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愷撒率領當時最強大的軍隊掃平歐洲,建立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他同時集執政官、保民官、獨裁官等大權於一身。
3“愷撒”成為後來歐洲帝王常用的頭銜,由此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約公元前100年出生於古羅馬的名門望族家裏。他的祖父曾當選過羅馬的執政官;他的父親先後出任過羅馬大法官和亞細亞行省長官;他的母親出身於老執政官家族。愷撒自幼就抱負非凡,幻想權力和榮譽,喜歡閱讀《亞曆山大遠征記》。愷撒受過良好的教育,具備一個羅馬貴族子弟所必備的道德和文化修養,他不僅接受了完整的貴族教育,還研習了行軍打仗與修辭雄辯等。這些培養了他勇敢、堅毅、充滿自信的個人品德,為他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前84年,不幸降臨到剛滿15歲的愷撒頭上,他父親突然病逝了。從此,他與母親相依為命,過早地品嚐到人生的艱辛。
公元前78年,愷撒開始政治活動,起初被選為軍事護民官,後曆任度支官、市政官、大法官、羅馬遠征西班牙行省總督等職。愷撒為了競選執政官成功,需要龐培和克拉蘇這兩位在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支持,於是,他決意與龐培和克拉蘇建立友好關係。公元前60年,龐培、克拉蘇、愷撒這三位有著巨大影響的政治家達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協議,曆史上稱之為“前三頭同盟”。為了鞏固這一同盟,愷撒把他年僅14歲已經和別人訂了婚的女兒嫁給了年近50的龐培。在龐培和克拉蘇的一致支持下,愷撒於公元前59年當選為執政官。愷撒經過一係列的政治活動,已經獲得了廣大平民和騎士階層的支持,成為與龐培、克拉蘇齊名的強有力的人物。
執政官期滿後,愷撒又出任高盧總督。他在高盧9年,不僅為羅馬開疆拓土,虜獲大量財富和奴隸,而且為自己積累了雄厚的資本,特別重要的是,在征戰中他鍛煉出一支忠心耿耿的軍隊(共10個軍團)。公元前53年,克拉蘇死於帕提亞的戰爭中。因為女兒尤婭之死,愷撒與龐培公然決裂。龐培轉而投靠元老貴族。公元前49年1月7日,元老院宣布愷撒為公敵,授權龐培保衛共和國。10日,愷撒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羅馬,龐培逃往希臘。公元前48年6月,愷撒和龐培在希臘境內的法薩盧展開大戰,龐培被徹底擊敗,逃往埃及,途中被人殺死。愷撒班師回羅馬,被推舉為“終身獨裁官”號稱“祖國之父”。
愷撒高盧戰爭在成為“終身獨裁官”後,愷撒一個行省一個行省地肅清龐培餘黨的過程,也就是掃除羅馬貴族共和體製的殘餘影響,建立新的統治機器的過程。因而,被愷撒重新統一了的這個羅馬國家,已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軟弱無力、遇事拖拖遝遝的舊的羅馬共和國,它已經是一個全新的中央集權的軍事獨裁國家,已經能夠像身之使臂、臂之使指那樣地統一指揮全國了,這對地中海沿岸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肯定是有利的。
愷撒從統一羅馬國家到死去,還不到四年,但就在這樣短的時期內,他仍能完成了許多值得稱道的工作,最堪注意的有兩個方麵:首先,他摧枯拉朽地破壞了舊的貴族共和體製,把軍政大權集中於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獨裁製的過渡,把過去幾百年發展中隨時遇到問題、隨時修修補補、牽強湊合起來的那些重床疊架、支離破碎的舊製度,作了一番整齊劃一的工作。他把執政官、統查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等重要職務兼於一身,他把元老院降為谘詢機構、他把公民大會當做可有可無的裝飾品,都是為他後來的繼承人把羅馬變成披了共和製外衣的帝國開創了道路。次之,他企圖逐步廢除舊羅馬作為一個城邦霸國所遺留下來的種種特權,把意大利各城鎮的地位提高到和羅馬相等,把各行省的地位提高到和意大利相等,並且把公民權陸續給予羅馬的各個行省——當然隻給奴隸主階級——使這個大帝國的統治集團基礎更加擴大鞏固。但這項工作僅隻完成了一部分。過去他在高盧時就已經把公民權給了山內高盧人,後來還讓他們的部分首領進入元老院,引起了那些把公民權視為禁臠,不願別人分享的舊公民的不滿,他們譏刺他:
愷撒在凱旋式裏牽著高盧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