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哲學家
代表作品:《理想國》
柏拉圖即哲學,哲學即柏拉圖。
——愛默生
柏拉圖著作的影響(不論好壞)是無法估量的。人們可以說,西方思想是柏拉圖的,或者是反柏拉圖的;但是任何時候都不能說是非柏拉圖的。
——波普
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學家中最有影響的人;在他們兩個人中間,柏拉圖對於後代所起的影響尤其來得大。
——羅素
1柏拉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獻。在西方哲學的各個學派中,很難找到沒有吸收過他的思想的學派。
2在後世哲學家和基督教神學中,柏拉圖的思想保持著巨大的輻射力。有的哲學史家認為,直到近代,西方哲學才逐漸擺脫了柏拉圖思想的控製。
大約在公元前427年,柏拉圖出生於古希臘一個顯赫的貴族奴隸主家庭。他的父親是古代國王的後裔,母親是偉大的立法者梭倫的後代。
柏拉圖原名阿裏斯托克勒。據說,他的體育老師見他體魄強健,前額寬闊,就把他叫做柏拉圖,而在希臘文中,“plato”的意思就是寬廣。
柏拉圖從小家境富裕,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時期熱衷於文藝創作,寫過讚美酒神的頌詩和其他抒情詩,富有文學才能。
柏拉圖20歲那年拜蘇格拉底為師時,他已經是一位很有學問的青年學者了。據說,蘇格拉底是當時雅典公認的最有學問的人,柏拉圖在聽了一次他的公開演說以後,便下定決心要拜蘇格拉底為師。蘇格拉底知道他已經是很有學問的人了,便問他為何要拜自己為師。柏拉圖說:“你有句格言我記得很清楚,就是‘認識你自己’,現在的我就是沒有認識自己。”“既然你知道我這句話,那麼你也應該知道我對自己的評價了,‘我隻知道我一無所知’。”蘇格拉底答道。“神都認為您最聰明,可是您卻這樣評價自己,這正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那才是雙倍的無知!這就是我拜你為師的理由。”柏拉圖堅定地說道。自此以後,他便追隨蘇格拉底,侍奉其左右長達8年,直到蘇格拉底被判刑處死。
蘇格拉底之死給柏拉圖留下了終生難以忘懷的印象,也改變了他一生的誌向,他因此對雅典政府深感不滿。從此,他開始了長達12年的海外遊曆。每到一處,他都要向該地的著名學者學習並探討理想的社會製度形式,與他們共同研究深奧的哲學思想。這一過程,柏拉圖大大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係。
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四十歲,回到雅典,當時整個希臘世界日薄西山,奄奄一息。柏拉圖在朋友的資助下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建立學園。此地原為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的墓地,設有花園和運動場。這是歐洲曆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傳授知識、進行學術研究、提供政治谘詢、培養學者和政治人才的學校。柏拉圖學園建校後園址長期未變,直到公元前86年羅馬統帥蘇拉圍攻雅典時才被迫遷入城內,以後一直存在到公元529年被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關閉為止,前後持續存在達九百年之久。為古代的西方培養了許多了不起的學者。可以說,柏拉圖不僅是傑出的思想家,也是優秀的教育家。
遊曆歸來後,柏拉圖還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理想國》。他認為最完美的國家形式是論資格、論才能的貴族式國家;國家需要根據一定的挑選原則,選出合格的統治階級或“法定執政人”。他還提出要在審定資格和能力的基礎上,把合格的人吸收到自己的階層中來。柏拉圖主張由國家組織教育,不論男女,所有的人都應該有受到教育的機會。他還建議國家對兒童進行嚴格全麵的訓練,並在各階段推行廣泛的考試。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在參加一次婚禮宴會時無疾而終,享年80,葬於他耗費了半生才華的學園。柏拉圖晚年在雅典世界享有崇高的聲譽,他當時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可用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的悼詞來佐證:“巋巋勝德,莫之能名。光風霽月,涵育貞明。有誦其文,有瞻其行。樂此盛世,善以繕生。”
柏拉圖一生以對話的形式表達他的哲學思想,這些對話充滿了迷人的魅力,彌漫著幽默睿智的氣息。他的《理想國》、《飲宴篇》、《斐多篇》、《大希庇阿斯篇》、《巴門尼德篇》等,不但是偉大的哲學著作,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經典傑作,幾千年來一直膾炙人口,經久不衰。
習慣的力量
大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為這個小男孩總是在玩一個很愚蠢的遊戲。
小男孩不服氣:“您為什麼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譴責我?”
“但是,你經常這樣做就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你會養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
堅持不懈
開學不久,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最容易做的事。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同學們:“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