾南山講:“呼研所是一個堡壘,這個堡壘不能丟!”因勞累過度,鍾南山也病倒了,麵對戰友倒下,心裏也難過,但更促使鍾南山及其戰友們以更大動力去鑽研,加倍監測,醫治好了戰友,又重新戰鬥。終於,呼研所將病死率控製在3.6%以下。

今年五一節之際,鍾南山獲得“五一勞動獎章“,他說,“獎章意味著讓我做更多工作,更應該奮力去拚搏!”

鍾南山是醫務人員中最傑出的代表,代表著我國醫務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許多醫學專家、學者參加了我國乃至國際抗“非典”的洪流,他們與世界許多科學家一起呼喊出同一聲音:“忘掉諾貝爾獎“、“忘掉專利“、“忘掉論文”為廣大人民的利益,為探索科學之真英勇奮戰,不倦戰鬥!經過數月艱苦卓絕的努力,5月23日深圳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和香港大學宣布SARS病毒溯源研究獲得重要進展,從6隻果子狸標本中分離出3株SAS樣病毒,進一步的基因分析證明了動物SARS樣病毒是人類SARS病毒的前體。這項研究成果為進一步闡明人類SARS的源頭及傳播鏈提供了重要依據。科學研究工作仍在不倦地進行著,這種為科學之真苦苦地探究是人類的希望所在,他們才是“天使”,才是真正的英雄!

“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

在抗擊“非典”的日日夜夜,白衣天使以艱苦奮戰、愈戰愈奮的精神,踐行著《希波拉底誓言》和《南丁格爾誓詞》,以“救死扶傷,防治疾病,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信念,書寫著醫學人文精神的光輝篇章:

我是人民醫生,我是一名護士,應該衝鋒在前,明知感染上病魔,心中隻有一個信念:“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這就是戰鬥!”“這裏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此時,請戰書、人黨申請書紛至遝來;老將出馬,重上戰場;戀人們一再推遲婚期;年輕父母將子女丟下;千萬名白衣天使義無反顧地直奔戰場。解放軍302醫院74歲老教授薑素椿奔赴第一線,與“非典”鏖戰,不幸感染上了“非典”仍樂觀與病魔拚搏,以身試驗用“非典”患者恢複期的血清治療,康複後又重返前線;廣州一名護士突破家人阻攔跳窗直奔抗擊“非典”第一線,可謂“千金難換白衣心”;就在疫情愈演愈烈之時,處在最前線的廣州中醫醫院二沙分院護士長葉欣超負荷、緊張地工作,在病房那穿梭忙碌的身影和對“非典”患者春風般的關切與撫慰:“這裏危險,讓我來吧”多麼鏗鏘有力的聲音,終因過度勞累抵禦不住肆虐的病魔襲擊,永遠離開了我們;39歲的廣州胸科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陳洪光連續作戰搶救“非典”患者,上呼吸機、吸痰,讓別人避開風險,把風險留給自己,不幸,感染上“非典”以身殉職;作妻子的護士,毅然把遺體獻給醫學,並決心讓女兒學醫,繼承烈士的遺願。英雄壯舉,感天動地,舉不勝舉: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鄧練賢,在抗擊“非典”鬥爭中,勇挑重擔,衝鋒在前,以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帶領科室醫護人員共同戰鬥。今年2月1日,在連續30多小時沒有休息的情況下,他不幸受到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4月21日永遠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和熱愛的事業。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丁秀蘭身處第一線,她根本沒考慮過個人安危,也顧不上參加孩子高三畢業班的家長會,她全身心地投入戰鬥中。醫生的天職和共產黨員的信念支撐著她不停地忙碌,奮力搶救“非典”病人的生命,終因勞累過度病倒了。4月22日轉到了地壇醫院,即使躺在病床上,丁大夫心裏想到是自己患病的戰友和依然工作的同事。在她已說話很困難的情況下,還讓醫生轉告其他戰友:“用呼吸機時要多抹石蠟油……”丁大夫以身殉職了,一個戰士倒下了,千萬名白衣戰士衝了上來。廣大醫務人員踴躍報名上前線,院長們帶隊挑戰SARS,後備隊員隨時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