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政界巨擘——指點江山,他們改變了曆史的進程(4)(2 / 3)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喬治·華盛頓——美國之父

國籍:美國

出生地:弗吉尼亞州威斯特摩蘭

生卒年:1732—1799

身份:政治家

他身上集中著各種各樣的美德:小心謹慎、堅定不移、機敏睿智、溫和穩健、遇事明斷、主持公道、英勇無畏、堅忍不拔、誠懇待人、寬宏大量。

——著名傳記作家華盛頓·歐文

他是一個公民,他是戰爭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時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們心目中的第一人。

——美國開國元勳哈瑞·李

1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總統,他領導美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開創民主政治先河。

2作為開國元勳和偉大的政治家,華盛頓被美國人尊稱為“國父”,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建國史。

1732年2月22日,喬治·華盛頓出生在美國布裏奇斯溪莊園的一間木屋裏。

他是一位富有的種植園主的兒子。在孩提時代,華盛頓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生來就正直誠實,辦事極為公道,這與他受到修養極好的父親智力上和道德上的熏陶有關。從孩童時代起,他便渴望成為一名正直高尚的人。他渴望著成為一名馳騁疆場、威風凜凜的勇敢軍人,報效國家、人民。在他的同學中,他總是領導者。二十歲時他繼承了一筆可觀的財產。1753年到1758年期間華盛頓在軍中服役,積極參加了法國人同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從而獲得了軍事經驗和威望。

1763年,北美人民和英國的矛盾迅速激化,華盛頓很為北美的前途擔憂。他朦朧地預感,北美人民和英國之間會爆發一場戰爭。不久,爆發了一件震撼北美大陸的事件。1775年4月19日拂曉,英軍襲擊了位於馬薩諸塞的萊克星頓和康科德火藥庫,引發了北美人民爭取民族獨立革命戰爭的開始。

在這民族危亡之際,由於華盛頓在北美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由於他以往的英勇事跡,他被推選為大陸軍總司令。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華盛頓的思想也起了很大變化。以前他對英國王室尚抱有幻想,但嚴酷的現實和群眾的愛國激情使華盛頓意識到:隻有爭取民族獨立,才會有美利堅民族的光明前途。

1776年7月4日,第二屆大陸會議在費城通過了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就在美國宣布獨立的時候,英軍分兩路氣勢洶洶地南下直達紐約,妄圖把剛宣布獨立的美國扼殺在搖籃裏。當時,華盛頓的大陸軍隻有2萬人,裝備不足,也沒有海軍。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征集民船趁著漫天大霧,躲過敵艦監視,悄悄地渡過海峽保存了實力。在華盛頓的率領下,羌軍智襲特倫頓,粉碎了英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奇襲特倫頓和普林斯頓的勝利,像黑夜中的一道閃光,給美國軍民以勝利的希望和力量。這個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呼號,華盛頓帶領士兵們頑強地堅持著。由於他們沒有足夠的衣服和毛毯,隻能在露天裏燃起篝火取暖,沒有麵包,他們就將麵粉烤熟充饑。由於條件太過艱苦,不少士兵因疾病和饑餓死去。

1780年10月,華盛頓領導的美國軍隊取得了約克頓戰役的勝利。這次戰役是獨立戰爭中最大的一次戰役,它標誌著美國人民已在軍事上取得了最後勝利。1783年9月3日,英國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為自由、民主的獨立國家。

獨立戰爭勝利後,曾有人寫信給華盛頓,請求他當國王,華盛頓很生氣,義正辭嚴地斷然拒絕了要他當國王的請求。他主動召集大陸軍軍官開會,滿腔熱情地回顧了官兵們在戰爭期間的功績,懇切希望他們不要玷汙昔日的榮譽。

1789年1月,美國舉行了曆史上第一次總統選舉,華盛頓當選為總統。從此,華盛頓為美國建國初期的治理整頓和發展費盡心力。

華盛頓在67歲時因病去世。遺囑中,他表示死後要讓他莊園裏的所有奴隸獲得自由。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者和傑出的政治家,美國人民把首都命名為華盛頓。

華盛頓“複仇”

1754年,身為上校的華盛頓率領部下駐防亞利山大市。當時正值弗吉尼亞州議會選舉議員,有一個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

據說,華盛頓與佩恩就選舉問題展開激烈爭論,說了一些冒犯佩恩的話。佩恩火冒三丈,一拳將華盛頓打倒在地。當華盛頓的部下跑上來要教訓佩恩時,華盛頓連忙阻止了他們,並勸說他們返回營地。

第二天一早,華盛頓就托人帶給佩恩一張便條,約他到一家小酒館見麵。佩恩料想必有一場決鬥,做好準備後趕到酒館。令他驚訝的是,等候他的不是手槍而是美酒。華盛頓站起身來,伸出手迎接他。華盛頓說:“佩恩先生,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昨天確實是我的錯,我不該那樣說,不過你已經采取行動挽回了麵子。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解決的話,請握住我的手,讓我們做個朋友。”