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前言(1 / 1)

近日,中航工業黨組下發了《關於開展向吳大觀同誌學習活動的通知》和《關於深入學習吳大觀同誌先進事跡的通知》,為配合學習活動的開展,深化對吳大觀同誌先進事跡的學習,在中航工業黨組的領導下,集團公司企業文化部會同科技委、航空工業出版社,在原編委會整理的吳大觀口述自傳的基礎上編輯出版了《我的中國心》一書。

本書對吳老的口述自傳進行了豐富和拓展。根據部分同誌的追憶和吳老的學習筆記,書中增加了部分注解和編者補記,使得讀者對吳老可以有更直觀、更深入的了解,同時,書中還增加了部分吳老的工作照及近日接受中央新聞單位采訪人員的留言錄,使得本書更具可讀性和感染力。

編委會

2009年6月

吳大觀同誌簡曆

吳大觀,男,中共黨員,我國著名航空發動機專家,1916年11月13日出生於江蘇鎮江。

1942年8月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航空係,畢業後到貴州大定航空發動機製造廠任技術員。1944年10月赴美國,先後在萊康明發動機廠、普·惠航空發動機公司等地方學習。1947年3月回國,到大定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廣州分廠做籌建工作。1947年10月至1948年10月,在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係任講師。

1948年11月,赴解放區石家莊參加革命,受到聶榮臻同誌的接見。194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重工業部航空籌備組組長。1951—1956年,先後任航空工業局科長、處長,參與了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籌建工作。

1957年,赴沈陽黎明發動機製造廠(410廠),任發動機設計室主任。在此期間領導研製了我國第一個噴氣發動機———噴氣教練機用的噴發1A發動機。

1961年,國家在沈陽組建國防部第六研究院航空發動機研究所(二所,606所),吳大觀同誌被任命為技術副所長。1963年參軍,被授予上校軍銜。“文化大革命”後期,1972年5月任606所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常委。1974—1976年廠所結合,任410廠革委會副主任兼主抓廠所協調和新機研製的總工程師。1976—1978年任606所革委會主任、黨委副書記。在此期間,吳大觀同誌參與領導研製渦噴7甲(815甲)、渦扇5(61F)和渦扇6(910)發動機。

1977年底調任西安發動機製造廠(430廠)副廠長兼設計所所長,主抓渦扇9(斯貝)發動機的專利生產,組織進行了渦扇9發動機總裝、試車和赴英考核試驗,並主編了《英國羅·羅公司斯貝發動機設計技術資料》、《斯貝發動機赴英高空台試驗、部件強度考核試驗結果技術資料》等。

從1982年8月起,吳大觀同誌在北京任航空工業部(後為航空航天工業部、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一航,現為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常委、顧問。在此期間,他組織編寫了《渦噴、渦扇發動機通用規範》、《渦槳、渦軸發動機通用規範》、《發動機結構完整性大綱》和《發動機結構設計準則研究報告(渦噴、渦扇)》等。主編了《渦扇發動機及其係統的性能研究》、《渦噴發動機試車中的性能研究與故障分析》等。參加航空發動機發展戰略研究和許多重大型號及預研項目的論證、評審和谘詢,編寫出版了《航空發動機研製工作論文集》,為我國航空動力及航空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大觀同誌曾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北航、南航、西工大兼職教授,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榮譽理事,1991年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IAA)會員。1956年被評為國家二級工程師。1991年被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被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2年被授予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稱號。1993年被國家人事部定為暫不離退休的專家。2001年被中央企業工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9年3月18日上午,吳大觀同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