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公眾場合,為了給人造成高貴不凡,飽學詩書的印象,專撿冷僻生澀的字來用,結果常常澆得人一頭霧水,不知所雲。這種情況,怎麼會有幽默感出現呢?
例1
一位交通警察在指揮交通時,阻止一位駕車駛過他身後的老太太。他問:“夫人,難道你沒有看見我的手舉起來嗎?你不知道這表示什麼意思嗎?”
“當然知道,”她回答說:“我在小學教了40年了。”
古語雲:“言不在多,達意而靈。”要語不煩,字字珠璣,簡練有力,詼諧幽默,自然能使人感興趣;冗詞贅語,嘮嘮叨叨,不得要領,怎不令人生厭?有人說“惜墨如金”是指寫文章而言,其實,不少演講大師、幽默大師都是惜言如金的。
“善辯者寡言”。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演說隻有1260字;
列寧在馬克思、恩格斯紀念碑揭墓典禮上的講話隻有552字;
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發表的反對法西斯入侵的重要廣播演說隻有3800字;羅斯福的總統就職演說僅有985個字;最短的總統就職演說是1793年華盛頓的演說,僅135個字。
林肯著名的葛提斯堡演說隻有10個句子,他演講重點突出,一氣嗬成,僅600餘字的演講詞,從上台到下台還不到三分鍾,卻贏得了1萬5千名聽眾曆久不息的掌聲,並轟動了全國。
例2
1984年7月17日,37歲的法國新總理洛朗·法
比尤斯發表的演說,更是短得出奇。他的演講詞隻有兩句:“新政府的任務是國家現代化,團結法國人民。
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靜和表現出決心,謝謝大家。”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我們的幽默風趣當然也就要求語言簡潔明晰,這也是幽默技巧的基本功之一。
簡潔明晰法,並不是信口開河,它恰恰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隻有這樣,幽默風趣才有內涵,演講和交談才有深度,才能打動人們的心。
例3
有人曾問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準備一份十分鍾的講稿,得花多少時間?”他答:“兩個星期。”又問:“準備一小時講稿呢?”他答:“一個星期。”“如果兩個小時講稿呢?”他回答說:“不用準備,馬上就可以講。”
簡潔,首要是內容上。一次說話,不能談太多的觀點,比較適合是談一至兩個。切記,“雞多不下蛋”,“觀點多了不幽默。”
當然,在實際運用簡潔明晰法時要注意,簡潔也是很有限度的,並不是一味求簡。一味求簡就可能弄巧成拙,不但不幽默風趣,反而會產生許多誤會。
4.前後差異的變換詞義法
變換詞義法,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把聽眾熟知的某詞語的甲義轉換成乙義,從而造成幽默效果的方法。此法在人際交往中運用廣泛。
請看這樣一則笑話:
例1
公園裏有位年輕人給一老婆婆照相,由於技術生疏。欠缺火候,所以讓老婆婆一會兒登上假山旁,一會兒座在石椅上,折騰了老半天,還沒能照好。老婆婆有點沉不住氣了,說:“小夥子,婆婆我這把歲數了,老胳膊老腿的再這樣折騰下去,我可不找你照啦!”
“那您老要找誰照啊?”
“找大夫照,看看我這老骨頭折了沒。”
對話中,前麵兩個“照”指的是“照相”,在聽者心裏形成“定勢”,概念明確,印象深刻。而後一個“照”突然變換詞義,變為用X光“照”,即上醫院拍片檢查是否骨折,造成很大的變異,因此幽默感便形成了,老婆婆的話則顯得十分風趣。
例2
我國古代人就很懂得以變換詞義產生幽默。宋代大理寺丞石延年幽默風趣。有次他出巡報寧寺,馬夫一時大意,沒能管好馬匹,讓馬受驚了。馬驚咆哮亂跳,把石延年顛落在地。侍從慌忙上前把他扶起。
此時,馬夫嚇得麵如土色,跪倒在地,等候責罰。旁邊不少閑人也都圍擾過來,想看看這位大學士如何懲辦下屬。四周寂靜無聲,氣氛相當緊張。
隻見石延年拍拍身上的塵土,微笑著對馬夫說:
“幸虧我是石學士,如果我是瓦學士,豈不是要摔得粉碎了嗎?”一句話,說得大家哈哈大笑。
石延年這句話,既表示了他對下屬的寬容與諒解,又緩和了當時緊張的氣氛。在友善的笑聲中,石延年既使馬夫擺脫了困境,也使自己擺脫了窘境,豁達大度,仁厚可親,深得民心。
細究這句話的幽默技巧,關鍵是把“石”詞義變換了:即從“姓氏”變到“物體”——石頭。這種語義的隨機變換,在聽眾心中形成鮮明的不協調。因為“石延年”的“石”是“姓氏”,聽眾十分清楚,“根深蒂固”,現在突然變成“石頭”的“石”,則感到怪異、滑稽,因而引起眾人的笑聲。
使用變換詞義法應注意的幾點,一是所變換的詞一般應為較通俗的多義詞,普通聽眾一聽就能理解;二是未變換的詞義應十分明確,要通過講話時強調句子的重音,放慢語速,適當解釋等,給聽眾明白清晰的印象,以便為後麵的變換設置鋪墊;三是變換後的詞義應是該詞的常用義項。一般不宜選用生僻難懂的義項,更不能任意杜撰,否則,聽者對所變換的詞義不理解,前後差異就難以產生,幽默感也就難以形成了。
5.對比失調的大詞小用所謂大詞小用法,就是與分辨語意輕重、範圍大小而遣詞用語的情況恰恰相反,偏要運用一些語意重要、語義範圍大的詞語來表達某些細小的、次要的事情,通過所用詞的本來意義與所述事物內涵之間的極大差異,造成一種詞不符實、對比失調的關係,由此引出令人發笑的幽默來。
將一些用於莊重場合中比較嚴肅的語言運用於表現“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中去,這是大詞小用法的根本技巧。
大詞小用法可作為幽默技法之一,隨著它在日常生活和現代社交活動中的廣泛應用,它將給你的生活帶來歡樂和笑聲。
6.同因異果的推理幽默推理幽默法是借助片麵的、偶然的因素,構成歪曲的推理。它主要是利用對方不穩定的前提或由自己假定的前提,來推理引伸出某種似是而非的結論和判斷,它不是常理邏輯上的必然結果,而是走入歧途的帶有偶然性和意義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