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贈給徐誌摩的畫12歲的泰戈爾對孟加拉的美麗、富饒和燦爛的曆史遺跡驚歎不已,卻又對殖民統治下人民的貧困和階級對立有著深刻的認識。泰戈爾從小酷愛文學,喜歡讀梵文、孟加拉文和英文名著。17歲以前,他已經熟讀了大量的印度古典文學、哲學名著。
1878年秋,泰戈爾遵從父命,去英國倫敦大學學習法律。雖然他並不喜歡法律,但這卻給了他一個係統地了解西方尤其是英國文學和藝術的機會,這對泰戈爾畢生的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1880年19歲的泰戈爾回到印度。他的作品已充分顯示出他敏銳的觀察力,多方麵的藝術才能和人道主義思想的萌芽。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1882)、《晨歌》(1883),還有戲劇和小說等作品。這些早期作品的特點是夢幻多於現實,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期,詩集《心中的向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詩篇《兩畝地》(1894)的發表,標誌著泰戈爾從宗教神秘主義走向深刻的人道主義。這一時期的詩作還有《金帆船》(1894)、《繽紛集》(1896)第5部抒情詩集和一部《故事詩集》(1900)。此外,他還創作了6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的《素芭》(1893)、《摩訶摩耶》(1892)、《最後活著,還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優秀短篇小說傑作之林。
1901年,泰戈爾為改造社會創辦了一所學校,從事兒童教育實驗。1912年,這所學校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由於英國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個高潮,泰戈爾積極投身於運動並創作了許多愛國詩篇。這一時期是他創作的最輝煌時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詩集和8部英文詩集,其中《吉檀迦利》為詩人贏得世界性聲譽。這一時期重要的詩集還有《園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飛鳥集》(1916)等。1910年,泰戈爾又發表了史詩性長篇小說《戈拉》和象征劇《國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為尋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發表了許多著名演講。這時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詩,分別收在《非洲集》(1937)、《邊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到中國訪問的泰戈爾與林徽因、徐誌摩20世紀40年代,在德、意、日法西斯猖獗時,泰戈爾曾寫了一些重要的政治抒情詩,對遭受侵略的國家表示同情,如《禮佛》,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表示憤怒的抗議。1941年8月7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逝世。
泰戈爾一生共創作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餘種戲劇,還有大量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著和遊記、書簡等。此外,他還是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和畫家,曾創作2000餘首歌曲和1500餘幀畫,其中歌曲《人民的意誌》已被定為印度國歌。
1913年,“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以高超的技巧,並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泰戈爾獲諾貝爾文學獎。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
與狗商量
泰戈爾接到一個小姑娘的來信。信中說:“您是我敬慕的作家,為了表示我對您的敬仰,打算用您的名字來命名我心愛的哈巴狗。”
泰戈爾給這位姑娘寫了一封回信:“我同意您的打算,不過在命名之前,你最好和哈巴狗商量一下,看它是否同意。”
○當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真理也就被拒絕了。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塵土承受屈辱,卻以鮮花來回報。
○生命因為付出了愛,而更為富足。
○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
○我攀登上高峰,發現在名譽的荒蕪不毛的高處,簡直找不到一個遮身之地。
雨果——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國籍:法國
出生地:貝桑鬆
生卒年:1802—1885
身份:文學家
代表作品:《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
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
——羅曼·羅蘭
1雨果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2貫穿雨果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製“惡”,他的創作期長達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
1802年2月26日,維克多·雨果誕生在法國東部的貝桑鬆城。父親是拿破侖手下的將軍,總是東征西討,母親是個天主教徒,保皇主義者。父母常因政治觀點不同而發生爭吵,對雨果的思想有很大影響。童年的雨果受母親的影響很大,同情保王黨,對革命充滿了敵視情緒。他的童年大部分時間隨母親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度過,由於母親接受的是自由教育,愛好文學,尤其是伏爾泰的作品,她的這一愛好對雨果的一生深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