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藝界風流——追求完美,他們是最執著的一群人(1)(3 / 3)

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在北京去世。著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演出劇本選》、《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生死恨》劇照梅蘭芳趣事兩則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早年演出《妻黨同仇報》時,在劇中扮演一個童養媳,由於經驗不足,在台上竟一再忘記台詞。他急中生智,一忘詞就一直哭,邊哭邊想。因為劇中童養媳孤苦無依,求告無門,成天以淚洗麵。梅蘭芳動情的哭聲,使在場觀眾大受感染,也報以同情的眼淚,終於在台上台下淚雨交織中,把這一“苦戲”演完。

有一次,京劇大師梅蘭芳和昆曲大師俞振飛合作演出《斷橋》,演至白娘子幽怨地向許仙說“冤家啊”時,梅蘭芳指尖點向俞振飛的額頭,不料用力過猛,俞振飛不禁往後一仰。梅蘭芳一驚,立刻雙手攙扶俞振飛,才避免當場出醜。由於這幾個動作非常切合劇中白娘子和許仙之間又愛又恨的情緒,台下觀眾都以為是故意設計的身段,而報以熱烈的掌聲。從此以後,這些動作就成了演《斷橋》的固定身段了。

○我是個拙笨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

○我們在堅持工作之外,還必須養成堅持休息的習慣。

○精神暢快,心氣和平。飲食有節,寒暖當心。起居以時,勞逸均勻。

齊白石——從木匠到畫壇宗師

國籍:中國

出生地:湖南湘潭

生卒年:1864—1957

身份:畫家

代表作品:《花卉草蟲十二開冊頁》、《白石草衣金石刻畫》

齊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我不敢去你們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

——畢加索

我們從貝多芬身上認識了德國,從雨果身上了解了法國,而中國讓世界記住的僅僅隻是長城和秦俑。藝術可以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我們還需要尋找更多類似齊白石那樣有代表性的符號。

——餘秋雨

1齊白石是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2齊白石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從文人畫家統治了數百年的中國畫領域,以一個農夫的質樸之情,以一顆率真的童子之心,運用老辣生澀的文人之筆,開創出文人畫壇領域前所未有的境界。這種境界,得到了傳統文人階層與廣大平民百姓的交口稱讚,從而確立了齊白石在畫壇上的曆史性地位。

3齊白石的繪畫充滿了泥土芬香、生活氣息,其作品既師造化又師古人,達到了民間藝術與傳統藝術的統一,寫生與寫意的統一,工筆與意筆的統一,無限生機躍然紙上。

齊白石作品1864年1月1日,齊白石出生於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宗族派名純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並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後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者、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

齊白石出身貧寒,作過農活,1877年跟隨叔祖父學過木匠,次年改學雕花木工,從民間畫工入手,習古人真跡,曾習摹《芥子園畫傳》並據以作雕花新樣。可以說,這本書為今後齊白石終身追求的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如饑似渴地用半年時間把這本畫譜一幅一幅地全部臨摹下來,又細心地裝訂成十六本。經過這次大規模、正規地臨摹,齊白石無論從技法還是藝術性上,其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將這些繪畫技法用於雕花工藝時。

雖然齊白石雕花技藝已頗負盛名,可他依然入不敷出。為了補貼家用,齊白石利用自己的手藝做一些小玩意到雜貨鋪去售賣,閑時還為鄉鄰畫些佛像什麼的,由於他的畫既有文人的些許韻味,又離百姓的生活很近,所以深受歡迎。以至於後來找他畫畫的人比雕花的還要多。1889年,齊白石的一位遠房本家建議他去學畫人像,這位本家認為畫人像比畫神像有出息,齊白石動心了。自此,27歲的齊白石先後拜師於頗有才學的私塾先生胡沁園和陳少藩。這之前,齊白石一直都是自己琢磨怎麼畫的,從此,算是走上他一生為之不懈追求的繪畫藝術生涯。師承這兩位老師,是齊白石涉足畫壇的重要開端。

三十七歲,齊白石拜碩儒王闓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鬆庵、楊度等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先後居出生地星鬥塘、梅公祠借山吟館、茹家衝寄萍堂。自四十歲起,離鄉出遊,五出五歸,遍曆陝、豫、京、冀、鄂、贛、滬、蘇及兩廣等地,飽覽名山大川,廣結當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詒、齊白石與梅蘭芳郭葆蓀等皆為摯友。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