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財富英雄——創造奇跡,他們的事跡最具勵誌意義(1)(2 / 3)

長子抵楚,發現莊生家徒四壁,院內雜草叢生,一點也不像個達官顯貴的樣子。雖說按父親的囑托把信及錢交給了莊生,但心中並不以為此人可以救出弟弟。

莊生由於廉潔正直而聞名於楚國,從楚王至下,對他都很尊重。收錢以後,他對妻子說:“這是範蠡的錢,以後全部還給他,千萬不要動用。”

莊生找了一個機會入宮見楚王,以天象有變將對楚國有危害為由勸楚王實行德政,楚王於是準備實行大赦。接受了賄賂的楚國達官貴人把這一消息告訴了老大。他尋思,既然實行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釋放了,那些錢不就等於白白給莊生了嗎?於是他又返回見莊生。莊生一見他驚奇地問:“你沒有離開嗎?”長子說:“沒有,當初我為弟弟的事情而來,現在楚國要實行大赦了,我的弟弟自然可以得到釋放,所以特來向您告辭。”莊生聽出了話裏的意思就說:“你自己到房間裏取黃金吧。”老大暗自慶幸金錢失而複得。

莊生覺著被一個小子欺騙,很是惱怒,又去見楚王說:“聽說陶朱公的兒子在我國犯罪被囚,現在人們議論說大赦是因為陶朱公拿錢財賄賂大臣的緣故,這於您的名聲不利啊。”幾句話說完,楚王就決定先殺了陶朱公的兒子再實行大赦。結果,長子隻好捧著弟弟的屍骨回家。

長子回家後,陶朱公悲極而笑:“我早就知道他一定會害死他弟弟的。他並非不愛他弟弟,隻是他少時與我一起謀生創業,知道錢財來之不易而吝惜錢財。而小兒子從小就生長在富裕環境裏,哪裏知道錢財來得不易,棄之也毫不吝惜,本來我是打算讓他去的。老大不能棄財,所以最終害了自己的弟弟,這很合乎事理的,不要悲痛了。我日夜盼的也就是老二的屍首能回來。”

範蠡販馬

在民間,除了吳越爭霸中的表現,關於範蠡經商的傳說也有很多,範蠡販馬就是其中傳得比較廣的一個。

範蠡在吳越之地生活了數十年,深知那裏因為政治地理原因,大量需要好馬,但好馬在吳越卻很難收到。而在北方收購馬匹並不是難事,南北兩地馬的價錢懸殊,這肯定是一個賺大錢的買賣。但問題在於,馬匹的運輸很困難,千裏迢迢,運輸費用高不說,路上盜匪極多,給這樁生意增添了無盡的風險。

通過多方考察,範蠡了解到齊國有一個叫薑子盾的巨商,很有勢力,經常販運麻布到吳越,早已買通了沿途強人,他的貨物暢通無阻。於是,範蠡寫了一張榜文,張貼在薑子盾所居城邑的正門。大意是:本人新組建一馬隊,開業酬賓,可免費幫人向吳越運送貨物。不出所料,薑子盾主動找到範蠡,求運麻布。範蠡滿口答應。就這樣,範蠡與薑子盾一路同行,貨物連同馬匹都安全到達吳越。馬匹在吳越很快賣出,範蠡賺了一大筆錢。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範蠡的經商智慧,可以說是古代合作雙贏的經典案例。

○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國語·越語》

○論其(商品)有餘和不足,則知(價格)貴賤。

——《史記·貨殖列傳》

胡雪岩——紅頂商人

國籍:中國

朝代:清代

出生地:今安徽績溪

生卒年:1823—1885

身份:商人

他這個人好接近又難惹,講義氣又圓滑,既不過分又不短分寸,他把孔子的中庸之道在為人處世上用到了極致。

——著名曆史作家二月河

在中國曆史上,商界有兩位聖人,一位是陶朱公,另一位就是胡雪岩,所以流傳著“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的說法。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

1胡雪岩是晚清唯一一位紅頂商人,他披荊斬棘、開拓創新於商業領域,夥計出身卻能夠實現前無古人的跨行業經營,軍火、地產、生絲、藥店、典當、販運糧食……在這些生意中,處處可以領略到他的商業智慧及不拘一格的商業運作之道,大有一種氣吞山河的氣勢。

2胡雪岩的許多商業智慧,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依然有著廣泛的借鑒意義。

胡雪岩(1823—1885),安徽績溪人,本名光墉,幼名順官,“雪岩”是他的字。

胡雪岩幼時家貧,幫人放牛為生,年紀稍大時,由人薦往杭州於姓錢肆當學徒,後得肆主賞識,擢為跑街。

鹹豐十年(1860年),於姓肆主病逝,因為無後,臨終前,就將錢莊送給了胡雪岩,胡雪岩於是自開阜康錢莊,並與官場中人往來,成為杭州城一大商紳。

胡雪岩故居鹹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軍攻杭州,胡雪岩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後,以為胡雪岩有大功於朝廷,於是任命他為總管,主持全省錢糧、軍餉,因此阜康錢莊獲利頗豐。京內外有錢人無不以阜康為外庫,寄存資產的很多。另一方麵,胡雪岩還協助左宗棠開辦企業,主持上海采運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經手購買外商機器、軍火及邀聘外國技術人員,從中獲得大量回傭。他還操縱江浙商業,專營絲、茶出口,操縱市場、壟斷金融。

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阜康錢莊支店達20多處,遍及大江南北。資金2000萬餘兩,田地萬畝。由於輔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侯補道,賜穿黃馬褂,成為一個典型的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