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軍事奇才——運籌帷幄,他們將智謀運用到最高峰(2)(1 / 3)

因為苦於生計無著,不得已時,韓信常在熟人家裏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因此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佩劍,但是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如果殺了這個無賴,那麼自己的人生可能胯下之辱就此完結。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麵,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韓信佩劍從軍,投身項梁的西楚軍。項梁戰死後,繼隨項羽,但未受項羽重用,隻是充當一名執戟衛士。他多次向項羽獻策,均不被采納。於是他憤然逃出楚營,投奔漢王劉邦。劉邦初始也沒把他當將才使用,隻任命他為治粟都尉。韓信見劉邦不肯重用,決意離漢營而去。丞相蕭何素知韓信之才,聞訊即刻騎馬月夜苦追,將他勸回,由此留下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後來,劉邦在蕭何的屢次勸說下,親自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確信韓信為稀世之才,遂舉行儀式,拜為大將。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五月,韓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大敗西楚章邯軍,一舉拿下了關中地區,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八月,劉邦封韓信為左丞相,領兵攻魏,在黃河西岸的臨晉集結大量船隻吸引迷惑魏王豹軍之主力,從上遊夏陽渡河奇襲安邑,突然出現在魏軍背後,大破魏軍,俘獲魏王豹。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年九月,韓信僅帶萬餘部隊東下井陘攻擊趙王歇和趙軍統帥成安君陳餘部署在太行山區的井陘口之二十萬大軍,韓信以兩千輕騎乘暗夜迂回魏軍後方埋伏,天明後韓信在正麵出擊,並佯裝敗退,使趙軍離開軍營,此時漢伏兵殺出並在趙軍空營,遍插漢軍紅旗,並大聲呐喊,趙軍見狀,軍心大亂。韓信揮軍趁勢反擊,大破二十萬趙軍,斬殺趙軍統帥陳餘,生擒趙王歇。接著,韓信用“上兵伐謀”辦法降服了燕。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十一月,韓信大軍迎擊與漢軍隔淮水下遊對峙的救援齊地的楚將龍且之二十萬大軍,韓信先派軍在夜裏用沙袋堵塞淮水上遊,天明後派軍正麵迎擊楚軍,並佯裝潰敗,渡過淮水,楚將龍且親自率軍渡過淮水,此時漢軍掘開沙袋堤壩,將楚軍衝為兩段,韓信率軍把已渡水的楚軍全殲,龍且被殺。未渡水的齊楚聯軍不戰自潰。韓信趁勢揮軍追殲逃敵,俘虜齊王田廣,全部平定了齊地,這就是“半渡而擊”戰法繼孫武之後的又一次應用。

韓信攻占齊地後,項羽恐慌萬分,連忙派人去遊說韓信,以三分天下為條件,希望韓信反漢聯楚,被韓信所拒絕。可是齊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所以韓信遣使修書請求劉邦立他為假齊王(代理齊王)。當時,劉邦正被項羽困在滎陽,自顧不暇,看罷來書後勃然大怒,本不想應允。後來,聽取了張良和陳平的意見後,又說:“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是真王,當假王幹什麼!”於是,立韓信為齊王,並征調他的部隊攻楚。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十二月,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劉邦以韓信為主將,統一指揮各路大軍。項羽指揮十萬楚軍,從正麵向漢軍陣地猛攻。韓信采用典型的側翼攻擊戰法,令漢軍中軍稍稍後退,避開楚軍銳氣,而將兩翼展開,實行側擊,然後再令中軍推進,一下子完成了合圍。入夜,韓信令漢軍四麵唱起楚歌,終使楚軍喪失鬥誌,被漢軍一舉聚殲於亥下。項羽眼見大勢已去,慷慨自刎於烏江邊。曆時五年的楚漢戰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

韓信以項羽帳下執戟衛士的低微身份,幾年內登壇拜將,屢建奇勳,終至成為左右楚漢戰爭的一方諸侯。蒯通以“略不世出”來讚譽這位叱吒風雲的軍事人物。其用兵之道,為後世兵家所推崇。據《漢書·藝文誌》記載,他曾著有《韓信兵法》三章,可惜已經失傳。

韓信的軍事才能令劉邦極度不安,故在項羽敗亡後,即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軟禁於自己身邊。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呂後和蕭何誘韓信至長樂宮的鍾室,以謀反罪名殺之。一代名將,死非其所,實堪哀傷。

多多益善

有一次,漢高祖劉邦和韓信談論武將的本領,當時他們兩人的意見不同,劉邦問韓信,像他自己那樣的人能帶兵多少,韓信直截了當地回答說,劉邦不過能領兵十萬。劉邦又接著問韓信能帶兵多少呢?韓信回答說他帶兵越多越好。

劉邦聽後哈哈大笑,不禁問道:“既然你帶兵越多越好,怎麼會為我所用呢?”

韓信鎮定自若地解釋說:“您雖然不能帶兵,但善於用將。這就是我之所以被你所用的原因。”

後來,人們用“多多益善”表示愈多愈好。

漂母飯信圖一飯千金

韓信年輕時沒有正當職業,經常四處遊蕩混飯吃。

有個亭長與他有過往來,他便常常到這個亭長家裏去吃飯。亭長的妻子見他常來白吃很不高興。

有一次她故意一清早便燒好了飯,早早就吃完了,韓信來了好長時間也不見亭長家吃飯,知道人家不願留自己吃飯,就憤然離去,發誓再也不去亭長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